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肅敦煌、山西大同、河南洛陽、甘肅天水,坐落着中國的四大石窟。它們依石而建,因石不同。
▲ 敦煌莫高窟以豐富多彩的壁畫聞名。攝影/茹遂初
▲ 大同雲岡石窟以古樸大氣的質感聞名。圖/視覺中國
▲ 洛陽龍門石窟以精緻細膩的雕刻聞名。攝影/曾憲平
▲ 天水麥積山石窟以生動鮮活的彩塑聞名。圖/圖蟲·創意
01
莫高窟 | 礫岩上,壁畫與泥塑的智慧
公元366年,敦煌來了一位雲遊的樂僔和尚。
他在敦煌城南偶然望見遠處的三危山上泛起萬丈佛光(現在有人認為是海市蜃樓),深受觸動,決定在這裡鑿一座佛窟。
最終,他相中了附近的一處河谷。
▲ 莫高窟全景。植物繁茂處是以前的大泉河河谷,莫高窟在其後的崖壁處(方位上是河谷西側)。遠處是鳴沙山,樂僔和尚就是站在那裡望見了對面三危山上的金光(傍晚時分,東邊卻出現金光)。莫高窟坐西朝東,正對着三危山。攝影/吳健
因為地殼的擡升與河流的下切,河流兩側往往會形成相對豎直的岩壁,可以作為石窟的基礎。
▲ 地殼擡升時,原來的河谷底部會被整體擡上來,而河流下切,就會在外圍出現不再被水淹沒的部分,形成台階狀的“階地”。一般而言,有幾級階地,地殼就擡升了幾次。階地面相對平坦,階地陡坎相對豎直。圖/wikipedia, Cristellaria
而且,河流為植物的生長提供了保證。在茫茫大漠中,有山有水有綠意,确實是一處寶地(據說後世的工匠會利用水源進行耕種,方便經年累月在此開鑿)。
可是,存在岩石的石質問題。
在地球46億年曆史中,不同的環境會形成不同的岩石。不同的岩層也會有不同的厚度。
▲ 科羅拉多大峽谷的岩層,每一個岩層代表了一個形成環境。一般而言,這種成層分布的多是沉積成因,像畫面右下角那樣的不規則岩體,一般是岩漿成因。圖/《地球》
在這片岩壁上,主要是第四紀時形成的礫岩。
在陸地地表,已經形成的岩石,會在地質活動或風化等作用下,破碎成有大有小的岩屑。這些岩屑又會因為各種原因進入河流而被搬運,在搬運過程中經受再一次磨蝕。
如果它們沒被搬運多久就因為條件變化而沉積下來,碎屑顆粒仍舊較大,最終形成的就叫“礫岩”。如果它們被搬運了很遠才沉積下來,碎屑顆粒就會較小,最終形成“砂岩”。
▲ 礫岩。填充于碎屑顆粒孔隙間的物質叫作“膠結物”,它們可能是鈣質、矽質、鐵質。圖/《地球》
右:砂岩。碎屑粒度較小。圖/wikipedia
可以想見,因為礫岩結構的不均勻,它各處的硬度是不一緻的,相對來說容易碎,而且表面粗糙,這些都不利于雕刻。
于是,工匠們想到了用泥。
他們在鑿出窟形之後,先在石壁敷上摻有砂和麥稭的粗草泥,再敷細草泥,最後再用摻有棉或麻的細泥收尾,這個過程叫做制作“地仗”,可以使壁面平整而堅實。
然後,可以直接在地仗表面作畫,或者刷上一層白粉鋪底後再進行繪制(早期待壁面幹後再作畫,唐代後常就濕作畫,更有滲透性,不易褪色),這就形成了壁畫。
▲ 敦煌壁畫的修補,可以看出其中泥的使用。攝影/孫志軍
至于佛像,則以木架為骨,在上面綁紮葦草,敷粗泥以塑造大概形态,再用細泥刻畫肌膚、表情、須發、服飾等細節,最後施以彩繪。
▲ 莫高窟259窟彩塑佛像(北魏)。北魏時的造像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都具有平易近人的“微笑”。這種衣服上的“u形”花紋是模仿印度的造像。攝影/茹遂初
繪制的顔料是什麼成分呢?
