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被“神化”成引爆美國南北戰争的著作;
這是一本帶着基督教福音橫空出世流傳許久的經典;
這是一本讓我同時憎惡種族歧視和宗教信仰的書,
沒錯,因為這本書,我厭惡宗教信仰。
這本書的作者斯托夫人是一位非常虔誠的基督教信徒,她的父親是一位基督教牧師,受到成長環境的影響,斯托夫人對于基督教教義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和體悟。
因基督教倡導博愛,所以,斯托夫人反對美國的蓄奴制度,反對買賣黑人和虐待黑人
1850年美國聯邦議會頒布了《逃奴法案》, 規定任何人不得收留逃奴,自由州的居民如協助逃奴,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這一法案激怒了斯托夫人,她立志要通過文學形式,将蓄奴制罪惡公諸于世。 但因為基督教思想貫穿全書,這本書在豐滿的叙事結構之中加入了大量的基督教的說教内容。
書中的湯姆是基督教的虔誠信徒,他相信上帝會在所有他需要幫助的時候降臨。他的經曆是怎樣的呢?
在基督教思想的指導下,湯姆為主人勤勤懇懇地工作,将自己流放到南方為主人抵債,輾轉漂泊,最後落在了列格雷的手裡,在列格雷的暴打折磨之下客死異鄉。
信仰基督教為湯姆帶來了什麼?原諒我不是基督教信徒,隻是一個庸俗的唯物主義者,直觀來看,宗教信仰給湯姆帶來了無條件的接受。
也許這本書最後通過湯姆的死在讀者心裡烙印上了基督英雄主義的主題,但我不會認同,因為信奉基督教讓一個好人付出了原本不必要付出的生命。
宗教信仰在很多文學作品中常有出現,篇幅有限,隻舉兩個例子
古蘭經說:真主不管讓我們承受什麼考驗和悲哀,他總有他的理由。所以在《燦爛千陽》這本書中,每次受傷之後,瑪利亞姆都希望真主可以修複她的創傷,借由這些教義讓自己得到寬慰;塔利班統治确立之後,推行極端宗教主義控制阿富汗人,塔利班向阿富汗人大聲喊着:“聽着,聽好了。要服從。真主偉大!”
在《尤利西斯》這本書中,天主教在愛爾蘭形成壓迫人直至窒息的文化氛圍,束縛了人的思想和行動,最後使人們淪為懶惰無知、麻木不仁的人形機器。
我無法否認宗教信仰在某些時刻給了信徒們精神上的支持,但是将宗教信仰過度引入社會生活的本質,在我看來,是順從和他救。
魏晉南北朝時代中國經曆着前所未有的激蕩動亂,胡人入侵導緻當朝統治幾乎分崩離析,佛教就是在這個時候得到了發展的條件,擔驚受怕的人民需要精神寄托,統治者需要穩定民心,佛教剛好提倡“功德”,“南朝四百八十寺”成為必然。
基督教亦是如此,基督教提倡多做善事不錯,但是不要忘了,基督教義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忍讓,不要反抗,相信上帝,接受苦難最終會得到救贖。所以統治者對這一宗教青睐有加,越是社會動蕩、越是人民窮苦、越是不公正的年代,基督教越被提倡。
這是宗教的本質之一,順從。
當湯姆即将被奴隸販子抓走時,克洛大嬸哭訴:“難道天理不就是反對這種人的嗎? 上帝,要是魔鬼不抓走這種人,那要魔鬼幹什麼? ”
而湯姆此時卻說:“《聖經》上說,要為欺淩你的人祈禱。”
當凱西做好萬全準備打算殺掉邪惡暴虐的列格雷時,湯姆跪下來求凱西,讓她不要把寶貴的靈魂賣給魔鬼。他說,上帝沒有叫我們去懲罰,我們必須耐心等候上帝的安排,以上帝為榜樣,去愛他的敵人。
