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重慶發現大恐龍

重慶發現大恐龍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2 18:20:41

幾億年前,地球上曾經生活着恐龍,現在隻剩下恐龍化石了。如果有一種動物,它們和恐龍生活在同一時代,但它們熬過了地球演變,一直生活到了今天,這是不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上周四,在浦江縣前吳鄉的山坳裡,當地發現了一種動物,它們被稱為動物“活化石”——中國小鲵。

腳趾數前四後五,這群小家夥是中國小鲵

浦江縣前吳鄉章山村地處深山,這裡是浦江當地飲用水源地通濟湖水庫的上遊,生态環境不錯。

最早發現并幫助核實這群中國小倪的是浦江當地媒體的兩名記者朱捷和潘朝輝,上周四,他們正在這裡拍攝林地墾造的新聞。

見到有記者在村裡,當地村民跑來向他們反映說,村民在山裡發現了一群奇怪的“小家夥”:從樣子上看,有人說是娃娃魚,有人說是蝾螈,誰也拿不準。

這些奇怪的四腳兩栖動物栖息在一處山林的排水溝渠裡。隻見“小家夥”們在蓄水池裡努力将頭伸出水面,好似正在費勁地呼吸着空氣。

重慶發現大恐龍(發現了一種動物)1

當大家伸出手想要觸碰它們的時候,它們卻“害羞”地躲進了水裡,抓在手裡,又感覺它們非常安靜,全身的皮膚觸感極其柔嫩。

而當把它放在地面上時,它便行動迅速的爬走了。仔細觀察“小家夥”全身顯黑褐色,表皮上有灰色斑點,頭部扁平,眼臉突出。

有意思的是,它們的兩條前腿分别有四個腳趾,而後腿卻又長着五個腳趾。

村主任黃法地說,他們不知道這是不是某種國家保護動物,希望有關部門可以幫忙鑒定一下,“它們還會浮到水面上來的,好像是裝死,還是不知道缺氧。”

随後,浦江縣水政監察大隊大隊長胡旭昶對這些小家夥進行了觀察鑒定,為了慎重起見,他還将圖片發給了金華市水利漁業局,最終得出判斷:基本上是中國小鲵,“以前拿到我們這裡來鑒定的都是蝾螈,中國小鲵還是第一次見到。”

3.2億年前和恐龍生活在同個時代

重慶發現大恐龍(發現了一種動物)2

平時,大家看到比較多的是蝾螈,還有娃娃魚。籠統的說,蝾螈是一種統稱,它是有尾兩栖動物,體形和蜥蜴相似,全世界大約有400多種。

平時大家在街頭看到的,号稱“娃娃魚”的那種,大多是人工養殖的觀賞性蝾螈,最常見的是東方蝾螈,不屬于保護動物。而真正的娃娃魚也叫大鲵,屬于國家保護動物。

從外形上看,中國小鲵和蝾螈有幾分相似,不過兩者還是有區别的。中國小鲵為中國特有珍稀動物。1889年,一外國人最早在湖北宜昌發現,定名“中國小鲵”。上世紀30年代,有人在福建崇安、浙江溫嶺和湖南祁陽發現過“中國小鲵”,爾後一度銷聲匿迹。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小鲵距今有3億多年曆史,與恐龍同處一個發展時代,當年曾與恐龍“稱兄道弟”的古老物種,曆盡滄桑劫難能頑強地繁衍生息至今,本身就足以令人震撼,堪稱珍貴的“生物活化石”,被生物學家譽為研究古生物進化史的“金鑰匙”

有意義的是,記者發現,這類被冠名“小鲵”的物種,大多比較稀有,在地球上生活的年代也很長。

比如我市之前曾發現的“義烏小鲵”,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朱弼成、蔡波就曾發表文章說,它們就曾在地球上生活了數億年,有可能比恐龍還早。

此外,還有我省發現的“安吉小鲵”,是小鲵科小鲵屬的兩栖動物,也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全球隻有浙江安吉的龍王山發現過安吉小鲵。數萬年來,它們一直生活在這裡,别的地方都沒有,由此而得名。1992年,安吉小鲵首次被發現,2004年被列入全球極度瀕危物種,珍稀程度與大熊貓、華南虎、揚子鳄等一樣。

中國小鲵,發現的記錄也挺多

金華市水利漁業局漁政管理處處長應德強說,關于中國小鲵,網上的說法、資料有很多,他們還尚未去核實,不過從目前的情況看,最近這幾年,各地發現的記錄還挺多的。

公開報道顯示,2007年和2015年,廣東東莞觀音山景區工作人員在景區内先後兩次發現了中國小鲵。

2015年10月,在福建省龍岩市長汀縣,當地遭受暴雨洪災侵襲,造成部分鄉鎮水土嚴重破壞,給小鲵的生存環境帶來嚴重的影響,一些小鲵在洪災後爬出洞穴,爬到田間地頭,被群衆捕捉。之後,當地畜牧獸醫水産局将回收的300多隻珍稀小鲵放生。

2013年2月,湖南省衡陽縣岣嵝峰内發現兩條中國小鲵;同年10月,湖北省宜昌市長陽縣火燒坪鄉某工地上,一輛挖機在挖石頭時,挖出了一條中國小鲵,後被當地林業部門放生。

浦江縣水政監察大隊大隊長胡旭昶說,他們已經通知章山村兩委,不要破壞中國小鲵的生存栖息地,特别是不要去動發現它們栖息的水池,“不要去打擾它們。”

重慶發現大恐龍(發現了一種動物)3

(記者 楊林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