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一直在解讀《古文觀止》卷五史記選文“管晏列傳”,昨晚讀到“其禦之妻從門間而窺其夫”時,對其中的“而”字覺得很費解。當然,坊間諸全注全譯版本盡皆意譯,已不需多言。
最開始的費解是:“而”字在這句話中似乎是多餘的,少了“而”字的這句話“其禦之妻從門間窺其夫”,也是很通順啊,并沒有任何意思上的差異。果如此,司馬遷沒理由不知道這一點啊?為什麼一定要加“而”字呢?
問題是不是出在“間”上呢?查字典可知:
“間”作名詞,是“縫隙”的意思,“間”的繁體字是“閒”。徐锴曰:夫門夜閉,閉而見月光,是有閒隙也。說文解字曰:從門從月,隙也。隙者,壁際也。引申之,凡有兩邊有中者皆謂之隙。隙謂之閒。閒者,門開則中為際。凡罅(xià)縫皆曰閒,其為有兩有中一也。段玉裁注:會意也,門開而月入,門有縫而月光可入,皆其意也。
古人對一個字的解釋,真是妙不可言啊。如果一個孩子看了這樣的解釋,會不會終身對這個字印象深刻呢?
“間”作副詞,有“偷偷地”的義項,也有可能。如“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 “間”字後一般接動詞,不可能後面接“而”字,故可以排除。
“間”作動詞,有“間隔”的義項,似有可能,如“病間月”、“楓松相間”。但這裡是“門間”而不是“間門”,還是得排除。
那就回到“間”字作“縫隙”解的思路。
問題是“而”字很費解啊?隻能繼續查“而”字!
倘若“從門間而窺”中的“從門間”作狀語,是否是因為現代文“從門縫偷看”這句話省略了狀語标志語?而文言文就必須要加一個标志語呢?
查“而”字可知----
韓峥嵘《古漢語虛詞手冊》P67注:“而”連接動詞及其狀語,現代漢語沒有與它相應的連詞,無法譯出。有些形容詞作狀語的,可譯為“…地”,但不要誤會“而”可譯作“地”。如:“長驅到齊,晨而求見”,可譯為“(馮谖)馬不停蹄地回到齊國都城,一清早就求見(孟嘗君)”。
商務印書館《古代漢語虛詞詞典》P120注:“而”連接狀語和謂語,用作狀語的一般為動詞、形容詞、時間名詞或介賓詞組,表示動作行為的狀态、方式或時間等,根據實際情況,“而”可譯為“地”、“着”、“就”等,或仍作“而”。
何樂士《古代漢語虛詞詞典》P105注:“而”連接的前後兩項為“狀中”關系,前項為狀語,後項為謂語中心成分,可配合文義譯為“地”、“就”、“才”、“着”等。
陝西師大《古漢語虛詞用法詞典》P111注:表示偏正關系,連接狀語和謂語,可不譯出,有的也可譯為“來”。
綜上所述,連接狀語和中心詞的“而”字,可譯為“地”、“着”、“就”、“才”、“來”等。
再來看“其禦之妻從門間而窺其夫”這句話,“從門間”是介賓詞組作狀語。這種介賓詞組作狀語的例子非常少,僅在陝西師大《古漢語虛詞用法詞典》P112見到一例,即《滄浪詩話.詩體》“以人而論,則有蘇李體、曹劉體、陶體…”,譯為“(詩體)按人來論列,那就有蘇李體、曹劉體、陶體…。”
那麼,“其禦之妻從門間而窺其夫”這句話可譯為----
“晏子車夫的妻子從門縫來偷看她的丈夫。”
司馬遷為什麼一定要在這裡加個“而”字呢?不加也不影響意思的表達啊。這讓我想起有個老教師,學生作文寫了一句“一葉落知天下秋”,他批改時加了一個“而”字,為“一葉落而知天下秋”。學生問老師,為什麼一定要加這個“而”字呢?老先生說,古人寫文章,講究文氣,有了這個“而”字,這句話就有停頓;有了停頓,文字氣韻就有了無限可能。是啊,我們隻要開口朗讀一下,就知道這兩句話的氣勢不一樣。前者平淡,後者起伏沉郁,飽含力量,似也和這瑟瑟秋意有了幾分契合。
以前聽到這個故事,我感觸并不大。現在年齒漸長,方覺老先生所言極是。為文之道,到得最後,不就是氣勢如虹,意味無窮嗎?《史記》号稱“無韻之離騷”,豈是浪得虛名?“其禦之妻從門間而窺其夫”這句話,因為多了一個“而”字,朗讀的時候是不是要在此處停頓一下緩口氣?否則,一口氣順不過來,次數多了,人都沒了,誰還願意去讀這“史家之絕唱”呢?
這樣一通分析下來,是不是就是昨天那個“大醉俠”網友說的,學會一個字的一種用法,那麼,這個字的這種用法,無論出現在古代典籍中的哪一部,都可以适用。這不就是一通百通的意思麼?
倘若常用的一兩百個虛詞的每一種用法,都通過學習少量經典的具體文字材料而得以掌握,這不就是掌握了古人寫文章的密碼嗎?有了密碼,先賢文字所蘊藏的幽微深意,不就如同置于超高倍顯微鏡下一樣,顯露無遺了嗎?
如果不掌握這些虛詞,固然也可以明白文章的意思,隻不過用的是肉眼罷了。一個用高倍顯微鏡,一個用肉眼,所見必不同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