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君:長江流域全面禁漁後,一方面野生魚越來越多,另一方面野生魚的價格也是水漲船高,利益驅使下,各地盜捕行為也屢見不鮮。
比如最近在湖北監利,就有一對夫妻在洪湖國家保護區盜捕野生魚被抓,僅現場就繳獲300多斤魚!
湖北網警發布
禁漁期盜捕野生魚,還是在國家級保護區,按理說必須重罰,但令人愕然的是,在網上竟然有一些網友“同情"這對盜捕的夫妻,甚至建議”從輕處理“.......
01保護區盜捕,一次就捕了300多斤魚
據長江君了解,這兩位盜捕者先是從洪湖出發,再開船到監利的橋市鎮萬畝圍湖(屬于洪湖國家級保護區)放置了30多個地籠——别小看這些不起眼的地籠,兩人被抓後,工作人員在現場一次就繳獲了三百三十多斤野生魚!
兩人在收地籠時被抓
長江君:幾十個地籠,一次就捕了300多斤魚,這個“效率”可以說非常驚人了。
而從湖北網警發布的圖片看,這些漁獲主要以半大的鲫魚為主(不知道其中是否還有大魚),這應該也同近期是野生鲫魚的繁殖期有關,大量鲫魚遊到淺水繁殖,結果被地籠一網打盡……
遊到淺灘繁殖的鲫魚群——配圖
(可以想象,這種盜捕對于野生鲫魚的繁殖影響有多大。)
02有人建議從輕處理
禁漁期還盜捕,這兩位監利的老鄉被抓後已被刑事強制措施——按以往的案例來看,很可能要承擔刑責,不少網友也是紛紛吐槽和指責這種盜捕行為。
但長江君也注意到,也有人認為“地籠捕魚對生态傷害不大,捕到的基本都是鲫魚和一些小雜魚,農民也不容易,建議從輕處理吧!”
這種觀點有不少人贊同
——這種觀點也獲得了一些點贊,看來這種“同情弱者”的觀點還是有一些市場。
不過,更多網友明确反對這種認為“地籠危害不大,建議從輕處理”的說法,并表示"違法不是用生态傷害來衡量,這漁民夫妻幾個地籠(就捕了)三百多斤野生魚,不嚴懲這樣的行為越多"……
現在野生魚多了,更要杜絕盜捕——配圖
暫且抛開網友們的觀點不談,從客觀上來講,地籠的生态破壞性到底如何?
03地籠生态破壞性堪比電魚
其實,在長江君看來,即使回到“生态傷害程度”這個角度上來說,在農村裡司空見慣的地籠捕魚,其生态破壞性堪比電魚,甚至在某些情況下還超過!
因為相較于電魚一次性“掃蕩”而言,地籠幾乎是全天24小時放在水裡,而且大小通殺,無論大魚小魚還是蝦蟹泥鳅,隻要進去了就幾乎出不來……
被地籠困住後死亡的魚——配圖
長江君:其實在農村生活過的朋友就知道,如果不控制地籠捕魚,時間長了一片水域的自然生态系統幾乎會被摧毀。
首先消失的就是像黑魚、鲶魚這些掠食魚——因為大量小魚小蝦被地籠撈走,它們沒法獲得食物來源,甚至自己也會被地籠捕獲......
地籠捕獲的黑魚——資料圖
——其次,這些在水下“24小時待命”的地籠日捕夜撈,即使像鲫魚、餐條魚、鯉魚這些繁殖快速的“常規魚種”也會迅速減少,最後整個生态平衡被打破......
因此,在長江君看來,地籠的危害或許一開始看起來不起眼,但如果放之任之,時間長了其生态破壞性并不遜色于電魚。
04盜捕者并非“弱者”
再退一步講,像上面這兩位湖北監利的老鄉,僅僅一次地籠盜捕的“漁獲”就有300多斤,這種水平已經很驚人了,即使相比電魚也不遑多讓。
繳獲300多斤野生魚中的一部分
其實,幾百斤野生魚的經濟價值,在當前的市場背景下至少是數千元,這種“收益水平”早已脫離了“嘗鮮、謀生”的範疇。
這兩位監利的老鄉明知違法還要盜捕,顯然不是迫于生計,而是完完全全的利欲驅使,而這或許也并非他們第一次“作業”!
野生魚的暴利是盜捕的誘因——配圖
甚至說句不好聽的,盜捕者一次的“收益”,可能就已經超過了我們許多人一個月的工資。
在這種背景下,我們如果去同情這些“弱者”,表面看起來好像是一種人文情懷的表現,但事實上不僅沒必要,還顯得有點可笑……#生态環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