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文學作品中的方言俗語

文學作品中的方言俗語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09 05:10:48

文學作品中的方言俗語(清澗方言中的古語音和古詞語例舉)1

文學作品中的方言俗語(清澗方言中的古語音和古詞語例舉)2

清澗方言中的古語音和古詞語例舉(三)

文丨王淑玲

1、問:清澗話中的“問”字除了普通話中常用義項外,還保留了幾個古義。

①訂親、娶親、出嫁等義。“你家兒子問下婆姨了沒?”“我家小子三十大幾了,還沒問下婆姨,快把我急瘋的了。”“你家女子問到哪裡了?”

《爾雅•釋言》:“聘,問也。”《儀禮•聘禮》:“小聘曰問。”《周禮•春官•大宗伯》:“時聘曰問。”舊時訂婚,男方向女方下聘禮,源于古“納采”、“問名”的禮節 。如:問親(求親);問聘(行聘,訂親);問肯(求親)。元代口語,說親,普遍用這個“問”。元•無名氏《桃花女》二:“隻等問成了親事時,不怕不斷送在我手裡。”元•無名氏《符金錠》二:“如今着你姐夫王樸替你問這門親事去。”

②表示方向、對象,相當于“向” 。“你必須把這班人馬給我帶好,哪一個要是有個三長兩短,我就問你要人!”“你做生意沒本了,問你大要一下麼,你大又不是外人。”

宋•《太平廣記》三六一《元自虛》:“或抱嬰兒,問人乞食。”元•馬緻遠《漢宮秋》一:“不想使臣毛延壽問妾身索要金銀,不曾與他。”元•高文秀《遇上皇》四:“自從我這女孩兒問趙元讨了休書,招下本處臧府尹。”

文學作品中的方言俗語(清澗方言中的古語音和古詞語例舉)3

2、瞧:“瞧”在清澗是個高頻詞,比“看”還使用的頻繁、普遍。觀看、看見、照看、審視、相親、診治、探望、慰問等意思都可以用“瞧”字表達。“咱們一塊兒瞧電影走,聽說這電影可好瞧哩。”“我老遠就瞧着你了,是你沒瞧着我麼。”“你可要把孩兒(清澗方言讀xìng er)瞧好哩,不敢教跌坎着了。”“你也不把你那人樣樣瞧瞧,看你配上人家不,就敢登搭哩?”“誰給三娃說了個婆姨,兀今到城裡瞧婆姨嗑了,不曉得瞧上了沒?”“我今到醫院裡瞧了一下眼,這幾天眼糊的一滿看不清東西麼。”“教大夫好好給你瞧一瞧,不敢教耽擱了。”“我到醫院裡瞧個病人,你說買上些什麼?”“這長時間了,你也不說把你大瞧上一眼,看那是活着哩還是死了?”

元•關漢卿 《新水令》曲:“怕别人瞧見咱,掩映在酴醿架。”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二回:“隻見他對着鏡子來戴小帽子……便問我伯父道:‘今兒請的是幾位客呀?我簡直的沒瞧見知單。’”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十一回:“晴雯冷笑道:‘二爺近來氣大的很,行動就給臉子瞧。前兒連襲人都打了,今兒又來尋我的不是。’”

3、熬:清澗老話把“疲勞”“勞累”“累”等意思都說成“熬”。“我一滿熬的撐不定了,趕緊叫我爬在桌子上眯一陣兒。”“你大跟了一天集,來回走了六七十裡路了,熬了,吃了飯,叫早早價睡嗑。”“箍窯背老石頭可熬人哩,還把脊背都磨破了。”“唉,人家常說:熬人不掙錢,掙錢不熬人。我累死馬趴地動彈了一年,沒把人熬死,還沒攢下幾個錢兒。”

元•無名氏散曲《紅繡鞋》:“不甫能尋個題目,點銀燈推看文書,被肉鐵索夫人緊纏住。又使得他煎茶去,又使得他做衣服。倒熬得我先睡去。”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爹先睡,娘先睡,爹娘不比我班輩,哥哥、嫂嫂相傍我,前後收拾自理會。後生家熬夜有精神,老人家熬了打盹睡。”

文學作品中的方言俗語(清澗方言中的古語音和古詞語例舉)4

4、挃、揲:清澗話讀dié。有抓、取、拿、拎、打、扔、辦、舍出去、豁出去等意思。“山裡受苦回來,餓得我挃(揲)了兩個冷馍馍就吃。”陝北童謠《颠倒歌》:“挃(揲)起狗,打石頭,石頭起來咬了我的手。”“這包子洋芋沉得和石頭的,我一滿挃(揲)不動了麼。”“我真想美美的挃(揲)你兩把子。”“這活兒咱可挃(揲)不動,還得另請高明哩。”“你這次為村裡人辦事把老命都挃(揲)上了,你村裡人領情不?”

