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我們講了五糧液命名的那些事兒,五糧液的曾用名你知道嗎?今天再來分享一下五糧液原料的那些事兒。
酒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我們總喜歡追蹤溯源,古法釀造、古坊售賣,但是,作坊式工作是沒辦法壯大的。所以,當時也是作坊式工作的五糧液,應該成為一個優秀的現代化企業。
1952年,宜賓地區,利川永、長發升、張萬和等8家古傳釀酒作坊,通過公私聯營的方式組建而成“中國專賣公司四川省宜賓酒廠”,在1959年正式命名為“宜賓五糧液酒廠”。這也是現代“五糧液公司”的基礎。而當時面臨了一個窘境,企業組成了,但沒有釀造技術。而這時,已是遲暮之年,金盆洗手,退出了酒江湖的鄧老又站了出來,他聘任宜賓專賣公司技術指導,将五糧液的釀造技術傾囊教授,并且根據季節的變化,創新地調配糧食曲藥,可以說,此時的五糧液,才是真正進入大批量生産。
1963年,白酒江湖的第二屆武林大會——中國評酒會,在北京舉行,五糧液在全國數千個酒品牌裡憑借色香味,尤其是餘香四溢回味悠長,展露頭腳,被評選為全國八大名酒。
那時的五糧液雖為名酒,功力卻并未爐火純青,雖然好喝,但是仍有一種苦味,這苦味的來源是原料中的荞麥。一直到1959年8月,一位叫劉沛龍的猛人進入五糧液工作,他對五糧液的配方十分感興趣。劉沛龍反複試驗,最終得出結論,小麥替代荞麥成為原料,不僅可以減少苦味,更能夠有麥子醇香的風味,從工藝流程上來說,也更加的科學和容易操作。
但是,一邊是宗師創立的百年老方,一邊是新人研究的科學良方,在講究古法的白酒行業,這是一次新對舊的碰撞,有多艱難,大家可以想象一下。
直到1974年,五糧液的配方原料“荞麥”才正式更換為“小麥”。自此以後,五糧液的五種原料就成為了高粱、大米、糯米、小麥、玉米,五糧液也成為真正的瓊漿玉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