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張儀和惠王說秦國統一天下

張儀和惠王說秦國統一天下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26 10:12:48

春秋時期天下大亂,中原大地被割據得四分五裂,各個諸侯國都想着争一争天下霸主的位置。而春秋時期更是我國思想鼎盛的時期,百家争鳴,百花齊放。

到了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的學說已經不那麼轟動一時,而合縱連橫之說又成為了當時各個國家所喜愛的的外交方式。而張儀就是秦朝有名的外交官,連橫一說就是張儀提出的。

張儀和惠王說秦國統一天下(張儀為何沒像商鞅那樣)1

而張儀所提出的連橫一說在當時并不被人們所信服,當時的人們還是認為蘇秦的合縱一說更為有效。直到張儀親自遊說諸王,連橫之盟才堪堪成立。

而在秦朝的曆史上還有一個人才,他主張變法最終卻車裂而死,他和張儀一樣都提出了非人所思的思想。但是為什麼商鞅最終被車裂而死,而張儀卻可以做魏國的相國呢?

所求不同

張儀本是魏國人,由于家境貧寒,張儀不得已小小年紀就和蘇秦一起拜了鬼谷子為老師。鬼谷子此人收徒不多,但都是鼎鼎大名,孫膑龐涓、蘇秦張儀皆是鬼谷子的弟子。

張儀和惠王說秦國統一天下(張儀為何沒像商鞅那樣)2

張儀從小就非常聰明,但是由于小時候家裡窮的緣故,張儀一心想着去往國都過上好日子。懷着這種想法的張儀愈發的刻苦,他想闖出一些名堂來,這讓蘇秦看在眼裡。

蘇秦比張儀下山早很多,蘇秦下山後來到了趙國,趙國的君主接見了他并奉其為座上賓。蘇秦在趙國風調雨順,他所言的合縱一說更是讓蘇秦配的六國相印。

而當張儀下山時,他也去往了趙國,一來是有同窗照應,二來也想憑着自己的才華去讓趙王欣賞。但是張儀來到趙國後,卻被蘇秦諷刺和侮辱,這讓張儀的自尊心非常受挫。

張儀和惠王說秦國統一天下(張儀為何沒像商鞅那樣)3

因此張儀來到了秦國,那個和趙國是死敵的秦國,哪想到這些都在蘇秦的意料之中。蘇秦不僅派人保護張儀入秦,更是在張儀成為秦惠文王門客後,告訴張儀,在秦國的發展會更好。

張儀為此大受感激,坦言:“我沒有蘇先生高明啊!”,所以張儀來到秦國就是為了有口飯吃,沒想過名垂千古。

而商鞅卻不同,商鞅本是衛國國君的後代,乃是名門之後,因此商鞅從小就有着遠大的志向。他想讓中國大地得到統一,讓自己輔佐的君主成為世界上唯一的王。

張儀和惠王說秦國統一天下(張儀為何沒像商鞅那樣)4

而商鞅也因此來到了當時最為強大的國家—秦國。秦孝公接見了他,商鞅當即向秦孝公說出自己的計劃和圖謀,讓秦孝公大為震驚。

所以商鞅來到秦國是有所求的,張儀卻是沒有所求的。兩個人的不同之處一眼就能看出,一個有所求并不計任何代價都要做到的人,他的下場一般都不是太好,商鞅就是例子。

能力不同

除了所求不同之外,張儀和商鞅的官職簡直就是一個地上,一個天上。張儀說多了就是一個外交官,到各個國家拜訪并且抒發自己的想法,以達到和秦國結盟的目的。

張儀和惠王說秦國統一天下(張儀為何沒像商鞅那樣)5

但是商鞅卻不是,商鞅這個人可不是單單一個張儀能夠比拟的。商鞅不僅僅是一位優秀的思想家,他還是一位優秀的政治家、軍事家等等,在商鞅的帶領下,秦國日益強大。

商鞅在職期間,不僅進行了土地改革制度,更是幫助秦國恢複了河西之地。這一樁樁一件件的功績,都不是張儀能夠比拟的,可能張儀本人也能做到,但是張儀此人城府太深。

如果說商鞅是烈陽般高傲的存在,那麼張儀則更像是照在帝王心頭的一抹月光。兩個人有本質上的不同,商鞅來到秦國的目的是為了讓秦國迅速崛起,而張儀則是想要給秦國穩定。

張儀和惠王說秦國統一天下(張儀為何沒像商鞅那樣)6

當時的秦國貴族們誰不想要穩定呢?商鞅的方法确實很好,但是确實很激進,這讓很多王公貴族無法接受。因此商鞅的下場才如此凄慘,以法治國,最終也難逃一死。

而張儀則是向外尋求盟友,向内保證局面的安穩,中庸這一方面張儀做得非常好。在張儀的努力,不僅趙國、燕國、韓國紛紛向秦國示好,更是讓張儀在這幾個國家名聲大噪。

可以說無論是使用商鞅的變法還是張儀的連橫之法,都能讓秦國在短時間内成為當之無愧的第一帝國。但是可惜,秦孝公死後商鞅難逃一死,秦惠王死後,張儀也被驅逐出了秦國。

張儀和惠王說秦國統一天下(張儀為何沒像商鞅那樣)7

對于自身太過自信

事實上相較于張儀而言,商鞅這個人實在是太過自信,秦孝公去世後他甚至認為秦國無一人能夠不變法,秦國無一人能夠不聽他的。這樣的大臣又怎麼會不讓皇帝欣賞呢?

況且在秦惠王還是太子時,商鞅就曾為了變法懲罰太子,還懲罰了太子的老師,這讓秦惠王含恨在心。他當時暗暗發誓,如果有一天他做國君,就必然讓商鞅沒有好果子吃。

而張儀在面對未來儲君的問題上則非常圓滑,秦惠王死後,其子秦武王繼位。秦武王在少年時期就非常不喜歡張儀,随着年歲的增長,這種厭惡反而越來越深。

張儀和惠王說秦國統一天下(張儀為何沒像商鞅那樣)8

而張儀早早地發現了這一點,在秦惠王過世後,張儀向秦武王主動請辭,告老還鄉。既保住了自己的姓名,又沒讓秦武王落得個卸磨殺驢的口舌之争。

除此以外,商鞅和張儀對待貴族的态度也是不同的。在商鞅眼裡天子犯法尚且與庶民同罪,更何況是幾個王公貴族,在那個等級森嚴的年代,商鞅此舉無疑是作繭自縛。

可以說在秦孝公死後,商鞅就是整個朝堂上唯一的孤家寡人。他的變法中包括土地制度、戰功可換取貴族身份等律法,都是赤裸裸地挑釁貴族的地位。

張儀和惠王說秦國統一天下(張儀為何沒像商鞅那樣)9

反觀張儀,張儀對貴族的觀感其實也不好,這群躺在前輩功勞簿上的敗家子而已。但是張儀反而與他們稱兄道弟,相互交好,讓自己得到了貴族的喜歡。

結語

張儀憑借三寸不爛之舌打破了六國圍秦的僵局;商鞅僅憑一己之力便将秦國打造成當世第一的國家,這兩人絕對稱得上是秦國的大功臣,沒有他們,就沒有後來的天下一統。

但是相比于張儀,商鞅少了一些油滑和為人處世的道理,而張儀也缺少了一些勇猛和剛強。最終商鞅五馬分屍而死,張儀死在去往魏國國都的路上,令人可悲可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