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花唢呐?當你步入洱海之源這塊神奇的土地上,無論你漫步于茈碧湖畔,或是進入煉鐵鄉高山綠林、深箐溪邊和白族農家小院,都會時不時聽到陣陣雄壯有力,高亢嘹亮,委婉動人的白族唢呐聲,時而像高山流水,時而似百鳥争鳴,十分吸引人,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韭菜花唢呐?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當你步入洱海之源這塊神奇的土地上,無論你漫步于茈碧湖畔,或是進入煉鐵鄉高山綠林、深箐溪邊和白族農家小院,都會時不時聽到陣陣雄壯有力,高亢嘹亮,委婉動人的白族唢呐聲,時而像高山流水,時而似百鳥争鳴,十分吸引人。
在洱源,唢呐是婚喪嫁娶、社火集會、農事活動、文藝彙演等活動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無論喜事白事,都要請上一夥唢呐師傅吹打助興。一曲唢呐吹奏起來,地動山搖,峽谷回音,吹得勁足氣壯,聽得人們蕩氣回腸,增添了幾分熱鬧。
唢呐是洱源白族人民十分珍愛的民間吹奏樂器,早在明末清初,古老的“吹吹腔”戲就在洱源山山嶺嶺、村村寨寨盛行了起來,白族人們逢年過節都要搭台唱戲,以唢呐為主的吹打藝人便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後來,茈碧湖鎮松鶴村有個叫毛鳳銀的唢呐師傅技藝最精,他帶領的徒弟吹奏唢呐技超群芳,音樂純正,韻味濃郁,調門齊全,堪稱民間唢呐大師。再後來,随着各級政府重視保護民族民間藝術,弘揚優秀民族文化,唢呐在民族文藝吹打樂中地位越來越高。後來煉鐵鄉北邑村大葉坪的不少青年紛紛前往松鶴村學藝,在師傅們的認真培養下,青年們刻苦努力,功夫不負有心人,培養出一支德才兼備的唢呐隊伍。白族唢呐隊在大葉坪不斷發展壯大,成為了農村婚喪事的主力軍,加之精湛的演奏技巧,十裡八鄉都邀請他們來演奏。
唢呐白族話叫“第呆”,其曆史悠久,無文字記載,從白族戲曲“吹吹腔”的曆史來看,洱源白族唢呐已達500多年。演奏方法十分講究運氣,民間多用鼓腮換氣法,以便于長時間的連續演奏。與豎笛和葫蘆絲的構造相仿,但喇叭的吹口是外置的,随時可以更換,不同于豎笛和葫蘆絲的内置結構,且吹口扁而平,與西洋樂器中的雙簧管的吹口比較相似。樂曲的特點是音域寬廣,較多出現四度以上的跳進音程,十度至十二度以上的跳進音程亦常見。延長音多加裝飾性顫音,當樂曲進入高音區後常用“超吹法”吹奏,形成高亢熱烈的情緒。樂曲使用調式以徵調式、羽調式居多,商調式、角調式次之。其樂曲結構有上下樂句構成樂段,有單樂句反複構成的樂段,亦有4個樂句構成的樂段。這些樂段根據需要反複演奏。樂曲的發展以變奏手法用得較多,重複中有變化,使樂曲的表現力更加豐富。往往唢呐和打擊樂配合得十分默契,加強了節奏,渲染了熱烈的氣氛。
洱源白族具有本主崇拜、敬天地、祭祖等宗教信仰,随之産生了一系列傳統節日的民俗活動。比如說,春節期間的耍龍獅、迎送本主、“鬧春王正月”等活動,四月“繞三靈”,五月“栽秧會”,六月“火把節”“耍海會”,七月的“海燈會”以及各地不同時間的“本主會”等活動。這些不同形式的民俗活動,有祭祀的禮儀,有歌有舞有戲,伴之以高亢熱烈的白族唢呐調,熱鬧異常。此外,白族農家結婚、建房、送葬禮儀等紅白喜事更是離不開唢呐樂,甚至白族唢呐還參加各級舉辦的大型文藝演出,有時還為鄉村文藝隊伴奏。
洱源縣境内有很多優秀的唢呐藝人,其中茈碧湖鎮松鶴村和煉鐵鄉北邑村大葉坪唢呐隊最為強大,他們經常合作交流,走村串寨,在長期的唢呐演奏生活中,積累了豐富的演奏經驗,并通過他們不斷地傳承和再創作,豐富和發展了唢呐音樂。随着時代的發展,農村唢呐愛好者越來越多,演奏技巧亦有新的突破,演奏範圍也遠遠超出了傳統民俗活動的範圍。唢呐在新的大型節日慶祝活動中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常出現在大舞台上,演奏隊伍規模之大,令人耳目一新。尤其白族傳統唢呐闆凳戲光碟,加上吹奏師傅氣足音滿,指法純熟,将傳統的唢呐曲目演奏得更加豐富多彩,高亢激昂,熱烈奔放的音樂特色,它那豐富的表現力,悅耳動聽。那歡快的調子使人心花怒放。激昂婉轉的音色使人精神振奮,充滿力量和信心,深受廣大群衆的歡迎。
當今時代,社會的發展,人類的進步,聰明的白族人民,不斷研究唢呐的曲藝,使唢呐形成了自己獨有的音樂風格和統一曲牌。唢呐樂可分為民俗和戲曲兩大類。民俗類指應用于各種紅白喜事、節日慶典、社火集會等場合的曲牌。戲曲類則專指白族“吹吹腔”戲中使用的聲腔過門和各種間奏吹打拍子。唢呐曲牌有的作為獨奏曲出現,有的供舞台或廣場演出用,而大量的則用于民間喜慶婚喪等活動。栽秧農事常用的唢呐曲牌有栽秧調、蜜蜂過河,舞台演出常用曲牌有龍上天、栽秧調、高腔、一字腔,節日喜慶常用耍龍調、耍馬調,而迎親調、送客調、一杯酒、美女梳妝、拜堂等曲牌則用于結婚時配合迎客、送客、接新娘、敬酒、拜堂等婚禮活動,喪事常用啞子哭娘、離别歌等曲牌,它那低沉悲傷的旋律,使人心情憂郁,哀思綿綿,深切地寄托着人們對死者的懷念。白族唢呐曲牌達180多首,而且還可以用唢呐來演奏現代歌曲,其風格各異,有的高亢清越,有的深沉凝重,有的活潑跳躍,有的音節短促,這些曲牌,悠悠長聲,此起彼落,清新迷人。
如今,洱源白族唢呐樂曲十分豐富,唢呐應用廣泛,表現形式多樣,吹唢呐的水平高超,享有“唢呐之鄉”美譽。白族唢呐這朵民間藝術的奇葩,在高原水鄉的洱海之源開得越來越璀璨奪目。
作者:李源江 (單位系洱源縣煉鐵鄉江旁村)
轉載請注明來源《民族時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