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初中生厭學情緒原因及對策

初中生厭學情緒原因及對策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8-26 09:12:40

在當下嚴峻激烈的教育競争中,許多家長為了讓孩子赢在起跑線,已經給孩子帶來了很大的壓力,甚至很多學生出現了厭學情緒。初中生的厭學情緒尤為突出,有的還伴随抑郁症、狂躁症、嚴重的逆反情緒等。那麼厭學情緒是什麼因素引起的呢?家長們又該如何挽救厭學症的孩子呢?

初中生厭學情緒原因及對策(家長如何挽救厭學症的初中生)1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1、幫助孩子找到學習動機,讓孩子在學習中感受到愛、關注與被需要的感覺。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除了生存與安全感外,人還有愛和歸屬、自尊和自我實現的需要。作為學生來講,生活中的絕大部分時間都在學習,如果,在學習中他們能夠滿足這些需求,自然也就不會産生厭學的情緒。

2、從行為主義的角度,如果在學習中,孩子能不斷的得到鼓勵或者其他各種形式的正強化,他就會認為學習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厭學也就無從談起。

  3、家庭教育對孩子來說至關重要,孩子的問題很大程度上來源于父母,孩子調整的同時,父母要積極配合,找到自身的問題,與孩子一同成長。

4、對孩子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讓他們了解學習的本質,關注學習過程本身,而不是為成績所累。很多時候,孩子并不清楚學習應該學什麼,學習到底有什麼意義,現行教育體制對成績的強調幾乎是他們對學習的唯一印象。這樣,成績不好的孩子對學習的厭惡也就非常自然了。此外,很多孩子非常渴望學好,但卻缺乏正确的方法,久而久之他們的自我效能感會大幅下降,對學習産生習得性無助等問題,因此就開始逃避學習。

  5、作為應對,我們應該與孩子一同探讨學習的本質,降低他們對成績的關注,重新認識到學習過程的重要性,強化他們對學習過程的興趣。學習方法的指導,可以讓他們在學習時變得輕松,從而也更能享受學習的樂趣。

二、初中生厭學的表現有哪些

  1、學習興趣不濃,缺乏長遠動機。這部分學生大多數學習成績不佳,對學習感到乏味,學習缺少主動性,窮于應付學習任務,感到學習是一種苦差事,簡直是活受罪,但是迫于老師、家長的壓力,不得不每天背着書包到學校混日子,隻求完成義務教育初中畢業,或隻打算考技校、職高,希望早日參加工作,缺乏長遠的奮鬥目标。

2、信心不足,自暴自棄。這部分學生由于學習成績差而産生自卑感,加上外界壓力,如老師的批評、家長的訓斥、同學們的恥笑等,使之失去信心,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一談起學習就心煩意亂、苦悶、焦躁、頭痛,一進教室就情緒低落,對考試抱着一種無所謂的态度。

3、圖眼前實惠,需要層次低。由于家庭的負面影響,他們貪圖眼前實惠,需要層次低,錯誤地認為隻要有錢就有一切,能撈錢就是有能耐,有了錢可以吃得好,穿得好。因此,從小就一心想撈大錢,有了錢就吃、穿、玩。對于如何發展自己、完善自己考慮很少。

4、意志薄弱,克服困難毅力差。他們有過強的依賴心理,學習上不願意獨立思考,一旦失去輔導成績便一落千丈,一遇到難題,就叫苦不疊,整天沒精打采,灰心喪氣,意志消沉,悲觀失望。

三、初中生為什麼會厭學

  1、缺乏正确學習目标。這部分學生大多學習成績不佳,學習被動,對學習感到乏味。認為學習是一件苦差事,但迫于老師、家長壓力,不得不每天背着書包到學校混日子。

2、有的家長忙于自己的事業發展和賺錢養家,從而忽視了對子女的教育。而有的父母自身生活态度就很消極,整天打麻将,吃喝玩樂,無所事事,無所追求。

  3、不少學校隻以追求升學率為主要目标,很難針對厭學學生特點進行教育。随着時間加長,考試次數增加等因素使一部分學生不斷産生新的學習困難,導緻更加厭學。

4、部分教師對優生和厭學學生不同教育價值觀。客觀上造成孩子學習機會不均。教師對厭學學生的消極期望影響了他們的自我判斷,使其失去進一步學習的興趣、信心和動力。

5、不良社會風氣和文化對孩子也産生一定影響。如“一切向錢看”的扭曲思想,不健康電影錄像等也對青春期孩子産生極壞影響。再或結交社會不良青年耳濡目染,逐漸厭學。

四、厭學的概念是什麼呢

1、厭學是學生對學習的負面情緒表現,從心理學角度講,厭學症是指學生消極對待學習活動的行為反應模式。主要表現為學生對學習認識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極地對待學習,行為上主動遠離學習。厭學問題已成為阻礙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問題。厭學情緒和逃學行為是一對孿生兄弟。厭學情緒是逃學行為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逃學行為則是厭學情緒的極端表現。

