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質量檢驗的基礎知識
1、産品
産品是過程的結果,它可以是有形的或無形的,或是它們的組合。
産品分類
2、質量定義
狹義的定義:質量(Quality)—一組固有特性滿足要求的程度。
廣義的定義:質量(Quality)—公司全面管理目标的實現。
如:供方的控制、成本、顧客滿意度、新産品開發周期、生産周期、庫存周轉頻次等。
3、檢驗定義
檢驗就是通過觀察和判斷,适當時結合測量、試驗所進行的符合性評價。
質量檢驗就是對産品的一個或多個質量特性進行觀察,測量,試驗,并将結果和規定的質量要求進行比較,以确定每項質量特性合格情況的技術檢查活動。
質量檢驗流程
a、明确标準:首先應熟悉掌握規定的質量标準并将其轉換為相應的質量要求、檢查方法及檢測裝置。
b、測量或實驗:按規定的測量裝置或儀器對産品的特性進行定性或定量的檢查、測試。
c、比較:将檢驗結果和規定的要求進行比較,觀察質量特性是否符合規定要求。
d、判定:檢驗産品的判定有符合性判定和适用性判定。檢驗員隻具有符合性判定的責任與權利。
e、處理:對判定合格的部品做好合格标識并放行;判定為不合格的部品進行隔離做好不合格标識,按照不合格品處置流程處理。
f、記錄反饋:對所測量的相關數據及質量狀況進行相應的質量記錄,并形成完整報告後,上報主管領導。
檢驗的目的:
• 判定産品質量合格與否;
• 确定産品缺陷(不合格情況)的嚴重程度;
• 監督工序質量;
• 獲取質量信息;
• 仲裁質量糾紛。
4、檢驗員職能
檢驗員必備職能
5、檢驗分類
A)按生産過程分:進貨檢驗(IQC)、過程檢驗(IPQC)、最終檢驗(FQC)、出貨檢驗(OQC)
B)按檢驗者分:自檢 、互檢 、專檢
C)按檢驗的目的分:驗收性質的檢驗、監控性質的檢驗
E)按檢驗場所分:固定檢驗 、巡回檢驗、現場檢驗
F)按檢驗後被檢驗産品能否使用分:破壞性檢驗 、非破壞性檢驗
G)按檢驗對象的數量分:全數檢驗 、抽樣檢驗
H)按檢驗方法分類:感觀檢驗、器具檢驗
6、五檢三不
五檢三不
7、不合格品的處理方法
不合格品處理流程及方法
二、質量檢驗依據
1、标準
定義:對重複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統一規定。它以科學、技術和實踐試驗的綜合成果為基礎,經有關方面協調一緻,由主管機構批準,以特性形式發布,作為共同遵守的準則和依據。
“标準”的定義,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含義:
1)表明了制定“标準”的領域;
2)表明了制定标準的對象;
3)表明了标準産生的基礎;
4)表明了标準的本質特征是“統一”;
5)表明了制定标準的嚴肅性;
6)強調了标準的發布形式。
2、标準化
定義:“經濟、技術、科學及管理等社會實踐中,對重複性事物和概念通過制訂、發布和實施标準,達到統一,以獲得最佳秩序和社會效益。”
标準化工作的重要意義:
①改進産品、生産過程和服務的适用性,促進技術合作。
②是綜合性的技術基礎和科學管理手段。
③提高質量、實現效率和效益的先進方法。
3 、産品圖樣
定義:在工程技術中,根據幾何投影的方法繪制成具有工程施工或産品制造等用途的工程圖,簡稱圖樣。
4、工藝
定義:工業生産中使各種原材料、半成品成為産品的方法或過程。工藝規程主要有:工藝過程路線表,工序卡片,檢驗卡片,工藝裝備圖樣……等形式。
編制工藝的依據:
①有關工藝工作的各類規章制度、标準和法規;
②産品的合同及技術協議;
③産品圖樣和技術條件;
④産品标準和與其相關的各種标準;
⑤産品有關的法規和規程;
⑥産品的工藝試驗和工藝評定結果;
⑦産品的質量特性分級及缺陷的分級。
5、合同
定義:當沒有技術标準或标準的規定滿足不了要求時,供需雙方可以簽訂合同在購銷合同中,需包括以下主要條款:
● 産品的名稱、品種、型号、規格、等級和花色;
● 産品的技術标準或技術要求;
● 産品的數量及其計量單位;
● 産品的包裝;
● 産品的交貨要求:方法、運輸方式、交貨地點、交貨期限;
● 驗收的方法;
● 價格;
● 結算方式;
● 違約責任;
● 協商的其他事項。
三、檢驗員“雷區”
1、我以為