漢《淮南子•兵略訓》:“五指之一彈,不若拳手之一挃。”宋•《廣韻》:“挃,撞挃也。” 《康熙字典》:“又徒結切。音叠。擿也。”擿,《康熙字典》:“一曰投也。”投,猶清澗話中的“扔”。

揲,《康熙字典》:又《唐韻》徒協切。《集韻》《韻會》達協切, 音牒。明•淩蒙初《二刻拍案驚奇》:“有這等沒天理的?揲老性命織識他!”這裡的“揲”即“舍出去”的意思。

文學作品中的方言俗語(清澗方言中的古語音和古詞語例舉)5

5、獻:清澗人平常說吃為“吃”,“媽,今後晌飯吃早些,吃了我要到學校開會嗑哩。”可在不滿、生氣、惱怒等情況下有時就說“獻”。那些年生活困難,孩子多,有脾氣暴躁的大人嫌自家孩子飯量大,罵孩子:“獻,獻,獻,就解下(hài hà )個獻,長了個牛肚子,獻不夠!”督促孩子快些吃飯:“還不趕快獻,獻了做些人營生嗑。”喂豬時嫌豬不好好吃食,罵豬:“還不好好獻,肥(清澗話讀sí)的不曉得要吃什麼哩!”“怎,你連這也獻不下嗑,想吃天鵝肉吔。”

清澗人把為死者做的祭飯叫“獻飯”。

“獻”在古代漢語裡有一義項是“獻祭”,《儀禮•聘禮》“薦脯醢,三獻(三獻:陳祭品後三次獻酒)。”

清澗人把專用于死者的詞“獻”用于活人或牲靈,顯然有謾罵、詛咒的成分,宣洩一種強烈的情緒。

文學作品中的方言俗語(清澗方言中的古語音和古詞語例舉)6

6、聞:“聞”在清澗話中有“趁”的義項。清澗人把趁早、趕早做事情,叫“聞早”。“你身上不舒服了,聞早到醫院嗑檢查一下。”“衣裳爛了,聞早補一下麼,嫑叫爛大了。”有歇後語:八月十五打棗——聞早(聞棗)。

唐•白居易《二月五日花下》:“聞有酒時須笑樂,不關身事莫思量。”唐•王建《秋日後》:“住處近山常足雨,聞晴曬暴舊芳茵。”這兩句中的“聞”都是“趁”的意思。

7、嗾:普通話讀sòu,清澗話讀shòu。一指使狗時發出的聲音,二發出聲音來指使狗。“你嗾起狗咬人哩,怎這麼壞哩麼。”“兀人和狗一樣,嗾一下,就撲出來咬人哩。”

《左傳•宣公二年》:“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殺之。”漢•揚雄《方言》:“秦晉之自冀隴而西,謂使犬曰嗾。”東漢•許慎《說文》和宋•《廣韻》都有:“嗾,使犬聲。”宋•《廣韻》蘇後切。

文學作品中的方言俗語(清澗方言中的古語音和古詞語例舉)7

8、斷:清澗上點年紀的人以前說“追”“趕”“轟”“驅趕”“追得緊”“趕得急”等意思,一般都用“斷”這個詞表達。“家裡不曉得有多少營生要做,斷的人做不盼(做不盼:做不過來)。”“你做營生和斷狼似的,日急慌忙的,看能做出個日超營生不?”“你把豬斷到溝裡嗑,讓喝上些水,打個澡戲,涼快涼快,這熱的天,快把兀熱死的了。”“你哥哥剛走了不一會,幸許還沒走出村裡哩,你快打個電話,把他給斷回來。”清澗童謠:“爛木頭河,斷脫個狼;支山坪,噙了個娃兒(清澗話讀xìng er)……”“谷地裡插了個稻草人,斷雀哩。”“你把雞斷到場裡,叫鹐的吃麥顆子嗑麼。”

其實, 這個“斷”字,應該寫作“躖”或“䠪”。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躖”,也寫“䠪”,踐處也,斷省聲,徒管切,禽獸所踐處也,例舉王逸《九思》:“鹿蹊兮䠪䠪。”《康熙字典》:䠪,《集韻》杜管切,音斷,踐處也;《玉篇》從速也,寫躖或䠪。

元•張可久散曲《折桂令•幽居次韻》:“撺斷着小丫鬟舞元宵迓鼓,摸索着大肚皮裝村酒葫蘆。”元•高克禮《黃薔薇過慶元貞》:“斷送得他蕭蕭鞍馬出鹹陽,隻因他重重恩愛在昭陽,引惹得紛紛戈戟鬧漁陽。”這些“斷”都有“驅趕”義。

古代漢語和清澗話中的“斷”字的意思很有可能是“從速”的意思演變為“追”“趕”“驅趕”“追的緊”“趕得急”等意思,且比這些詞的意思更加豐富靈活生動。

文學作品中的方言俗語(清澗方言中的古語音和古詞語例舉)8

9、陷:普通話讀xiàn,清澗老話讀hàn,如“焊”音。“你把指甲陷得人肉裡了,還問疼不疼?”“吔,吔,吔,看人還是那一看,小心陷進嗑,拔不出來了!””你家窗台上陷的那花邊邊可好看哩。”

唐•白居易《題周皓大夫新亭子二十二韻》:“裙翻繡鸂鵣,梳陷钿麒麟。”宋•沈括《夢溪筆談》:“世間鍛鐵所謂鋼鐵者,用柔鐵屈盤之,乃以生陷其間,泥封煉之。”

陷,《康熙字典》:《唐韻》戶韽(ān)切,《集韻》《韻會》《正韻》乎韽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