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奏的口形是指吹笛時口的形态。口形與發音直接相關。吹奏中口形正确,才能取得良好的發音效果。口形的控制訓練和呼吸訓練一樣,都屬于吹奏的基本訓練。
控制口形的主要力量,是唇部的肌肉和而部的肌肉。因此,唇肌和面部肌伸縮力的大小和向置就成了關鍵。
唇的伸縮變化,是面部肌肉總體收放的結果。面部肌肉通過嘴角與唇發生聯系。因此,吹奏時口形肌肉的力量主要是集中在嘴角上,而不是在唇中央,雙唇隻需适當收縮并有所支持。若将主要力量集中于唇上,不可避免地将使唇縫變窄,呼出的氣流不可能充實、豐滿。
通常所謂“口勁”(嘴勁),實質上就是指吹奏中唇肌和面部肌的伸縮力。所謂“風門”,就是指氣流通過的唇孔。
吹笛一般要求口勁适中,兩邊嘴角力量均衡。風門要位于唇中央,呈橢圓形,大小适中,與笛子吹孔相适應。風門切忌窄長,窄長時,氣流難于集中飽滿,還會從吹孔兩側漏氣,發出“哺哺”聲。上下唇的位置要求前後基本一緻,但上唇略微靠前。要使風門向前(稍下)開放。切忌一唇過于靠前,一唇過于靠後。若上唇過于靠前,氣流向下,發音悶暗;下唇過于靠前,氣流向上,不入吹孔,不出笛音。
吹笛的口形,是在唇肌和面部肌肉的協調配合下形成的。兩邊嘴角微向後收(像微笑時一樣),貼住牙床,利用嘴角适當收縮的力量,控雙唇向兩側伸展後移。近嘴角的上下唇兩側,像捏餃子一樣合攏并微向裡包,人中部位微微凸起。雙唇中央部分形成橢園形風門。舌體微向後收,自然伏于下腭處,舌尖與下牙床似挨非挨。位于口腔、氣管之間的喉頭向口腔一方呈喇叭口狀打開,并同時帶動上下口蓋向四周擴張,以使口腔開擴增大容積。吹奏時,雙唇内側的軟膜(海綿狀薄膜),受氣流沖擊,會自然向前遊動。這樣的口形便是正确的口形。
需要注意的是嘴唇與口腔一定要放松,自然的搭在笛子上,不要用下唇用力壓笛子,舌頭蓋住下牙齒,輕輕抵住下唇,關鍵是氣息的運用,第一,腹式呼吸初學者可能總也掌握不了,将體内氣呼幹以後,用腰帶勒緊胸圍,嘗試用腹部呼吸,快吸慢呼,吸氣時喉嚨有冒涼氣的感覺,找腹呼吸的感覺,這是笛子正确的呼吸方式。第二,練習“狗喘氣”技法,夏天狗狗很熱的時候,會伸出舌頭快速的呼吸,我們不用舌頭,單純模仿“狗喘氣”就可以了,然後再用這種技巧快速吹出各個音階。第三,掌握以上兩點後,放松嘴唇與口腔,喉結下沉,雙肩下墜,用盡量輕柔的氣息來吹笛子,柔到自己都感覺不到,不斷調整笛子的方向與口腔感覺,如果能用最柔的氣息将笛子能吹出聲音來,音高也夠,氣息入門已經完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