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小晟
近日,一則“支付寶、微信個人收款碼不能用了”的網絡傳聞沸沸揚揚,令許多連鎖服務企業憂心忡忡。其實,這種說法有誤導嫌疑,正确描述應為“支付寶、微信支付個人靜态收款碼将于明年被禁止遠程非面對面商用”。接下來,小晟為您分析一二。
01
政策出台背景
2021年10月13日,央行出台了一條新規“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加強支付受理終端及相關業務管理的通知(銀發〔2021〕259号)”。這條規定的初衷,主要是為了應對網絡集資、賭博詐騙等不法行為。因此需要将收款鍊條統一化、單一指向化,以期實現消費者到資金終端的流向監控。是為了保護廣大人民群衆切身利益的,不是為了打擊正常商業行為的。所以,過分解讀,造成中小企業的恐慌,大可不必。
02
涉及要點解讀
首先是“5要素”的關聯對應關系。财務人員都知道商業行為有“三流一緻”說法,“5要素”和這個差不多。它要求的是收款之後的5個節點,支付全流程中的一緻性和不可篡改性。原文描述為“(1)收單機構代碼;(2)特約商戶(含小微商戶,即依據法律法規和相關監管規定免于辦理工商注冊登記的實體特約商戶,下同)編碼;(3)特約商戶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小微商戶為其主要負責人有效身份證件号碼,下同);(4)特約商戶收單結算賬戶;(5)銀行卡受理終端布放地理位置。”
用白話講,就是消費者付款後,這筆錢“哪個渠道收的”、“哪個企業收的”、“企業稅号多少”、“企業銀行賬戶”、“收款地點”必須清晰一緻、單線關聯。出了問題,銀行、企業、渠道,都能立馬找到。以後責任分明,省的扯皮。
其次是時間要求。2022年3月1日起實行。但是,原文有這麼一條“收單機構應當自本通知發布之日起1年内完成全部存量特約商戶身份信息核實工作,形成工作報告備查。”也就是明年3月起,新增條碼收款行為,按要求辦;存量市場的條碼,還有1年的過渡調整。
第三是個人碼截圖給人遠程掃無效,現場掃可以,商家碼或加過好友的個人号之間轉賬不受影響,堵住掃碼詐騙渠道。例如以前和朋友聚餐後,将收款碼的截圖發到群裡,大家通過掃碼AA付款,在明年3月就不行了。但對于一些具備遠程、非面對面收款特殊需求的用戶,可以通過相應支付機構,成為“白名單”用戶,但白名單用戶在準入、交易次數和限額方面同樣要受到嚴格限制。
03
總結與建議
如果您是雜貨鋪老闆、小攤主或是賣煎餅果子的阿姨,這類具備“明顯經營活動特征”的個人,原則上都必須通過持牌的第三方支付機構成為特約商戶,生成新的二維碼,替換掉原來的個人二維碼後,才可以進行收款。所以請提早準備,該注冊個體執照了。
如果您的企業存在私卡收款、也如實申報納稅。這種情況下,也得提早準備,用企業的經營收款碼,去替代門面的個人碼。
如果您的企業存在收款端的資金未如實申報,請及時聯系主管稅務機關補繳稅金。監管機構對于收款的監控隻會越來越嚴格。
收入端的資金流入,直接關聯增值稅納稅義務,有關增值稅的納稅義務可是最高關聯刑法的。切勿以身試法,追悔莫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