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與星星同行的孩子

與星星同行的孩子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5 04:15:22

與星星同行的孩子(關注來自星星的孩子)1

醫生正在給孩子檢查身體

4月2日,是世界自閉症日,在自閉症日前夕,京九晚報健康社區行欄目聯合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診療中心,在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醫技樓的門診大廳裡舉行:“有你我們不再孤獨,關注來自星星的孩子”為主題的義診活動,意在讓更多的市民了解自閉症,讓更多的自閉症孩子早發現、早治療。

義診團隊

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

袁向東:兒科診療中心主任,主任醫師。河南省康複醫學會兒童康複分會副主任委員;河南省殘疾人康複協會兒童康複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河南省醫學會兒科學會常委、神經學組委員;商丘市醫學會兒科學會主任委員;河南省醫學會抗癫痫學會常委;商丘市醫學會抗癫痫學會主任委員;商丘市醫學會物理與康複醫學會兒童康複學組長。從事兒科臨床工作30多年,能熟練解決兒科專業的疑難問題;擅長小兒神經系統、癫痫、腦癱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王玉梅:兒科診療中心主治醫師,從事兒科臨床工作十餘年,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能熟練處理兒科常見疾病、多發疾病及兒科疑難雜症,發表核心期刊論文10餘篇,論著1部,尤其對小兒腦性、腦外傷後遺症、腦炎後遺症、臂叢神經損傷等有獨到見解。孟玉金:兒科診療中心康複治療師,擅長孤獨症初級篩查、評估等,熟練掌握用多種方法對孤獨症兒童進行康複訓練及特殊兒童構音、語音訓練等語言障礙的康複訓練。

對于自閉症,不少家長認識不足

京九晚報健康社區行開辦十餘年來,每到高血壓日、糖尿病日、愛眼日、愛耳日等健康主題節日,都會組織形式多樣的義診活動,但做世界自閉症日的主題活動卻還是第一次,在日常生活中,記者也從沒有接觸到過這樣的孩子,總以為這個病離我們很遠。了解才知道,其實并不然。

在活動現場,2歲多的小波(小波)被爸爸媽媽帶着來到活動現場,記者看小波與平常的孩子并無兩樣,隻是很安靜,小波的檢測報告顯示疑似自閉症。袁向東主任詳細詢問了小波媽媽懷孕期間和小波出生時的情況,并詢問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諸多細節。根據這些細節袁主任判斷小波很可能患有自閉症,并建議小波的家長讓小波接受系統治療。

在現場,醫護人員向家長們發放了關于自閉症的宣傳冊,記者随機對一些家長進行了采訪,不少家長表示不知道自閉症,還有家長說:“自閉症不就是孩子有點内向,說話少嗎?”

袁向東介紹,自閉症也稱兒童孤獨症。自閉症作為一種嚴重的發育障礙,主要表現為社會交往、語言交流障礙和刻闆的行為舉止。由于溝通困難,無法表達自己的需求,情況嚴重的甚至會有自傷或暴力傾向等。迄今為止,科學家還沒有找到确切的自閉症發病原因。為了提高人們對自閉症的意識,争取早期治療改善患者的狀況,聯合國将每年的4月2日定為世界自閉症日。

孩子出現這些行為,家長要重視

無論在現實生活中,還是在與孤獨症相關的文學影視作品中,人們所了解的孤獨症都是驚人相似的統一:不善言辭、交流和語言障礙,隻能進行重複刻闆的行為以及隻對有限的活動感興趣。袁主任說,這些都是經典孤獨症的明顯病症。那麼自閉症都有哪些症狀呢,袁主任給大家做了詳細的介紹。

1.孤獨離群,沉迷自我,交際困難。

缺乏與人交往、交流的傾向。有的患兒從嬰兒時期起就表現出這一特征,如從小就和父母親不親,也不喜歡讓人抱,當人要抱他時,不伸手、不期待讓人抱的姿勢,不主動找小朋友玩,别人找他玩時躲避,對呼喚沒有反應,總喜歡自己單獨玩。有的患兒雖然表現不拒絕别人,但不會與小朋友進行交流,缺乏與人交往的技巧。

2.言語障礙突出,難以正常語言交流。

大多數患兒言語很少,有些嚴重的患兒幾乎終生不語,會說會用的詞彙有限,并且即使有的患兒會說,也常常不願說話而甯可以手勢代替。有的會說話,但聲音很小、很低或自言自語重複一些單調的話。有的患兒隻會模仿别人說過的話,而不會用自己的語言來進行交談。語言的交流上還常常表現在代詞運用的混淆颠倒,如常用“你”和“他”來代替他自己。