2、人們常把逃學和厭學聯系起來。厭學可表現為很多種形式,如:孩子變得不愛上學,不願見老師,甚至每到上學前,孩子就喊“肚子疼”、“頭痛”等;有的孩子不願做作業,一看書就犯困;即使在沒有外界幹擾的情況下,注意力也常常不能集中;有的孩子雖然也在看書,卻“看不進去”;不願大人過問學習上的事情,對父母的詢問常保持沉默,或者表現煩躁,或者轉移話題;上課時常打不起精神,課後卻十分活躍,表現為“玩不夠”。而逃學作為厭學的極端行為則主要表現為不去上學,然而,有關調查發現:我國有46%的學生對學習缺乏興趣,33%的學生對學習表現出明顯的厭惡,真正對學習持積極态度的僅有21%。

五、解決厭學的對策

厭學和逃學是學生學習活動中的一種“病症”,它嚴重影響了學習活動的順利進行,對少年健康成長有很大危害性。我們應該盡快消除學生中的厭學和逃學現象,使學習過程和手段,與學習目的得到統一。如何才能消除厭學和逃學現象呢?

(一)家長方面

1、家長對孩子學習狀态的估計要客觀,期望要合理。不應該把自己沒有滿足的求知欲加到孩子身上,把失去的東西從孩子身上得到補償,而對孩子的期望過高。使孩子在超負荷的運轉中,對學習和掌握知識産生厭恨。應該正确的做出估計,既不要盲目樂觀,更不能低估。

2、家長應該幫助孩子樹立信心,孩子厭學顯着的特點是喪失了信心,這時候家長應該對孩子适當地降低要求,創設情境,讓孩子嘗到成功的滋味、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強信心、克服自卑,要多傾聽、多寬慰、多關心孩子的身體和心境,糾正厭學情緒。

3、家長應該給孩子一個輕松的家庭氣氛,不要一天到晚對孩子千叮咛萬囑咐,講道理,打比喻、舉例等,雖然對孩子的生活起居照顧的很好,但是讓孩子沒有真正感受到甯靜、溫馨的生活環境,也沒有了自由獨立的能力。

4、家長對孩子要注意激勵的方式方法。學會贊美和鼓勵,家長必須懂得,語言贊美會對孩子的學習起到很大的鼓勵作用,對孩子的進步要及時給予肯定。在批評孩子的時候要注意場合和适度。平時要以表揚為主,少用批評、責怪,批評過多,會使孩子情緒低落,學習時更易犯錯誤。

5、家長也可嘗試利用興趣與學習之間的遷移。由于有特長、有興趣孩子會經常受到學校和家長的表揚和鼓勵,使他們的興趣勁頭也會潛移默化地轉移到學習方面來,從而相得益彰。

6、家長應該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長對孩子良好習慣的形成要從小做起,對孩子的學習原則上可以指導,但決不包辦代替,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确立責任感和獨立性。

7、幫助孩子确立正确的學習方法。合理利用時間和大腦,不搞疲勞戰術,以質取勝。

8、做孩子的朋友,要了解孩子,幫助他們,特别要給予認可,讓其自信。(可把自己曾經的困惑當作教材,以身示教)。對于他們要伸出友愛之手,讓他們融入到集體當中去,不為人際所困擾,資料表明,很多學生的心理問題是家長和教師沒有重視的結果。改進心理上對集體生活的适應能力。

9、家長應該告訴孩子正确的學習動機,孩子缺乏學習的心理動力,是因為在家庭中不應該過分嬌慣使孩子對的知識内容缺乏興趣,與老師和同學之間均未建立良好的關系,或自尊心受到傷害,對學校有消極情緒,缺乏吃苦耐勞和堅韌不撥的意志,隻愛聽表揚的話,經不起批評和挫折,心理自衛能力差。孩子缺乏得最多的是價值觀和人生的态度。當今社會,優秀的品德是人的重要财富。所以家長應該首先明确,誠信、刻苦、認真都是優秀的品德,要教孩子分析問題和了解人的方法。

  孩子都希望有一個溫暖而安甯的家,父母恩愛,也愛孩子。但父母一旦感情破裂而離婚,孩子就會和一方生活在一起。這時候父母對孩子的生活和學習更應該多一些的關懷,讓孩子感受家庭的溫暖,而不是感覺自己無依無靠,仿佛是棄兒,因此備感焦慮、傷心。

總之,家長對孩子在學校的情況應該多一些了解,平時對孩子應該多一些鼓勵,少一些責備。和孩子多一些交流,努力做孩子的朋友,不要總把他們看成是一個沒有思想的小孩子。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