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31日晚19點整,許多人在電視機前看到了準時播出的《新聞聯播》。
這一天新聞聯播的主持人是李修平和羅京,這兩位端莊大氣、字正腔圓的主持人早已是全國觀衆的“熟人”。
節目正常播出完畢,兩位主持人整理好稿件後下播,似乎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
直到走下直播室的羅京徑直走進了台領導辦公室,遞上了自己從業26年的第一張請假條。
面對領導的不解,他說:“我完成任務了。”
這個時候除了羅京和他的妻子劉繼紅外,很少有人知道他已經罹患淋巴癌,正處于病痛的折磨之中。
治療一年後,2009年6月5日,羅京因癌症去世。他在電視台留下的,是26年口播零失誤的奇迹。
1961年出生的羅京,是地地道道的“老北京”。他的父母是老一輩的知識分子,或許正是因為如此才在培養孩子時寄予厚望,并進行了嚴格的要求。
少年時羅京便被家中要求多讀書、少玩鬧,因此養成了較為成熟穩重的性格。
《新聞聯播》開播的時候,羅京正在北京酒仙橋一中上高二,可能此時的他還沒有想到自己會與這個節目結緣,會因為這個節目被全中國的觀衆認識。
但命運總會将能力出衆的人,推向更耀眼的位置。1979年,羅京考入北京廣播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前身)。
說起這段經曆,也是十分巧合的。高考結束後的那個暑假,羅京被一名想要報考北京廣播學院的同學拉到了面試現場陪他考試。
那名同學沒有被錄取,但羅京清朗的外形和清晰的吐字一下子吸引了考官,無心插柳柳成蔭,陪考的羅京反而被錄取了。
大學四年,羅京在學校一直名列前茅。因為優異的成績和出色的外形,他在學校中也是風雲人物。
這樣優秀的主持人苗子,還是科班出身,自然會成為各家電視台争搶的對象。
1983年畢業後,羅京順利進入了中央電視台成為一名主持人,與他一同被選中的還有他的同學、未來的“金牌搭檔”李瑞英。
最開始羅京除了錄制《新聞聯播》外,還被安排主持天氣預報。現在我們收看的天氣預報節目中,各地的天氣圖标往往可以随着主持人的講解而變化,呈現出立體、形象又有趣的效果,也讓主持人講解起來絲毫不費力。
但在上世紀80年代,LED屏還是一件特别稀罕的東西,天氣預報的演示圖闆都是手工制作,下雨、刮風用的都是貼片制作的小圖标。
天氣信息也不是通過網絡實時傳達的,而是在節目開始之前先由助理打電話到氣象站詢問和确認,再口傳筆錄到演播室裡,由工作人員預先将各個小鐵片放到響應的省份地區。
主持人隻能根據這些小鐵片作為提示,将各地的天氣預報準确播送出來。為了讓觀衆有更直觀的了解,還需要一邊播送一邊用小木棍指向相應的位置。
羅京在這個崗位上工作了一年多,他也是中國第一位天氣預報先生。
就是這麼一個看起來“技術含量”沒有那麼高的職位,也沒能掩蓋住羅京的出色。台領導給他的評語是這樣的:“風華正茂,口齒清爽,是十分難求的播音人才。”
不是誰都能得到中央電視台領導評價的一句“播音人才”的,羅京顯然是萬裡挑一的天才。
很快,大大小小的重要活動陸續交到了這個年輕人的手上。如1984年5月被外派一個重要的出訪報道,1987年主持央視軍事節目《長長短短話海軍》;1993年,他被選中播送北京申奧失敗的慰問電。
他身上綜合了許多播音人的特質:聲音條件好,普通話标準,形象出色,性格穩重。
這些特質讓他能夠主持好日常節目,更能在面對壓力的時候保持一顆平常心,從而應付好各種各樣的突發狀況。
央視前台長楊偉光就曾這樣說:“很多重大的事情交給羅京播音,讓人放心。”
從一個小細節便可以看出羅京的用心:當時央視的經費不充足,每個主持人隻發了一套衣服和一條領帶。