3.興趣狹窄,行為刻闆重複,反對環境變化。

孤獨症兒童常常在較長時間裡專注于某種或幾種遊戲或活動,如着迷于旋轉鍋蓋,單調地擺放積木塊,熱衷于觀看電視廣告和天氣預報,面對通常兒童喜歡的動畫片、電視、電影則毫無興趣。一些患兒天天要吃同樣的飯菜,出門要走相同的路線,排便要求一樣的便器,如有變動則大哭大鬧表現明顯的焦慮反應,不肯改變其原來形成的習慣和行為方式,難以适應新環境,多數患兒同時還表現無目的的活動,單調重複地蹦跳、拍手、揮手、奔跑旋轉。

4.大多數智力發育落後及不均衡。

多數患兒智力發育比同齡孩子遲鈍,少數患兒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其在智力活動的某一方面有的又非常好,令人不可思議;有不少患兒的機械記憶力很強,尤其對文字符号的記憶能力超強。如有位三四歲的患兒特别喜歡認字,見字就主動問念什麼,并且隻問一次就記住了,為此他能毫不費力流利地閱讀兒童故事書,說明他掌握了不少詞彙,但當要他用詞語來表達自己的意思時則存在明顯的困難,說明他存在理解語言和運用語言方面的能力。

自閉症危害多

“有的父母認為孩子患上自閉症也不是什麼大問題,雖然不愛交際、不愛說話,但在某一方面會有超常能力,比如記憶能力、繪畫能力、音樂能力等,其實自閉症的危害對孩子危害很大。”袁主任說。

自閉症患兒存在言語障礙,缺少與人溝通的能力,這是自閉症兒童的一個突出的症狀。大多數患兒言語發育遲緩,平常言語很少,顯得很安靜。他們孤獨離群,不喜歡跟人交往,融入不到社會的大家庭中去,對集體生活環境不适應,平時不與其他人一起玩耍,整天沉浸在自我的小天地裡。症狀較輕者,看别的兒童玩而自己不參與,對周圍發生的事情不聞不問、漠不關心,甚至當别人喊他時,也不答應、不理睬,無動于衷。

怪異刻闆的行為更是自閉症患者的一個重要危害。有些患者無目的地重複揮手、奔跑旋轉、拍手,他們的這些動作沒有目的性。但最可怕的事,有些自閉症的患者會出現自傷、自殘的行為,輕度的有反複挖鼻孔、咬唇、摳嘴、吸吮等動作;嚴重的會劃傷自己的身體來自傷,更嚴重的會導緻患者出現癫痫。

兒童自閉症的危害更是體現在患者缺乏溝通欲望上。很多自閉症患者缺乏與人交流、交往的傾向,情況嚴重的甚至沒有言語。對于别人發出的溝通信号不予理會,他們隻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外界的事物很難讓他們産生興趣,這會嚴重影響到患者日後的正常交際,無法适應現代社會的發展。

對于患者而言,最大的危害就是那些自閉症症狀會伴随他們終生,這就意味着,自閉症患者的父母要一直照料患者。而且,這些患者也需要社會的持續幫助。如何治療自閉症,怎麼能讓這些患者自立,成為了難題。

早發現 早治療

目前病因尚不清楚,不少研究者認為,兒童孤獨症的發病與遺傳、家庭特征、社會心理、生理解剖、生物化學等因素可能有關。

袁主任說,兩歲半之前是治療自閉症的最佳時間段,發現和治療得越早,效果越好。如果兩三個月的孩子和爸媽沒有眼神交流,或孩子兩歲多還不會說話,那爸媽就應該引起注意。爸媽是孩子身邊最親近的人,所以爸媽也需要了解有關自閉症的知識,能夠對自己孩子的行為正常與否做出即時判斷,不至于耽誤了孩子。

“我們醫院目前針對自閉症、智力低下、語言發育障礙等疾病開設有豐富的課程及治療項目,包括有個體訓練、聽覺統合、感覺統合、言語治療、作業治療等。我們深信,隻要我們共同努力,自閉症孩子是可以和正常孩子一樣生活并且很好地适應社會。讓我們共同攜手關愛那些來自星星的孩子,并且給予自閉症家庭支持和幫助,隻要我們大家多一份關愛,多奉獻一份愛心,就能讓這些星星的孩子不再孤單。”袁向東說。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