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人做好事錯了嗎

人做好事錯了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06 12:38:11

(本文首發于“劉潤”公号,訂閱“劉潤”公号,和我一起洞察商業本質)

管理者要懂得識别公司裡的“垃圾車” ,及時清除他們,避免負能量擴散。


人做好事錯了嗎(人對了事就成了)1

激烈争論

經常有同學問我,說在公司的管理例會上,總是遇見這樣的場景:

公司某個産品的銷量近期出現了大幅下滑,大家開會讨論。

我和一位員工談他負責的項目季度銷售目标,所欠差額該如何追趕。

我憂心忡忡,絞盡腦汁想要幫助他,誰知他卻在不停抱怨:

目标沒有達成,是市場環境不好。(誰上都不行)

指标沒完成,是資源支持不到位,是客戶難搞,是今年難度和去年不一樣。(你上也不行)

你繼續和他聊,其實公司已經給了很多資源傾斜,新渠道、人力支持等等。

他又開始喋喋不休,講到經濟不行,行業不行,客戶不行,團隊不行,總之什麼都不行......

你和他談獎金制度,他和你談這是畫餅。

會議室裡,團隊成員聽着你們的交談,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緊接着,你就聽到會議室裡七嘴八舌開始激烈争辯,相互扯皮。

産品說,是銷售不行,渠道不夠好。

銷售說,是市場不行,營銷不夠好。

市場說,是研發不行,産品不夠好。  

另外一個項目團隊正充滿鬥志、準備全力以赴攻克大客戶,見到這種情況,熱情瞬間消失,開始搖頭歎息。

這位同學歎了一口氣,說道:

哎,我其實很看好負責這個項目的員工。

但同時,我也感到特别痛苦。特别心累。特别無力。

想幫助,卻又感到無從下手。像一拳打在棉花上的無力感。

潤總,我該怎麼辦?  

我說,如果團隊裡有這樣的員工,你要立刻在腦中拉響警鐘了:

他,可能無意間觸發了公司的“垃圾車定律”。

什麼是“垃圾車定律”?

“垃圾車定律”,這個概念,是美國心理學家大衛·波萊教授提出來的,也叫垃圾人定律。 

這個世界上,有些人就像一輛垃圾車,他們身上充滿了負面垃圾,

抱怨、責怪、困難合理化、自私、憤怒、貪心、傲慢……

随着垃圾越堆越高,他們就需要找地方傾倒。

如果你給他們機會,

他們就會把垃圾一股腦傾倒在你身上。

這就是“垃圾車定律”。

他們時常充滿負能量,遇見壓力,聽不進任何道理。

也總是感到不滿,一言不合就翻臉,特别容易情緒化。

甚至.....做事沒有底線,沒有原則。

作為管理者,我們首先要懂得如何識别這些“垃圾車”,然後在企業裡裝一個垃圾分類“中央處理器”,堅決地過濾掉這些垃圾。

具體怎麼做?


人做好事錯了嗎(人對了事就成了)2

及時遠離

首先,隻招“成年人”。

什麼叫做成年人?

小孩子才發脾氣,成年人要做的不是抱怨,而是自己動手解決問題。

成年人就是那些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麼,并且願意為之付出努力的人。

他們有很強的自驅力,善于解決問題,而不是提出問題,表達情緒。

成年人渴望和優秀的人一起做有挑戰的事,并且清楚自己和公司是平等的契約關系。

抱怨、責怪、習慣性依賴,把一切自身的不如意,合理化的歸結為外界原因。

這就是沒有成年,巨嬰的表現。

其次,要學會識别三種人。

哪三種人呢?

原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百度公司總裁張亞勤在一次演講時說過,有三種人進入公司,要盡快處理過濾淨化掉。

他們分别是:

負能量的人,雙面人,玩世不恭的人。

什麼意思呢?

第一種:負能量的人。

眼裡沒光,隻有消極情緒,負能量。

每天都覺得自己在迫不得已做事情,說不出“為什麼而做,要做什麼”。

而且沒有方向感,對事情沒有負全責的态度,遇見問題隻知道抱怨,發洩情緒,甚至會覺得自己委屈。

第二種:雙面人。

什麼是雙面人?

即媚上欺下。

對上級阿谀奉承,對下級聲色俱厲。

這也是公司最大的内耗,“套娃現象”。

什麼是“套娃現象”?

