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古偶得:方塗山面折權貴
文|桂秉權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是大中學語文教材名篇之一,文中提到的“宗老塗山”,是一位具有铮铮鐵骨的桐城詩人。
塗山名方文,字爾止,著有《塗山集》。明末諸生,入清不仕,與複社、幾社中人交遊,以氣節自勵。施閏章稱他“以詩名世者三十年”。當時,溧陽的陳名夏,乃崇祯進士、授編修,順治時降清,官至秘書省大學士。一次陳請假南歸,參與文人雅集的時候,拿出了自己的詩稿,請方塗山評定。方本來即鄙其人,看了詩後,淡淡地說:“詩很不錯,但要改三個字,才可以傳世。”陳名夏以為他一介布衣,對大學士的詩不敢多加評議,所以假惺惺地說:“要改的怕不止三個字吧,但不知方先生要改的是哪三個字?”方塗山态度嚴肅起來,一字一頓地說:“陳—名—夏!”座中人都驚呆了,陳名夏辨出了話外之意,也惱羞成怒:“當心我會讓你掉腦袋!”說罷拂袖離座而去。大家都說方塗山太戆了,塗山微笑說:“我說這話,就是準備掉腦袋的,諸公何憂!”
讀了清朱書《塗山先生傳》這段記載,聯想到《左忠毅公逸事》中寫左光鬥在獄中向史可法說的話,其對閹黨之恨,對史公之愛,剛正之氣感人至深。《左忠毅公逸事》仿司馬遷筆法,在文末交代了叙述的根據:“餘宗老塗山,左公甥也,謂獄中語乃親得之于史公雲。”如果我們了解了方塗山具有怎樣的性格,便會感到《左忠毅公逸事》一文之所以具有強烈的感染力量,方塗山、方苞和左公思想上的共同點乃是重要的因素。
清順治十八年(一六六一),方塗山曾在常熟訪友,五年後于康熙五年(一六六六)與常熟錢龍惕相見于吳東山,龍惕曾作《憶昔行》,追述了複社大會虎丘的往事。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