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也就是我們常說的AI,是研究、開發用于模拟、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已經被公認是未來科學發展的新高地。
人工智能共有21個細分的領域,分别是:經典AI、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機器人、知識工程、語音識别、數據挖掘、信息檢索與推薦、數據庫、人機交互、計算機圖形、多媒體、可視化、安全與隐私、計算機網絡、計算機系統、計算理論、芯片技術、物聯網和虛拟現實。
在人工智能21個領域中,全球TOP10的學者,按國籍來看,美國最多,達到了120人,其次是中國24人,英國15人,德國13人,加拿大12人。那麼我國的24位學者都分别在哪些領域呢?
研究較為領先的領域:根據《2022年AI 2000人工智能最具影響力的學者》統計,我國在人工智能的經典AI、計算機視覺、數據挖掘、多媒體4個領域都分别有3位學者入選。說明這4個領域是我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發展最好的。
其次在計算機網絡和物聯網方面我國也各有2位學者入選;在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識别,信息檢索與推薦,數據庫,可視化,安全與隐私,芯片技術這8個領域則分别有一位學者入選。
研究落後的領域:
機器人領域:機器人的發展已經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近,從大型工業機器人到手術台上的手術機器人,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國家的工業實力強弱。而在該領域入圈TOP10的學者中,德國入選3位,美國入選4位,日本一位,澳大利亞一位,我國無人入選。看美國入選的4位學者名字,想必是有一位華裔學者了。
除了機器人外,在知識工程、人機交互、計算機圖形、計算機系統、計算理論、和虛拟現實這6個領域我國都沒有學者入選。
華裔學者有多少?根據入選的這些學者名字來看,還是有不少名字非常像中國人名字的。根據名字粗略的判斷,在美國入選的120位學者中,差不多有多達25人是華裔學者,特别是有不少人還是在我國欠缺的領域,如機器人領域、知識工程、計算機圖形和計算機系統。
尤其是在計算機圖形,10位入選的學者中,有多達4人或許就是華裔科學家。在計算機系統也有多達3位可能是華裔科學家。而這些領域便是我們被卡脖子的關鍵領域。
除了美國以外,英國的15人中應該有2位華裔,加拿大的12人中也同樣應該有2位華裔,新加坡入選的3人中,估計也有2位是華裔科學家。由此可見,中國籍以及華裔的科學家總人數是超過50人。
如今,我們的祖國在不少關鍵技術領域被“卡脖子”,需要科學家們自主逐一突破這些技術壁壘,而我們的這些頂尖人才卻在為那些阻撓我們發展的國家進行科學研究。不得不感歎,如果這些人才都在國内為自己的祖國添磚加瓦該多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