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農村最後一位老實人村長

農村最後一位老實人村長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04 01:17:30

農村最後一位老實人村長?青州侯王村以孝治村,先後獲“全國文明村”等多項國家級榮譽,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農村最後一位老實人村長?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農村最後一位老實人村長(進門四十年沒跟公婆紅過臉)1

農村最後一位老實人村長

青州侯王村以孝治村,先後獲“全國文明村”等多項國家級榮譽

濰坊新聞網7月17日訊 81歲的王洪順是青州市王墳鎮侯王村的一名普通村民,吃過午飯,他拿着小馬紮來到村西頭的“祈福樹”下乘涼。王洪順和兒子、兒媳一起生活了40多年,從未有過任何不愉快,他們在村裡是出了名的“慈孝人家”。7月15日,記者走進侯王村看到,形式多樣、内容豐富的孝文化宣傳闆随處可見,讓人感受到濃濃的孝文化氛圍。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傳統美德。侯王村的世世代代用實際行動上演着一個個感人至深的勸孝故事。侯王村把“孝”作為治村之策,昔日的落後村變成了如今的文明富裕村。

侯德芬

讓公公住正房

變着花樣做飯

7月15日,在侯王村西頭的“祈福樹”下,81歲的村民王洪順正坐着馬紮在樹下乘涼。王洪順家有4個女兒和一個兒子。王洪順老兩口一直和兒子一家住在一起,跟兒媳婦生活了40多年,從來沒吵過架、紅過臉。3年前,老伴去世,照顧他的重擔落在了兒媳婦侯德芬身上。“家裡有好吃的,都是先給我吃,兒媳婦伺候得很好。”王洪順說,兒媳婦特别細心,每頓飯都給他開小竈,變着花樣做飯,既營養又健康。

每天吃過飯後,王洪順就圍着村子散步,累了就到“祈福樹”下乘涼。“沒等我回去,兒媳婦就做好飯了,回到家就有熱菜熱湯,什麼也不用我操心,有時候我也覺得不好意思。”王洪順說。11日早上,兒媳婦一大早要下地幹活,擔心公公餓肚子,早早地起床煮了兩個雞蛋,用熱牛奶泡好餅幹,伺候他吃完飯才下地幹活。中午還沒等他遛彎回家,侯德芬又早早回家做午飯。

“兒媳婦和閨女一樣親,不讓我住偏房,我一直住在正房,房間裡有暖氣片,冬天特别暖和。看見缺啥了,不等我開口,兒媳婦就給買來了。”王洪順說,他當天穿的衣服都是兒媳婦給買的。兒媳婦知道他喜歡下棋,特意趕集買了張象棋桌子,每當他下棋時,都提前泡好茶,讓他舒舒服服地安度晚年。

王洪順的大家庭已經發展到了30多口人,後代們相處得十分融洽,從來沒有吵過架。每年王洪順過生日時,孩子們都會從四面八方趕來給他祝壽,孫子買酒,孫女買肉,外甥買雞魚,大包小包的,冰箱裡塞得滿滿的,根本吃不過來。

2014年,王洪順一家被評為青州市首批“慈孝人家”。

王玉華

不僅伺候公婆

還有爺爺奶奶

侯王村在全國率先實行“以孝治村”,為推進孝親敬老契約化管理,統一制定孝敬父母、關愛老人責任書,與所有家庭簽訂《贍養協議書》,接受群衆監督,确立“老人住正房、日常贍養、醫療費保證、感恩父母、精神慰藉”五條孝行标準,開展文明村民、“孝敬父母好兒女”、“孝敬公婆好媳婦”等活動,評選出了一大批好兒媳、好公婆。

15日下午,29歲的村民王玉華正坐在家門口教兒子學習《三字經》,5歲的兒子乖乖地坐在媽媽身旁,認真地聽媽媽講關于“孝”的故事。

2012年,王玉華嫁入侯王村,從進門那天起,她就和公公婆婆、爺爺奶奶住在一起,婚後她相繼生了兩個兒子,一家8口生活得其樂融融。在外人眼裡看來或許有些不方便,而王玉華卻很享受這份親情。王玉華的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她不僅要照顧兩個年幼的兒子,還要照顧公婆、爺爺奶奶。特别是爺爺奶奶,年齡都在80歲以上,在照顧孩子的空餘,她還不忘和爺爺奶奶聊天,逗他們開心。爺爺奶奶也常說:“玉華待人親切,什麼事都跑在前頭,比親孫女都好。”

