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的盧浮宮博物館,藏着一幅世界名畫,它便是《蒙娜麗莎的微笑》,人們往往關注這幅畫那似笑非笑的微笑,然而這幅畫的眼睛更有魅力,畫中的女主,眼神深邃,仿佛藏着許多的故事,後世通過觀察這幅畫的眼睛,發現綠褐色的右眼球上,藏着兩個英文字母“LV”,有人認為,“LV”二字,是作者達芬奇名字的縮寫,為何達芬奇要将這兩個字母,藏在眼睛中,而不是藏在微笑的嘴唇中,可見達芬奇也認為,相比于微笑,眼神更有魅力,更有故事。
中國也有個成語,叫“回眸一笑”,先“回眸”,再“一笑”,“眸”排在“笑”的前面,由此也可見,眼睛的魅力,強于微笑。
達芬奇的畫作,演變出一句人盡皆知的俗語,那便是“眼睛是心靈的窗戶”。
其實早在兩千多年的戰國時期,中國哲學家孟子,早就發現了“眼睛”的魅力,孟子道:“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廋哉?”
意思是:孟子說“觀察一個人,最好便是觀察他的眼睛,眼睛不能掩蓋人的醜惡,内心光明正大的人,他的眼睛是明亮的,否則,眼睛便是昏暗的,躲躲閃閃的。所以,與人交流時,要注意觀察他的眼睛,善惡便一目了然”
生活中也不難發現,一個人内心善良溫和時,流露出的眼神,是柔和的,當一個人的内心變狠了,眼神往往是淩厲的,自然界也是如此,兔子和羊的眼睛,是明亮溫柔的,而老虎和狼的眼睛,是渾濁充滿殺氣的。
古往今來,描繪眼睛的詩人不在少數,其中最典型的一句詩,便是班固的“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今天要說的這首詩,來自餘秀華的《你的眼睛》,這首詩最特别之處,通篇沒有“眼睛”二字,卻将眼睛的美,描繪得淋漓盡緻。
這首詩可以分為三個小節。
第一小節“是這湖水,是這湖水裡最清的一脈/是這映了日月又映了星辰的一脈/這湖水千載,手持經書的先生飲過/達官貴人飲過,落魄窮倒之人也飲過”
這一小節非常之重要,定下了整首詩的格局。上文說了,眼神有醜惡的,有美好的,而詩人見到的眼睛,是美好的,是“這湖水裡最清的一脈”。這眼睛,美得容下了“日月星辰”。詩人将眼睛比喻成湖水,先生飲過、上至達官貴人,下至落魄窮倒之人也飲過。有人認為,這不是人的眼睛,而是将“善良”二字,物化成眼睛。
第二小節“——如你一生裡,每一次相逢的美酒和鸩毒/每一次别離的沮喪和愛戀/此刻,風撫水為浪,水汽千裡而來/氤氲着我/此刻,我化身為魚,為隻為不在這斑斓星辰裡/受溺亡之苦”
詩人善用對比,相逢與離别是一個非常鮮明的對比。無論相逢和離别,都有好壞,相逢有“美酒”、“鸩毒”,離别有“沮喪”、“愛戀”。指的注意的是“此刻”二字,無論這雙眼睛經曆過什麼樣的相逢和離别,詩人在乎的是當下。
當下見到的這雙眼睛的魅力是無窮的,“化為水汽千裡而來”,“氤氲”着詩人,這雙眼睛也是深不可測的,假若不化身為魚,便沉浸在這雙眼睛的魅力之中,無法自拔。
第三小節“原諒我。原諒這相逢的喜悅和悸動/願日子久長,它們成輕風,成細雨/那時候我們哪怕别離/也有了和相逢時候一樣的柔情/願這湖水千年,映照清風朗月/願你一生所得,皆為你所願”
上文說了“相逢”與“離别”,而此時詩人與“最清一脈的湖水”是相逢,所以内心是喜悅和悸動的,相逢也就注定了有上文所說,“愛戀”的離别。于是詩人離别時說出了三個願望。
第一個願望。詩人将善良的眼睛,比喻成湖水,她更願這湖水,化成風,化成雨,溫柔着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這樣,即使是離别了,詩人也能感受到這眼睛的柔情。
第二個願望。假若這灣湖水,不能化成風,化成雨,那便祝願它,永遠存在人間,簡單地理解,便是希望善良永遠留在世間。
第三願望。“願你一生所得,皆為你所願”。這一句比較難以理解,邏輯上是相輔相成的。善良的眼睛,看到的是溫柔的世界。當一個人心懷善意,世界便報他以溫柔。“皆為你所願”可以簡單地理解為:詩人希望“善有善報”。
你覺得餘秀華這首詩,水平如何?歡迎評論交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