羅京雖然沒有錢自己再去買一套合适的正裝,但他另外給自己配了兩條領帶,用來在不同的報道環境中佩戴。
對于一個需要出鏡的主持人來說,這樣精巧的心思無疑是錦上添花。
1996年1月1日,《新聞聯播》節目迎來了一個重大改變——由錄播改為直播。對于一檔面向全國播出的王牌新聞節目來說,這是一個很大膽的決定。
電視節目的播出進度一般都是定好的,甚至精确到了具體哪一秒結束。
錄播的話可以通過後期調整節目時長,或者實在不滿意的話重錄;直播就非常依賴于主持人的能力了,語速過快、過慢都不合适,而且還需要根據實時進度調整語速。
即便是在技術已經相當成熟的今天,新聞直播出現事故也不是不可能的。
就在2021年9月15日晚上,因提詞器突然失靈,《杭州新聞聯播》節目男主播在直播中狂按遙控器,臉部表情明顯失态,導播室也亂成了一團。
從這個案例中就可以看出,相比于錄播,直播要承受更大的風險。
在技術條件還沒有那麼成熟的時候,各種設備更容易出問題,需要主持人随機應變的情況更多,這也就意味着,對主持人的素質要求更高。
第一期直播交給誰來做?這個艱難而又沉重的任務,在經過中央電視台領導百般考量後,最終交給了羅京和他的金牌搭檔李瑞英。
這一年,羅京35歲,并不是央視所有主持人中年齡最大的,但無疑已經是最受信任的主持人之一。
除第一次直播《新聞聯播》這樣的重任外,不久後,羅京又接受了一個重要也十分沉重的任務:1997年2月19日,在《新聞聯播》中,他播送了小平同志的訃告。
四千餘字的訃告,沒有一個錯别字,沒有一處停頓或者重讀。羅京用自己的專業播音,表達了對小平同志最好的尊敬。
要說最能體現羅京能力的一次,那勢必要數2004年9月,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召開期間的那次播音。
那一天剛好是羅京和李瑞英主持,因為十六屆四中全會正在召開的緣故,送過來的稿子特别多。
但偏偏準備得又匆忙,複印得十分不清楚,還有很多修改的痕迹。
甚至直到兩名主持人坐在了演播室中開始直播,還有一部分稿件在修改,李瑞英甚至要修改稿子後,偷偷從台下傳給羅京。
這意味着在直播之前主持人完全沒有熟悉稿件的時間,隻能現給現讀。
複印不清的字體,大量摻雜在鉛字之中的手工修改痕迹,都十分影響人的閱讀體驗,更影響主持人流暢的念出來。如此之大的難度,可以說是相當考驗主持人的功底了。
據說,那一天直播間外站了許多領導,甚至有人已經準備好了保心丸,做好了出事之後立刻處理的準備。
但是,羅京送上了一個屬于主持人的奇迹——長達17分鐘,完全沒有預覽過、十分混亂的12頁稿子,他一個字都沒有出錯,十分流暢地讀了出來。
除了在演播室的人之外,全國觀衆都沒有發現這一天的《新聞聯播》同往常的每一天有什麼不同。
搭檔李瑞英在結束直播後忍不住誇贊羅京“是個神奇的人”。
羅京本人也心有餘悸,表示:“這是有生以來最急、最難的一條稿子。”
台裡的同事評價羅京直播《新聞聯播》時的樣子:“眼睛盯着提詞器,嘴裡播着新聞,手裡拿着稿子,耳朵聽着導演的要求,還不受其他人交流的影響。”
一個能讓自己的五官“各幹各的”的主持人,确實不愧“神奇”這個評價。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特異功能”,或者說是相當深厚的功底,羅京才能夠成為最為傳奇的主持人之一。
因為能力出色,羅京長期被委任為播音組組長,但他自己主動辭去了這個職務。他認為自己不擅長管理,推薦李瑞英擔任組長一職。
台裡的領導兩次駁回了他的請求,但到了第三次,羅京幹脆寫了一份書面報告放在了領導的桌子上。
由于每天播音時呈現出的都是相當專業的形象,羅京一度被認為是一個非常冷靜甚至高高在上的人。
當時央視台裡有一個實習生,就覺得羅京高高在上,不敢跟他請教問題。羅京知道後主動将這個實習生的素材找出來,帶着他背稿。
