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立春季節

立春季節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28 11:22:58

民諺:“小寒大寒,又是一年。”一年廿四個節氣中的最後一個大寒節氣過後,就該立春了。今年的立春是在2月4日。

作為二十四節氣之首,立春其實才是名副其實的“春節”。古人雲:“春者何?歲之始也。”在我國的傳統習俗裡,立春是一個重要的節日。

成書于秦的《呂氏春秋》中,記載了兩千二百多年前古人對于立春的重視:立春前三天,太史官見天子,禀告:某日立春。于是天子齋戒沐浴整潔身心。三天之後,天子率三公九卿到東郊去迎接春天的到來。回來之後,“賞公卿于朝”,發布政令,“行慶施惠,下及兆民”。

立春季節(四季之始在立春)1

✎ 小林漫畫“二十四節氣”之立春

迎春的儀式,後來被形象地化為“鞭打春牛”了。

春牛是用泥土塑的,故又稱土牛。塑造土牛始自周代,那時的土牛是寒冷的象征,農曆十二月“出土牛以送寒氣”。漢以後,“造土牛以勸農耕”(據《後漢書•禮儀志•立春》)。土牛成了春天的象征,故又稱春牛;鞭打春牛被稱為“鞭春”。

北京地區的“鞭春”始自遼代。《遼史•禮志•立春儀》:“皇帝出就内殿,拜先帝禦容。”在向先帝禦容進酒之後,“皇帝戴幡勝,等次賜幡勝”——君臣都戴上一種特制頭飾,來到土牛跟前上香,“三奠酒”,教坊奏樂,主持儀式的大臣“跪進彩杖”,讓皇帝拿着它鞭打土牛。皇帝打完了,再讓大臣們做鞭打土牛的動作。

遼代皇帝的迎春儀式是從宋朝學來的。據《東京夢華錄》載,北宋時期,每年立春前一天,由開封、祥符兩縣将土塑的春牛置于開封府前。立春那天一大早,開封府的官員們舉行鞭打春牛的儀式,然後将春牛送入皇宮,請皇帝鞭春。

元朝沿襲了遼金迎春的禮儀。據《析津志》,立春日到來之前,“太史院奏某日得春,移文赤縣,以是年立春日支幹”——發文通知宛平、大興兩縣:哪天立春。宛平縣或大興縣負責塑造春牛和句芒神。立春前三天,主管天文曆法和農業的官員與大都路的地方官員一道,将塑好的春牛和句芒神,迎到大都城中齊政樓之南,用香花燈燭祭祀。立春那天早晨,将春牛和句芒神送入宮中,供皇帝和公卿們“鞭春”。

明代北京城東直門外五裡有春場。萬曆二十一年(1593),名叫謝傑的府尹在場内建了一座春亭。每年立春前一天,大京兆尹在這裡舉行迎春儀式:旗幟前導,後面跟着田家樂花會,然後是人擡着的句芒神亭和春牛台。芒神亭和春牛台後面,是騎着馬的縣官、地方有聲望的老人、教書先生等,最後是府尹乘坐的轎子。“官皆衣朱簪花”——穿紅衣服、頭上戴着花。浩浩蕩蕩的迎春隊伍由春場出發,進入順天府。

立春當天,府縣官員着公服,向句芒神行禮,然後用彩杖鞭打春牛三下,退,完成了迎春儀式。再由京兆的學子将春牛和句芒神擡進紫禁城,意思是告訴他們:春天到了。然後皇帝率太子、宰輔、諸王及各部官員,舉行更高一級别的鞭打春牛儀式。

清朝迎春和鞭春儀式與明代大同小異。

每年一次隆重的迎春、鞭春、勸農儀式,蘊含着中華民族重視農業的傳統,提示國家的管理者不要忽視了農業,鼓勵農民努力從事生産。(責編:陳夢溪)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