“全家人生活在一起沒有什麼不方便的,家裡房子寬敞,老人們也都住在正房。”王玉華坦言,一大家人生活在一起難免會有摩擦,但是大家都不記仇,短暫的争吵後又恢複了往日的歡聲笑語,公婆待她如親閨女,她也把公婆當親父母,住在一起的時間越長,親情就越濃厚。

“這個村裡世世代代都流傳着‘孝’的風氣,嫁到這裡後,我也感覺自己融入了其中,對‘孝’有了更深的理解。”王玉華說告訴記者。

特色旅遊

建六家農家樂

體驗“孝文化”

侯王村在推行“孝”文化以來,重點發展鄉村旅遊,推進産業富村,建成6家以“孝文化”體驗為特色的農家樂。今年新建一處建築面積300平方米的星級标準農家樂酒店——人民公社食堂,在旅遊旺季時每天能接待七八千名遊客,讓遊客來到侯王村後玩得開心、吃得放心。

41歲的侯王村村民張燕是人民公社食堂的負責人。結婚後她和丈夫一直在青州市區打工,并把公婆接到青州生活,經過幾年的打拼,他們在青州站穩了腳跟,一家人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看到侯王村的美好發展前景後,不少在外打工的同鄉紛紛回村發展,張燕和丈夫也動了心。去年年底,張燕辭掉了城裡的高薪工作,回到侯王村尋找商機。在村裡的支持下,今年春天,她和丈夫建成了人民公社食堂,營業近半年,效益非常可觀。“現在農村發展得好,咱就沒必要在城裡給人家打工了,回鄉創業,自己當老闆。”張燕說。

說起村裡的“孝”文化,張燕也是滔滔不絕。“在我們村,誰家要是不孝順,簡直太丢人了,俺村裡就沒有一個不孝順的家庭。”張燕和丈夫回鄉創業後,為不影響兩個兒子上學,把他們留在了城裡,公婆留在城裡照顧兩個孫子,讓張燕和丈夫安心回鄉創業。“我們每天晚上都回城裡,第二天一早再回村,公婆照顧孩子很辛苦,我們回去也讓公婆歇歇。”張燕說。

侯王村堅持孝德建設“從娃娃抓起”,将孝德文化作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受大人的影響,侯王村的小孩子從小都知道“孝”,就像張燕家的兩個孩子,家裡有好吃的、好用的,兩個孩子都是第一時間送到爺爺奶奶屋裡。

美德教育

孝道宣傳上牆

村裡到處都是

在侯王村,到處都是和“孝”有關的文化牆,一個個孝老敬老的故事感人至深。在侯王村孝文化廣場,擺放着“孝文化警句格言”、“勸孝歌”、“二十四孝故事”等宣傳闆,還布置了“中國當代偉人孝德榜”、“王墳鎮十大孝星榜”等内容。走在廣場上,如同進入了一個傳統美德的教育基地,讓人感受到濃濃的孝感親情。

近年來,青州市王墳鎮堅持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兩手抓”,着力推進移風易俗、文化惠民、善行義舉四德榜、村莊綠化、基層文明創建等九項重點工作,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不斷提高鄉鎮精神文明建設水平,被評為了山東省文明鎮。2011年,侯王村被評為“全國文明村”,連續6年進入青州市經濟百強村行列,并先後榮獲中國新農村建設示範村、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等榮譽稱号。

為使鄉村文明建設落地生根,王墳鎮推行了公益文化上牆、文化惠民、鎮村工作網路、村頭路口文體小廣場和農村廣播小喇叭“五個覆蓋”,通過實施“文化上牆、文明入心”工程,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仁義禮智信”等内容,以農民畫的方式畫到牆上,讓群衆随時都能看到。高标準建成了鎮級圖書館,配備圖書5萬餘冊,每村設立農家書屋,免費開放。同時自發成立了35支民間藝術劇團,編排鄉土節目,讓精神文明建設滲透到群衆生産生活的方方面面。

另外,王墳鎮還将推進環衛一體化,努力打造天藍、地綠、水清的生活環境。

記者 劉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