可見大神并不是真的“高高在上”,而是一個外冷内熱的人。
對于自己“高高在上”這個問題,羅京曾如此回應:“首先,我的職業決定了從我嘴裡說出去的基本上沒有什麼可笑的事情。其次,新聞要求有一個常态,要有相對的客觀,所以我必須保持冷靜的态度。”
對待職業十分嚴肅認真态度的羅京,在生活中也有着多樣的愛好。
2003年春晚的時候,他在舞台上反串表演了京劇《甘露寺》;2004年又加入了央視“東方時空”的明星足球隊,同新疆媒體聯隊踢了一場足球友誼賽;2008年奧運會前夕,羅京被選為第140棒火炬手,傳遞了火炬。
繁忙緊急的工作之外,羅京也收獲了自己的愛情——自己的小學妹劉繼紅。
劉繼紅小羅京5歲,同樣是北京廣播學院的學生。她讀大學的時候“羅京”這個名字就如雷貫耳。
碰巧,某一天下午,他們二人在導師家中相遇了。或許因為專業相同,或許是因為緣分天定,兩人第一次見面就有聊不完的話題,整整在導師家聊了一個下午。
從小到大,羅京都沒有認真思考過戀愛結婚的問題,直到遇到了劉繼紅。
可真的遇到了自己喜歡的女孩子的時候,作為一個經驗為零的“鋼鐵直男”,他也不知道該如何表達自己的愛意,隻能用最笨的辦法:經常去老師家裡,想要再制造一次“偶遇”。
所幸老師看出了年輕人的心思,主動做紅娘撮合了兩人。
在一起之後,羅京的“直男”本色也沒有改變。工作繁忙的羅京很少有時間陪伴劉繼紅,經常是兩人約好了時間的戀愛都會“鴿”掉;還有好幾次,兩人剛剛見面不久,羅京接到一通電話便要匆匆離去。
同為媒體人,劉繼紅對羅京的忙碌給出了充分的理解和認可。但工作繁忙之餘,羅京也不太會表達自己的愛意。
劉繼紅無奈地發現,男友寫給自己的信裡經常都是新聞見習和學習功課,從來沒有什麼甜言蜜語。
好在雖然嘴上不說,羅京行動中給了劉繼紅足夠的安全感,兩人也并沒有因此而爆發争吵。
羅京最大的浪漫,大概就是在求婚的時候:他站在劉繼紅的樓下,用标準的播音腔朗讀了一封自己寫的“情書”,算是對她的求婚。
1988年6月,兩人在北京舉行了婚禮,正式結為夫妻。
婚後,羅京依然沒有什麼時間陪伴妻子。他在台裡的工作非常忙碌,每天都要很晚才能回家。
台裡一旦有什麼急事,他會抛下一切事情趕回去工作。好在劉繼紅能夠理解丈夫的工作,而且甘願作為賢内助,在家裡為他操持好一切,讓羅京在工作的時候沒有後顧之憂。
1995年,也就是結婚七年之後,兩人終于迎來了愛情的結晶——羅疏桐。
羅京親自從古詩中為兒子選取了這個名字:“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挺拔的梧桐樹,這個名字寄托着羅京對兒子的期許。
孩子的出生和成長給家長帶來的是快樂,卻也是更大的壓力。在羅疏桐上幼兒園的時候,有一天夫妻二人都特别忙。
等到他們趕去幼兒園接孩子的時候,所有的小朋友都離開了,隻剩下羅疏桐一個人在幼兒園門口大哭。
孩子的哭泣讓母親的内心格外疼痛,而羅京的工作又繁忙而重要,實在沒有時間照顧孩子。
權衡之下,劉繼紅辭去了自己高薪的工作,開始專職照顧家庭。她一邊照顧兒子,一邊照顧因工作繁忙幾乎不顧自己身體的丈夫。
不管羅京回家多晚,她都會亮着燈等他,并給他泡上一杯胖大海養嗓子。
一家人的生活就是這樣平淡又幸福地繼續下去,直到意外驟然降臨——2008年7月,羅京被查出了淋巴癌。這一年,兒子羅疏桐才13歲。
拿到報告的劉繼紅泣不成聲,她有點不知道生活要往哪個方向繼續了,更不知道這份壓力可以和誰分擔。
這件事夫妻倆暫時沒有告知雙方父母,特别是羅京的母親當時身體也不太好。隔三岔五就要回家看看父母的羅京突然十幾天沒有回去,老父親心中自然疑惑,羅京隻能用“出差”暫時搪塞過去。
2008年8月6日,羅京戴着白色運動發帶亮相奧運生活傳遞現場,看起來精神非常好。那天,他如常完成了火炬的傳遞,還會自己的醫生說:“看,沒有大礙,完全能康複!”