著名奧格爾維·馬瑟公司總裁奧格爾維,據說在一次董事會的時候,給每位與會者送了一套俄羅斯玩具:

套娃。

一個大的空心木娃娃,打開後,裡面還套着一個小的空心木娃娃,再打開,裡面還有一個更小的,一層層套下去,通常能有5-7個。

董事會成員們打開套娃到最後一層,發現最後有一張字條:

你要是永遠都隻任用比自己水平差的人,那麼我們公司就會淪為侏儒。

你要是敢啟用比自己水平高的人,我們就會成長為巨人。

這就是“套娃現象”。

為什麼會出現“套娃現象”呢?

一方面,很多管理者有不安全感。

總擔心招了比自己更優秀的人,有一天會取代自己。

為了能更好控制團隊,為了滿足自己的權力動機,甚至為了享受自己永遠正确的地位,刻意招不如自己的人。

另一方面,水平差的人更容易溝通,非常聽話,說1做1,永遠做不到1.5,更安全,也更容易控制。

因為下屬不如他,所以無論對錯,總是贊同他,堅定執行他的決定。

最終企業越來越臃腫,效率越來越低。

這就是公司最大的内耗:

套娃現象。

對于媚上欺下的人,管理者要堅決清除,以免優秀員工因灰心、失望離開公司。

第三種:玩世不恭的人。

員工大緻可以分為3種:自燃型、可燃型、阻燃型。

自燃型員工自我驅動,事到手上,就想做到最好。

可燃型員工需要他人驅動,适當激勵,助推也可點燃。

阻燃型員工無法驅動,軟硬不吃,完全無法激勵。

不要對着石頭澆水,一萬年也不會發芽。

所謂的玩世不恭,即無法激勵,無法改變,無法驅動。

這樣的員工,應該及時清理和限制使用,他和公司目标不一緻,行為極其不确定,特别容易在關鍵時刻掉鍊子,出問題。


人做好事錯了嗎(人對了事就成了)3

共同進退

如何快速分辨公司裡的垃圾車?  

眼中隻有自己的目标,用一切自己的、别人的資源,達成目标。

如果别人同時受益,樂見其成。如果别人因此損失,也管不着。

自己成功是唯一目标,其他順其自然。

這樣的人,就是公司裡的垃圾車。

不同層次的人,思考的問題不同,做事情的方式也不同。

但願意做事的人,總體分為3種狀态。

對任務負責的人,說一不做二,敢于兜底,敢于扛事。

對目标負責的人,秋收按時交數,為了完成目标,知道怎麼列計劃,給資源,做溝通,看結果。

對夢想負責的人,從不找借口,不去埋怨,不玻璃心。

内心驅動行為,充滿激情,認為工作是為了自己,積極利他,

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麼,知行合一,制定嚴密計劃,快速靠近目标。

把所有人的成功作為共進退的唯一目标,才可如魚得水、戰無不勝。

職場、商場、情場皆如此。

應對變化,抗下目标,通過他人取得成果時的層級狀态,決定了最終結局。


最後的話

你隻能領導你喜歡的人。

你愛一個人,才願意看到他的優點和長處,才願意花更多時間幫助成長,才相信他一定行,才願意給更多的資源、授權、空間。

你不愛一個人,你看到的都是問題、确認偏見、缺點、不斷否定,自然也就談不上激發潛力。

欣賞、喜歡、認同,信任,才能激發員工的鬥志。

否定、打壓、質疑,不信任,隻會摧毀員工信心。

看誰都順眼,和什麼樣的人都能相處,

心懷悲憫,才是一位優秀管理者應該具備的素質。

但前提,人是對的。

人和人之間的差距在哪裡?

在于是站在1樓,還是10樓,還是100樓看事物。

站在一樓看外面,都是細節,自己附近的那點東西,市井吵架,違章停車。

站在十樓看外面,能看到局部,細節慢慢消失,輪廓關聯顯現。

站在百樓看外面,就是看全局,你會體會到自然資源的分布,城市設計的氣魄。

大老闆的辦公室在100樓,老闆在10樓,你在1樓。

你看到的要細,他們看到的要遠。

你是否願意主動地跑到5樓、8樓,甚至10樓看看都能看到啥,再到1樓執行,會比較能夠理解老闆的考慮,并且不會遺忘細節。

這就是戰略(strategy)和執行(execution)的區别。

戰略的失敗通常是因為站得還不夠高,而執行的失敗通常是因為下得還不夠低。

你在幾樓思考,又在幾樓做事?

公司需要的,是成年人。

人對了,事就成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