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發慈悲心行善,是佛的旨意。”其實,這不是佛的旨意,也不是神的旨意,更不是上帝的旨意,而是自己内心的旨意。思想是行動的指南,認識是行動的導向,有什麼樣的思想就會有什麼樣的行動。
“慈悲為懷”是佛學的基本教義之一。什麼是慈悲呢?佛教提倡“忍辱負重,以求正果。”忍辱并非一味地忍耐,舍身護發也是佛教的教義。在惡面前,慈即阻擋,悲即教化。很多人會誤解,認為慈悲就是容忍一切惡,放縱一切欲,不是這樣的。對一切燒殺偷搶的惡,佛學是通過這樣兩步來點化:一是阻止,通過言語和行為,阻止一個人去作惡。第二步是教化,用佛理、用心去感化他,大多數惡到此就煙消雲散了,就是所謂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盡管中間可能有很多反複,有很多善和惡的較量、人性與欲望的較量、佛教和俗欲的較量,但最終能明心見性、脫胎換骨就會修成正果。
對外界的惡,要以慈悲之心待之,對内心的惡,也一樣。佛家之所以對閉關很看重,這和儒教的“慎獨”、“反求諸己”是一回事,要徹悟,必須從消除心中的惡開始。一個人心中這些惡不除,他自己也會過得不快樂、不幸福、不自在;同樣,社會中的這些惡不除,一樣難以和諧、文明、善良。
一個慈悲有智慧的人在遇到任何事情時,首先想到的是别人,希望衆生能夠改惡向善、離諸煩惱;一個愚癡而平庸的人,遇事隻會想到自己,甚至為了自己的利益,會不顧他人性命安危、造諸惡業。
禅宗認為:人,有人心;佛,有佛心。那麼,心中有佛的人會有一顆什麼樣的心呢?佛說,人應該具備一顆慈悲的心。什麼又是慈悲心呢?很簡單,慈悲心=人心 佛心。
慧能禅師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思量人間的善事,心就是天堂;思量人間的邪惡,就化為地獄。心生毒害,人就淪為畜生;心生慈悲,處處就是菩薩;心生智慧,無處不是樂土;心裡愚癡,處處都是苦海了。”
《三字經》開篇就講:“人之初,性本善”,這與孟子所提倡的“人性基本是善的”觀點是一緻的。所謂的“慈”,在《新華字典》上的意思是“和善”。當我們輕輕發聲念出“慈”字的時候,心中就會湧出感動;就會想起“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這樣的精句名言;就會想起父親送兒去學校,然後無聲無息離去的背影;就會想起“婦人之仁”這個成語,所謂的“婦人之仁”,才是真正的大仁大義、大慈大悲;還會想到那些慈祥老人的慈眉善目;想到佛祖的慈祥與慈悲。
所謂的“悲”,就是人的七情之一,是指痛徹心扉的哀傷,也包含着憐憫和凄涼。當慈和悲這兩個字連在一起的時候,情況就發生了奇妙的變化。我們不難發現這兩個字都是以一顆心做底,用心做底,當然就與心有很大的關系了。古人造字是很講究的,他們在慈與悲這兩個字中注入了自己的人生體驗、心得和情感,也期待着所有喜歡這兩個字的人,都能夠産生共鳴和震撼。如果一個人把自己的财富拿出來幫助别人,就等于伸出了自己結實的臂膀和胸懷,因為勞動者的每一分錢都是他們用自己的勤勞雙手換來的;如果一個人把自己的時間拿出來幫助别人,就等于饋贈出了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因為生命是由時間組成的;如果一個人把自己的血液、骨髓甚至是器官捐獻出來幫助别人,那麼,這個人的一生就超越了自我,被放大成為人類最美麗動聽的故事,成為一種大愛、勇敢和友善的慈悲!難怪古人倡導“日行一善”,原來就是積澱善德,蔭及子孫,福壽長久。
心存善念,慈悲為懷。儒、釋、道三家,所有得道之人都提倡并踐行着“心存善念,慈悲為懷”這一信條。他們都提倡人生在于給予,在于奉獻,而不在于索取,不在于回報。一味追求回報,你會發現你失去的東西會越來越多;樂于奉獻,你會發現你得到的東西會越來越多。今日不求回報的善舉,說不定在未來的某個時候你就會得到更多意外的驚喜!
自立立人,自達達人。禅宗的“度人度己,普度衆生”和儒家的“自立立人,自達達人”講的都是同一個道理。道理很簡單,“度人”就有了一份責任,這份責任有兩層意思:一方面隻有做最好的自己,才有能力去幫助别人。如果你連自己都做不好,就沒有能力去幫助别人。另一方面你自己站起來了,也要幫助别人站起來。你自己發展了,也要幫助别人發展。能夠做到這一點,就會達到雙赢的目的,也就達到了仁愛的境界。
日行一善,自覺養成。其實,人這一輩子做一件善事是件很容易的事情,難的是一輩子做善事而不做惡事,且不圖回報。如果一個人為了達到一定目的而借助行善之舉惡意操作,那不是善舉,那是别有用心,是僞君子所為。
“日行一善”這個标準說高不高,說低也不低。但是,要放在一個普通人的身上并貫穿在他的一生當中,确實也很難做到。這需要不斷地修煉,不斷地追求,不斷地奮鬥。隻要我們心懷慈悲之心,這個世界将會變得更加溫暖如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