它們大多都是由無機的礦物制備而來。比如紅色有朱砂、鉛丹、雄黃、绛礬;黃色有雌黃、密陀僧;綠色有石綠、銅綠;藍色有青金石、群青、藍銅礦;白色有鉛粉、白垩、石膏、氧化鋅、雲母;黑色主要是墨。
辰砂,一種汞礦石,用于制作朱砂。
藍銅礦 圖/《地球》
而礦物,多是從岩石中來的。泥,也多是由岩石風化形成。雖然這裡并沒有用石頭做具體的雕刻,但也是另一種利用“石”的藝術。
▲ 莫高窟296窟福田經變中的商隊(北周)。右下角的人物穿着對襟式衣服,流露出漢化痕迹。從中也可看出當時的建築風貌。北周時期的人物也有民族特色。攝影/茹遂初
▲ 張骞出使西域圖(唐)。這種繪畫手法注重暈染上色。攝影/吳健
▲ 莫高窟姊妹窟(榆林窟)中的“西遊記”(白馬馱經;西夏)。這種繪畫手法更重線條,與前者不同。攝影/吳健
▲ 莫高窟112窟觀無量壽變中的伎樂(唐)。唐時的人像,臉型圓潤,柳眉鳳眼。從圖中的樂器可以一窺當時人們的生活面貌。攝影/茹遂初
02
雲岡石窟 | 細砂岩上,造像全石化的起點
時間轉到公元460年,北魏鮮卑族文成帝決定在都城平城(今大同)西郊的武周山南麓,集皇家之力開始鑿窟。
這個位置是怎麼選的呢?
莫高窟選在河谷,這裡也是個河谷。
十裡河(現已改道)的下切與地殼的擡升在這裡形成了自然斷崖,可以直接利用。而且此處既依山傍水,又緊鄰交通要道,非常利于皇家和民衆的禮拜。
▲ 雲岡石窟全景圖,可以看到它開鑿在自然斷崖上。圖/圖蟲·創意
那石質呢?
這裡主要是侏羅紀時形成的細砂岩。
▲ 可以看到這種岩石相對細膩。圖/視覺中國
它的結構相對細膩均勻,可以直接作為雕塑表層,而不需要用泥來代替,因此,雲岡石窟成為了純石刻藝術的起點。
在石刻中,有“陰刻”與“陽刻”兩種技法。前者使圖案凹進去,後者使圖案凸出來。
一般而言,早期石雕多用陰刻,因為技藝相對簡單,畢竟隻需要用減法把圖案處的石材刨掉即可,但後者需要處理除了圖案以外的所有石材。
而在雲岡石窟中,因為石材适宜雕刻,可以看到不少“陽刻”的例子。
▲ 畫面右下角,靠左的衣服紋路是陰刻,靠右的是陽刻,這某種程度上也是模仿泥塑時在衣服上貼泥條的效果。圖/圖蟲·創意
此外,也正是因為這裡岩石相對緻密、岩層相對較厚,所以可以支持大型佛像的開鑿。
▲ 可以看到不同的岩層。大佛的腿部,因為岩性差異而風化嚴重,但胸部以上保存較完好。大佛頭頂的岩層不适宜繼續開鑿。圖/圖蟲·創意
▲ 這個大型佛像也是腿部風化嚴重,頭部保存較好。佛身上有許多小洞,這是因為這裡的砂岩較易風化,後世的人們為了保護石像會在表面敷泥,他們在石像上打洞,插入木頭,在上面纏繞麻繩以增加摩擦力、固定泥土,後來,這些都被風化殆盡,隻剩下了小洞。圖/視覺中國
到了後期,人們追求精緻華美的裝飾,就又利用起了泥和顔料。
▲ 可以看到精美的花紋,這些大多是用泥來輔助的。攝影/吳健
▲ 有顔色的地方,基本都是用泥做了輔助。畫面左側是交腳菩薩,這是石窟中一種常見的形象。圖/圖蟲·創意
03
龍門石窟 | 碳酸鹽岩上,石刻藝術的高峰
雲岡石窟才開鑿34年,北魏孝文帝就為了控制中原,将都城遷到了洛陽。公元500年,其子宣武帝下令,在新都城開鑿石窟。
他選擇了洛陽一處神奇的地方,叫作“伊阙”。阙是古代宮殿門前兩邊的樓,而這裡,龍門山與香山夾着伊河,仿佛鎮守領地的大門。
▲ 左為香山,右為龍門山,和遠處比較,兩者相對着聳立在此,很是特别。圖/圖蟲·創意
這是怎麼來的呢?