但事實上,他的身體已經不允許他這樣自信了。帶着日益嚴重的癌症,羅京又堅持了一個月的工作,直到8月31日完成了自己的最後一次播音。
那天,搭檔李修平回憶羅京的狀态已經非常不好了:“當時羅老師的腿在微微顫抖,臉色發白。我問他,羅老師你身體不舒服嗎,羅老師隻是笑一笑,我完全沒有想到,那一天會是他的最後一天播報,也是最後一次出現在我面前。”
化療一個療程後,羅京找到了幹紅細胞配對者,有了痊愈的希望。然而不知道命運是不是真的要開一個這麼殘忍的玩笑:好不容易找到了配對者,羅京的身體卻已經不再允許進行移植手術。
不得已,醫生下達了病危通知書。
離世的前一天,羅京突然對在身邊照顧自己的劉繼紅說了一句:“我想吃冰棍”。
劉繼紅二話不說下樓去給他買,卻在樓下接到了一條意外的短信:“老婆,我愛你。”
看着這句話,劉繼紅淚如雨下。成婚這麼多年來,羅京一直都用“小劉”稱呼她,這是他第一次叫“老婆”,更是第一次說“我愛你”。
知道丈夫為什麼說出這句話的劉繼紅忍不住蹲在地上大哭。
次日淩晨,也就是2009年早上7時5分,羅京在睡夢中辭世,年僅48歲。
“國嘴”的離世,是全國人民的損失。這名在《新聞聯播》中陪伴了全國人民二十幾年的著名主持人,可以說是每個人的“熟人”。
舉辦葬禮的那一天,北京市有五萬名群衆前來送行,劉繼紅幾次哭暈過去,隻能依靠兒子的攙扶站住。
羅京去世後好幾年,她根本不敢打開電視,有的時候會下意識地坐在沙發上等待着羅京回來,卻一坐就是一整夜,仍等不到自己期待的那個人回家。
離世一年後,羅京被追授主持界的最高榮譽:“金話筒獎”。除此之外,他還留下了至今沒有被破除的記錄:五次獲評央視最佳播音主持人,而且是蟬聯。
央視另一名主持人郎永淳在追憶羅京時說道:“羅京老師的業務能力給我們立下了一個标杆,在領導崗位上,他對待晚輩無微不至地關心和愛護,把他的經驗教給我們,對所有人都特别謙和。”
前一段時間,有人去萬佛華僑陵園的角落拍攝了羅京墓地的照片。大理石制作的墓碑被設計成“口”字形,另有一尊半身雕塑立在碑前。在碑上還有一支灰色的浮雕話筒,算是對他的紀念。
逝者已逝,生者還需要繼續生活。羅京去世後,妻子劉繼紅和兒子羅疏桐漸漸淡出了大衆視線。直到近年才再次接受采訪,談起了自己的生活。
在羅京剛去世的那幾年,劉繼紅獨自照顧公婆、撫養孩子,個中辛酸隻有她自己知曉。
好在兒子一天天長大給了她許多安慰。在接受采訪時劉繼紅表示:“現在的羅疏桐在為人處事上,還有做事的風格上,越來越像他爸爸。”
2018年,網上再次曝光了一張羅疏桐的照片,雖然胖胖的,但也文質彬彬。有知情者表示,他學業十分優秀,曾赴美留學,後在國内擁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
相信羅京在天有靈, 看到妻兒能過上幸福的生活,也會為此而高興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