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估計都親眼目睹過瀑布,“瀑布”一詞是漢語中對從高處急流而下水的形象稱呼,實際上在地質學中,瀑布叫做“跌水”,表達的是河流水在流經地質斷層、凹陷等區域時,由于重力作用,垂直地從高空中跌落的一種水體自然現象。我國落差最大的瀑布為台灣省的蛟龍瀑布,其落差達到1000米。而我國内地著名的黃果樹瀑布,其落差僅為78米。世界上的一些大型瀑布,其落差水平基本上都在幾十米、幾百米,很少有突破1000米的。
台灣省蛟龍瀑布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瀑布,其落差遠遠高于常見的大型瀑布,其落差達到3000米以上,肯定會驚掉你的下巴。
丹麥海峽“白内障瀑布”在冰島和格陵蘭島之間的丹麥海峽中,就存在着這麼一個特殊的瀑布。之所以說它特殊,是因為它和我們常見的陸地瀑布,在形态上有着非常明顯的差别,這個瀑布是以海面作為起點,然後在海峽的某個區域,在重力作用下,通過一下海洋的斷崖,直接降落到海平面以下,從而形成一個“水下瀑布”。然而,從空間是很難直接觀測到的。
經有關研究人員初步測量,這個“水下瀑布”高度差達到了3505米,這個高度要比陸地上其它的瀑布高出好多倍,是地球人工最高建築-迪拜哈利法塔的4.2倍。同時,再加上周圍有巨量的海水湧入,可以說瀑布的水來源是無窮無盡的,因此“白内障”瀑布的水流量相當巨大,每秒流入的水量達到500萬立方米之多。
每秒500萬立方米的水流量是什麼概念呢,我們列舉幾個例子進行一下對比。我國最大河流長江每秒的徑流量為3.4萬立方米,世界上水量最充沛的河流-亞馬遜河每秒的徑流量為17.5萬立方米;陸地上水流量最大瀑布-瓜伊拉瀑布每秒的流量為1.4萬立方米;而地球上大部分的普通瀑布,每秒的水流量也不過上千立方米,可見丹麥海峽“白内障瀑布”的水流是多麼兇猛。
瓜伊拉瀑布
“水下瀑布”是如何形成的?早在100年前,就有地理學家指出,在海洋的特定區域内,如果海底地質條件符合相應條件,那麼就有可能在巨大的深度上形成落差極大的海底瀑布。從上世紀60年代以後,随着各種先進探測儀器的投入使用,人們對海水之下宏觀的瀑布現象才得以進行核實和确認。
丹麥海峽的這個水下瀑布,是科學家們上世紀中後期,在對格陵蘭島附近進行海水流速測量時,無意中發現的。因為當向海水一定深度投放水流計時,在某個區域範圍内,水流計都會因巨大的沖擊力而損壞。當時,測量人員就猜測海面以下勢必存在着流速非常快的“暗流”。
後來,通過進一步的監測,科學家們發現,這個被海水包圍的“水下瀑布”,寬度高達2000多米,從海面以一定高度,垂直向下降落200多米後,然後再順着緩坡繼續順流而下,總的落差達到3505米左右。
科學家們通過大量的監測,認為這個“水下瀑布”的形成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是海底的地形比較複雜,要有海底巨大山脈或者山脊的存在,為海水的對流和運動提供地形條件。第二個原因,也是最核心的因素,那就是海水上下層的水溫和含鹽量要有明顯的差異。和其它海底峽谷的“水下瀑布”一樣,丹麥海峽的這個瀑布,是由巨大洋流的相互運動所推動形成的。
來自北歐向南流動的冷海水,與艾明格海中的暖海水,在丹麥海峽相遇混合。在此過程中,較冷的海水由于密度較大迅速下沉,而較暖的海水,則被推擠上升到冷水的上方。于是便形成了海水在垂直方向上的運動,特别是冷海水的迅速下降,在到達海底山脊的背部時會大量聚集起來,聚集到一定程度後,則會向四外擴散,繼續與周圍海水進行混合,實現熱量的鹽分的大範圍轉移。
所以,“水下瀑布”的形成,既有與陸地瀑布相同的受重力和地形作用的影響因素,也有不同溫度和鹽度的海水發生湍流作用的因素,由于兩種不同性質的海水流,從外觀上看顔色差異不大,因此如果不借助專門的儀器,用肉眼是很難發現的。
“水下瀑布”的作用對于陸地瀑布,除了可供我們觀賞之外,還可以用來發電。而海洋中的“水下瀑布”,作用相對來說要大得多,因為它們的規模普遍宏大,可以傳輸巨量的能量和水資源,這對于維持全球海洋中的鹽分、養分、二氧化碳等的平衡,繼而推動全球氣候穩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另外,當冷水與溫水相混合時,會重新分配營養物質,這對于一些浮遊植物、海藻和其它生命體的生長繁殖,也提供了優異條件,因此對于維持海洋生态系統的穩定,提升海洋生物多樣性也發揮着重要的作用。
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說,“水下瀑布”其實隻是海水循環流動的傳輸帶而已,它裡面既包含水的下沉,也包括水的上升,是一個循環的過程,這與陸上瀑布有着本質的區域。我們隻是在它的傳輸過程中,借助了高程差這個概念,形象地将其稱為“水下瀑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