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關于霧的氣象句子

關于霧的氣象句子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3 19:05:09

東營日報社/愛東營訊敢問路在何方,為什麼我啥都看不見?因為你遇上大霧了。11月我市就發布了6期大霧橙色和黃色預警,其中11月8日一天就接連發了兩次大霧預警,到了晚上又将大霧黃色預警升級為大霧橙色預警。

那霧是如何形成的呢?霧有多少種類呢?

霧的種類

關于霧的氣象句子(關于霧不得不說的事兒)1

關于霧的氣象句子(關于霧不得不說的事兒)2

關于霧的氣象句子(關于霧不得不說的事兒)3

霧主要有輻射霧、平流霧、蒸發霧、上坡霧、鋒面霧、混合霧和煙霧,我市主要出現的是輻射霧,偶爾會有平流霧。

輻射霧:多出現在晴朗、微風、近地面水汽比較充沛且比較穩定或有逆溫存在的夜間和清晨。

平流霧:暖而濕的空氣作水平運動,經過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漸冷卻而形成的霧,氣象上叫平流霧。

蒸發霧:即冷空氣流經溫暖水面,如果氣溫與水溫相差很大,則因水面蒸發大量水汽,在水面附近的冷空氣便發生水汽凝結成霧。這時霧層上往往有逆溫層存在,否則對流會使霧消散。所以蒸發霧範圍小,強度弱,一般發生在下半年的水塘周圍。

上坡霧:這是潮濕空氣沿着山坡上升,絕熱冷卻使空氣達到過飽和而産生的霧。這種潮濕空氣必須穩定,山坡坡度必須較小,否則形成對流,霧就難以形成。

鋒面霧:經常發生在冷、暖空氣交界的鋒面附近。鋒前鋒後均有,但以暖鋒附近居多。鋒前霧是由于鋒面上面暖空氣雲層中的雨滴落入地面冷空氣内,經蒸發,使空氣達到過飽和而凝結形成;而鋒後霧,則由暖濕空氣移至原來被暖鋒前冷空氣占據過的地區,經冷卻達到過飽和而形成的。因為鋒面附近的霧常跟随着鋒面一道移動,軍事上就常常利用這種鋒面霧來掩護部隊,向敵人進行突然襲擊。

混合霧:有時兼以上有兩種原因形成的霧叫混合霧。

煙霧:城市中的煙霧是另一種原因所造成的,那就是人類的活動。早晨和晚上正是供暖鍋爐的高峰期,大量排放的煙塵懸浮物和汽車尾氣等污染物在低氣壓、風小的條件下,不易擴散,與低層空氣中的水汽相結合,比較容易形成煙塵(霧),而這種煙塵(霧)持續時間往往較長。

霧的形成和消散

關于霧的氣象句子(關于霧不得不說的事兒)4

霧,是指在接近地球表面、大氣中懸浮的由小水滴或冰晶組成的水汽凝結物,是一種常見的天氣現象。

空氣容納的水汽是有限度的,當水汽達到最大限度時,也就飽和了。在體積相等的情況下,容納的水汽多少也與氣溫高低有關。氣溫越高,空氣中所能容納的水汽也越多,反之則越少。1立方米的空氣,氣溫在4℃時,最多能容納的水汽量是6.36克;而氣溫是20℃時,最多能容納的水汽量是17.30克。如果空氣中所含的水汽多于一定溫度條件下的飽和水汽量,多餘的水汽就會凝結出來,當足夠多的水分子與空氣中微小的灰塵顆粒結合在一起,同時水分子本身也會相互粘結,就變成小水滴或冰晶。

如果地面熱量散失,溫度下降,空氣又相當潮濕,那麼當它冷卻到一定的程度時,空氣中一部分的水汽就會凝結出來,變成很多小水滴,懸浮在近地面的空氣層裡,就形成了霧。它和雲都是由于溫度下降而造成的,霧實際上也可以說是靠近地面的雲。

霧的消散則是由于下墊面的增溫,霧滴蒸發;再就是風速增大,将霧吹散或擡升成雲;再有就是湍流混合,水汽上傳,熱量下遞,近地層霧滴蒸發。霧的持續時間長短,主要和當地氣候幹濕有關:一般來說,幹旱地區多短霧,多在1小時以内消散,潮濕地區則以長霧最多見,可持續6小時左右。

科普小知識

為什麼霧天是白茫茫的?

霧天都是白茫茫的,這是為什麼呢?當白光照射到一個透明的物體上時,它所透過的光,主要是跟透明物體同一種顔色的光,其他顔色都被透明體吸收掉了。如果一種透明物體能使各種顔色的光都透過,那麼,這種透明體就是無色的,如冰。但是,水變成霧之後,就形成了許多反射面。這時,光線就透不過去,而是被反射出來了,也就是說,各種顔色的光都被反射掉了,所以,霧就變成白茫茫的了。

為什麼秋冬的早晨霧特别多?

白天溫度比較高,空氣中可容納較多的水汽。但是到了夜間,溫度下降了,空氣中能容納水汽的能力減少,因此,一部分水汽會凝結成霧。特别在秋冬季節,由于夜長,而且出現無雲風小的機會較多,地面散熱較夏天更迅速,以緻使地面溫度急劇下降,這樣就使得近地面空氣中的水汽,容易在後半夜到早晨達到飽和而凝結成小水滴,形成霧。秋冬的清晨氣溫最低,便是霧最濃的時刻。

(記者 李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