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知識分子,很多人眼前也許呈現出一副學究的模樣,但是今天的知識分子如果以受過高等教育而論,已經廣泛地分布在各行各業,在專業界、企業界、媒體界、公共服務崗位、公益崗位等廣泛分布,我把這樣的知識分子成為彌散性知識分子,他們往往具有專業化、結果取向與由下而上草根競争型的特點。比較來說,在所有的知識分子裡面,這個群體已經是主導的知識分子了。
而相對集中在校園科研文化單位的知識分子,則具有與社會相對隔離、趨于行政化與行為個體化的特性,因此我稱他們為學院式知識分子,他們的總量也有很大提升,但是從比例來說不再是知識分子的主闆塊。
以我的觀察而論,彌散性知識分子講究社會奮鬥,重視抓住機會,對于奮鬥空間與競争結構具有自然的接受度與肯定度,具有明确的建設性與群體協作性;而學院型知識分子更具有個體行動能力,與體制互動度高,高度争取行政資源,但也對體制弊端具有強批評性。彌散性知識分子在實踐中與社會人群具有更強互動,而學院型知識分子具有為民請命的主觀意願,客觀上與民衆脈搏距離相對更大。彌散性知識分子中的現象級人物能給更多人帶來新事業軌道,而學院型知識分子中的現象級人物往往貢獻的是驚世駭俗或者引人側目的觀點。
幸而有了互聯網,學院知識分子正在成為相對格式化知識也是我稱的地闆型知識的主要衛護者,而網絡才為動态開放的天花闆知識傳播提供了平台與通道。不幸的是,不管我們願意不願意,格式化教育的啟蒙價值正在弱化,而客觀的蒙昧效應正在上升,因此持證的形式知識分子與社會所需要的新知新能分子之間的剪刀差的加大,說明了今天的學院知識分子作為新知引擎的作用非常薄弱,因此需要更多打破學院與社會邊界的知識合作與知識貫穿模式。
當缺少互動張力的時候,知識也會停滞與腐敗,因此我們需要在方法論層面留意加大知識張力的機制。在彌散性知識分子中,因為社會化與市場化的競争無處不在,因此優化的壓力機制也無處不在,而在學院型知識分子中,這樣的壓力則更像機關化的壓力遊戲。
僅僅在具體操作方法層面,我認為至少有三件事情可以做:一是本院校畢業生不能留校任教留院工作;二是學校擔任行政職務的領導不應該是分配院校資源的主導者或者受益人;三是應用型院校教學内容與師資應該不隻是貫徹産教融合原則還要貫徹以産主導原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