距今20萬年前,地質運動将寒武紀時形成的碳酸鹽岩“拱”成了龍門山。因為碳酸鹽岩易被水溶蝕,山中有不少喀斯特溶洞。它們縱橫交錯,愈加發展,最終裂出一道峽谷,将山體切割開來,傳說禹曾在此疏通伊河,最終成就了今日的景象。
這裡的碳酸鹽岩,是一種生物或化學沉積岩,與礫岩、砂岩等多在陸地環境中形成的碎屑沉積岩不同,它主要是在海洋環境中通過生物或化學作用慢慢形成的。它質地細膩,相對柔軟,尤其适宜雕刻細節。
▲ 這裡有碳酸鹽岩,說明在古老的寒武紀時期,此處可能是一片海洋。意識到這些石頭穿過了億萬年,在這裡被千年前的人們雕刻,是不是有一種别樣的感覺?圖/圖蟲·創意
岩石由礦物組成。礦物的硬度會影響岩石的硬度。碳酸鹽岩中的主要礦物相比砂岩中的主要礦物要軟很多。
▲ 碳酸鹽岩主要由方解石組成,它的硬度在3左右。砂岩往往富含石英與長石,硬度在6-7左右。圖/《地球》
所以和雲岡石窟相比,此處石材極佳,不需要過多的泥來參與,這裡也最終成了石窟中純石刻藝術的高峰。
▲ 龍門石窟的标志景象,盧舍那大佛(唐)。相比二維的繪畫,雕塑作為三維的藝術,更多需要關注它整體的體量,也即,不是純粹把佛像當人像,隻注意表情、衣服、動作,而是可以當器物,看比例、輪廓、體積,先宏觀再微觀。攝影/李文博
石材便于雕刻到什麼程度呢?舉個例子,仔細看一下上圖中間和左邊部分的衣服紋路,它是一種“陽刻”,弧度柔和,不僅制造了陰影效果,還是從上到下層層遞進、越來越凸起的,這比雲岡石窟隻有幾何圖樣少有層次的雕刻精進了許多。除開工匠的技藝不說,石材是否順手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而無論是宏觀還是微觀,龍門石窟的石刻都是精品。
▲ 天王與力士(唐)。這兩個造像豐腴而富有動感,哪怕沒有衣飾和表情等細節,雕塑傳出來的氣質仍是鮮活而有力的。
▲ 在石頭上能刻出如此細節,也要歸功于岩石的特性。圖/視覺中國
此外,龍門石窟的碑刻也非常出名,這某種程度上也是因為,隻有适宜的石材,才能複刻出細節處最靈動的風韻。
▲ 魏體多用方筆,棱角分明,灰岩的石質可以體現筆鋒的細節。圖/圖蟲·創意
值得注意的是,因為構造活動,這裡的岩層是傾斜的,所以石窟也基本沿着斜向分布。
▲ 因地制宜,因勢而建。圖/圖蟲·創意
04
麥積山石窟 | 砂岩上,又見生動的泥塑
公元534年,北魏分裂為西魏與東魏。西魏定都長安,又開始舉皇家之力擴建離之較近的麥積山石窟(它也是五胡十六國時期随着佛教發展而開鑿的,沿着絲綢之路,修建時間在莫高窟後,雲岡石窟前)。
為什麼選這裡呢?實在是因為麥積山太特别了。
▲ 麥積山石窟全景。攝影/王金
它是秦嶺山脈西端小隴山中的一座孤峰,屬于丹霞地貌。這種地貌主要是由含鐵的紅色砂礫岩經受流水侵蝕和風化等作用形成,最大的兩個特點,即是紅和陡。
▲ 河西走廊的丹霞地貌。點擊圖片詳細了解“丹霞是什麼”,“中國丹霞在哪裡”。攝影/李勇俊
對于信徒而言,這種陡峭的山勢能為他們追求的神聖感與隐世感增色不少,自然是一種心儀的選擇。
▲ 麥積山石窟,幾乎是垂直的崖壁。攝影/金良
這裡的岩石主要是第三紀時形成的砂岩,質地比莫高窟的細,比雲岡石窟的粗,結構相對松散,不适宜大面積雕刻,因此,就又選擇了泥塑的手段。
不過,它與莫高窟也有不同。莫高窟的礫岩更容易碎裂,結合不夠緊密,所以除了大型佛像,很少用石頭作為骨架。
但這裡的岩石相對堅硬,盡管表面不适宜雕刻細節,但是可以作為骨架支撐。因此,這裡多見“石胎泥塑”的做法,這樣石胎與山崖連為一體,基礎更加牢固。
▲ 也正是因為“石胎泥塑”,大佛才能立于陡峭的崖壁上。其眼部的線條雕刻得非常利落。攝影/陳旭
因為泥肯定比石頭容易塑造細節,所以這裡的泥塑尤其注重神态刻畫。它們的大小有時與真人相差無幾,看來就會特别生動。
▲ 表情和肌肉的塑造都很細膩。圖/圖蟲·創意
▲ 衣飾極其逼真靈動。想想龍門石窟,那可是純用石頭達到了這種效果。圖/圖蟲·創意
▲ 一佛二菩薩的組合在石窟中很常見。他們面帶微笑,平易近人。圖/視覺中國
如此,從石頭的角度看石窟,它便不止于佛教文化、造像藝術、曆史面貌、朝代變遷,而是地球恩賜與人類智慧奇妙的結合之一。
在這個意義上,它超越了宗教,表現了另一種“合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