每當讀到這些地方的時候,我内心感到荒謬和難以置信。
放棄所有獲得自由的機會,去笃信一個根本不存在的神靈,這對我而言,是一種難以想象、且無法接受的價值觀念,這是在讓渡生命的主權。
這是宗教的本質之二,他救。
寫到這裡,為了避免誤解,我再重複一次我的觀點,宗教信仰有其特有的價值,但是宗教信仰和世俗欲望是不相容的,有人的地方就有貪婪和索取,在這些世俗價值觀面前,宗教信仰中的“順從”和“他救”是廢物一堆,“愛”沒有用,甚至會害了自己。
至于如何去面對宗教這種東西,我想提一個人,史鐵生。
史鐵生的作品中多次出現宗教的影子,但是他不止一次說明過自己的态度,“什麼是神?其實,就是人自己的精神。”
他說:“有一天我認識了一個神,他有一個更為具體的名字——精神。在科學的迷茫之處,在命運的混沌之點,人惟有乞靈于自己的精神。”
史鐵生的宗教觀是,晚上信佛,撫平傷口,直到六根清淨;但是清淨解脫之後,早上醒來,生命力在湧動。
史鐵生說:“我還是不能想象人人都成了佛的圖景,人人都一樣,人人都坐禅什麼事都不幹,豈不萬籁俱寂?人人都已圓滿,生命再要投向何方?”
肯定神靈在賦予心靈和強化善意方面的作用,但也僅限于此,這是正确的宗教觀。
宗教可以信,可以學,但是不可以迷信,也不可以過度崇拜。
對于一個人而言,唯一需要ta付出信仰去笃信和追随的,是ta自己的思想。
薩特在《存在與虛無》中說:“人的自由先于人的本質,并且使人的本質成為可能;人的存在的本質懸置在人的自由之中。”他說,“人除了他自己以外 , 别無立法者。”
桑頓·懷爾德在《古羅馬三月十五》一書中借凱撒大帝的口說:“在一個沒有指導、沒有慰藉的世界上,由人依靠自身的素質來創造他生存的意義,書寫他賴以生存的準則 , 這是何等駭人,何等光榮的使命啊!”
存在主義認為,上帝已經死亡,将定義一個人價值所在的任務交給人自己,把審視一個人一生功過的标準從上帝手裡奪出來,交給了世間的人們。
有人說,存在主義标志着基督教的進步,作為一個不信宗教的人,我無法判斷存在主義對于基督教的影響的深淺,但是把價值判斷的尺子從一個絕對的框架裡面提出來,交給每個人自己,如果這世間有上帝存在,我甯願相信上帝是像薩特和尼采這樣的人。
基督的“大叙述”中說,人類的堕落是由于靈魂脫離,墜入物質肉體世界,成為單獨的個體。人們通過縱欲享樂、控制鞭笞、踐踏他人獲得滿足和快感,摒棄物質世界、放棄對自己人格的所有權、成為苦難的仆人和上帝的選民、通過艱難跋涉回歸精神世界,這才是實現自我救贖的途徑。
湯姆完成了這樣的曆程,成為了人們心中的英雄。
在書的序言中,斯托夫人寫道,新的、更美好的一天的曙光已經出現,在我們的時代,文學、詩歌和藝術的一切影響和基督教的“仁愛 為懷”的偉大主旋律越來越和諧一緻了。
對此我想說,抱歉,不敢苟同,将湯姆叔叔的死美化成基督教拯救的福音,這無法讓我信服宗教信仰的力量。
在我看來,信仰是支撐一個人在逆境中反抗和自救的東西,不是無盡等待和逆來順受,這不是信仰,這是精神統治和意志屈服。
在美國大規模反對種族歧視暴動的時期,能讀完《湯姆叔叔的小屋》是一件很應景的事,而對于這本書,我無比欽佩它對于反種族歧視的曆史意義和社會價值,但是在宗教信仰層面上,我是反對的。
結尾還以史鐵生的一句話作為結尾,曾經有人勸史鐵生去拜佛,但是他說:“如果佛一定要我去拜才保佑我,我甯願不拜。”
以上文字為原創内容,圖片源自網絡,感謝閱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