關于作者
關于本書
自然文學三部曲之一,另兩部為《寂靜的春天》 、《瓦爾登湖》。
以月份為順序描寫一年中農場“沙鄉”的動物、植物以及大自然的種種,故名《沙鄉年鑒》。
文中充分使用拟人的修辭手法,用人類的動作形态描寫動物、植物、大自然,生動活潑。偶爾也把人比喻成動物,或把一種動物比喻成另一種動物。也許是要說明:在土地上,所有的植物、動物、風雪、山河、大自然以及人類都是平等的,都應該得到尊重。作者借此呼籲:“人和動物、植物、泥土都能和諧相處,相互包容,彼此協助。”
哲學家梭羅的《瓦爾登湖》蘊含哲理,比較難懂。而生态學家奧爾多的這部《沙鄉年鑒》則生動活潑,清新隽永。如果你曾是央視《動物世界》的忠實觀衆,那《沙鄉年鑒》一定會讓你愛不釋手。
第一部分 沙鄉年鑒
《一月 積雪融化》
恬淡親切的文筆描寫大自然的動物在春天裡蘇醒。
《二月 好橡木》
在作者筆下,靜止的橡樹有了生命,它的生長和人類的生活聯系起來。
“歇一下!”領班的鋸木工人大聲喊道,于是大家停下來歇口氣。
——這句話在文中出現7次,既是以此引導不同年代的環境變化,是不是也暗喻人類停止對自然的瘋狂掠奪?
——結尾自然幹淨,水到渠成,預示着生命的輪回。
《三月 雁南歸》
——本篇大量采用拟人的修辭手法,生動有趣。
“難道為教育所付出的代價就是讓我們不去注意那些價值不是很高的瑣事嗎?那樣你從飛雁那裡得到的印象隻是一堆羽毛而已。”
當仔細觀察大雁而又不想打擾它們時,作者說:“此時此刻,我多想變成一直鼬鼠,把身體埋在沼澤裡,露出兩隻眼睛。”
“于是,我們這一方土地,接收到了大雁從陰沉的天空給我們三月的泥濘地送來的一首完全有益的荒野之歌。”
——結尾幹淨優美。
《四月》
——富有哲理。
“殊不知他們隻是依靠土地生活,但不是為了土地而活着。”
《五月 從阿根廷歸來》
——以一種動物比喻另一種動物,同樣形象生動。
《六月 釣魚田園詩》
“我像一隻小貓一樣,蹑手蹑腳地向前,免得把鳟魚“陛下”所在的水域弄混濁”
“雖然不大,但這是一次機會。雖然沒有裝滿我的魚簍,但裝滿了我的記憶。此時,我也跟白喉林莺一樣,除了清晨這一刻,其他的,我早已丢在腦後了。”
——随手拈來,富有詩意。把人比作物,人物一體。
《七月 龐大的領地》
——優美而富有思辨性。
《八月 綠草地》
“河流在大地上作畫”,太富有想象力了!
《九月 灌木叢中的歡歌》
《十月》
《十一月 如果我是風 斧頭在握 牢不可破的要塞》
因為風兒已經跟着大雁走遠了。如果我是風,我也想跟雁群飛走。
《十二月 家園的範圍 雪地上的松樹》
我使用鏟子種植一顆松樹的時候,它會在我的手中哼唱小夜曲。
可對于山雀來說,冬天的風卻是它們活動的禁區!如果山雀有自己的辦公室,那麼它放在辦公室的座右銘一定會是:風平浪靜。
第二部分 地貌特質
《威斯康星州》
一代又一代來去匆匆的旅人,用自己的屍骨建造起了這座通向未來的橋梁,也建造了這片栖息地,後來者就在此生活、繁殖和死亡。
《像大山一樣思考》
《綠色環礁湖》
明智的人絕對不會故地重遊。因為百合花開得越盛,說明其中越有人工雕琢的痕迹。故地重遊不僅會糟蹋一次旅行,而且也好毀壞一段美好的記憶。隻有在記憶中的曆險,才能永遠保持其鮮活燦爛的色彩。
第三部分 鄉野情趣
《鄉野》
貧瘠的土地可能是富足的鄉野,反之亦然。隻有在經濟學家眼中,才會将物質上的充裕等同于富足。
第四部分 結論
《土地倫理》
土地倫理規範正改變人類的角色,從土地的征服者變成了土地的一般成員,這意味着要尊重該共同體内的成員,也要尊重整個共同體。
《土地倫理的替代品》
當曆史的邏輯需要面包,而我們卻給了它一塊石頭時,我們總是千方百計解釋說這兩樣東西相似。
《土地金字塔》
《土地健康和A與B的争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