當檢驗員未做到把關的職責時,問其失控原因,總會在開始時說“我以為…….”做質量的人不應該說“我以為”當你在說“我以為”時,你就開始在為自己的過錯找理由,找借口了。找了借口之後還會再犯。再者,若遇到問題不能确認時,應先向上級咨詢、确認;因此,我要求我的員工在犯錯誤後,不能說“我以為”我要想知道的隻是導緻這次未檢出的原因及下次檢驗時你要怎麼做,才能把好關。
2、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這次就算了
基本上,所有的檢驗員都不喜歡開不良報告,因為開了不良報告後,要拿着不良品找這個上司簽字,那個上司簽字,還要通知采購;供應商返工時還要對返工方式确認,返工完後還要重新按照标準抽驗。等等,拒收一批,比正常檢驗三批的時間還多。所以,很多時候,檢驗員在抽到不良品數少的情況下,但不良數已達到了AQL拒收的标準,仍然貼合格标簽上線。
基本上,每個新的檢驗員都要吃一次這樣的虧:在檢驗的時候隻發現了幾個不良品,結果在生産過程中,不良品批量地爆發,導緻生産停線等現象發生。所以,當抽檢達到AQL的拒收水準,一定要開單,拒收。
3、這個物料不會出問題,免檢
這是老檢驗員常犯的毛病,檢驗員能夠對工作進行終結,知道檢驗的重點,但方法不對。一直不出問題的,可少檢,但不可免檢,至少應該檢查外箱标識、拿一個産品來作全面檢查。通常,針對不出問題的産品,第一箱和尾數箱必須要檢查。這樣,至少能保證物料不會出現批量性的問題。
4、講交情
這個廠商(班長)跟我關系不錯,昨天還給我買了水喝,還給我煙抽;這次不良就算了,PASS。這是檢驗員的大忌,一般公司都會發生。就因為給朋友面子,結果把自己陷進去了。當你放了這批不良造成客戶驗貨時退貨、造成生産線困擾,那麼,上級領導第一先問的就是你是怎麼檢驗的,為什麼這個問題都看不到?就因為一個面子問題,造成公司損失。是不可取的。
5、輕信“别的”部門
采購、業務、技術部、生産說這個可以放,于是我就放了,要知道,檢驗員的檢驗依據就是檢驗标準,檢驗标準有圖紙、承認書、檢驗标準書、樣品等等;若發現與标準不符時,你應該是給你的上級确認。而非其他部門說了可以就可以。
6、趕速度
因為物料是急料,采購、生産部的都在催,所以,該有的檢驗項目還有幾項沒有檢,覺得應該沒有問題;貼上PASS标簽上線。
每個公司,因采購時效等原因,基本上都有急料問題,急于上線的物料均有采購跟催檢驗員檢料速度,生産、倉庫的人員在檢驗員旁等檢驗員把物料檢好,立馬發料。這給從職經驗并不豐富的檢驗員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由于心慌,有些檢驗項目并沒有檢查到,就直接貼pass标簽上線生産。結果因為沒有檢查到的項目有不良現象,造成生産停線而遭到處罰。
急料部分通常都是采購一個一個電話催供應商快生産,采購隻要能在規定時間内把貨催過來,其它的品質問題都不管的,供應商為了能正常交貨,拼命趕貨,生産出來的物料品質會好到哪裡去呢?越是急料就越要仔細地檢查。通常急料更容易出現品質問題。當采購或其他相關單位人員催促檢驗員趕快檢驗時,要求他們到規定區域去等,檢驗員應該按照要求将所有的檢驗步驟檢完。确認沒有不良才可放給生産線生産。若檢驗過程中發現不良應及時通知相關人員處理。
7、發現問題就停止檢驗
在檢驗過程中發現了一個不良現象A,開單後,經處理(返工、特采等)上線生産後又發現了不良B,檢驗員都按照檢驗程序進行檢驗,一般檢驗順序為包裝、外觀、機構尺寸、性能檢查。有很多時候,當檢驗員發現了一項不良,則該檢驗員很高興,停止檢驗,馬上開具不合格報告。
當檢驗員檢驗到外觀不良(刮傷);因急于生産,采購特采上線生産過程中,發現了另外個問題:尺寸問題,無法組裝……因此,檢驗員在檢驗過程中,若發現不良,也應該把所有的不良項目全部檢驗完,對檢驗結果進行記錄,待檢驗完成後再開單。
8、對返工後的産品掉以輕心
檢驗過程中,發現了不良;經供應商或生産返工後,應該沒有什麼問題了,少檢或直接PASS。有很多時候,供應商派出的返工人員工作并不認真,想早點回去,或返工過後出去玩玩,結果,有很多物料看都不看,有些箱都沒開放在中間。而檢驗員去檢驗時,以為供應商全部返工完成,象征性地抽檢一下,就貼PASS,讓供應商的人走了,結果上線後仍然遭到生産投訴,來料不良……
因此,針對供應商返工後的産品,檢驗員也應該按照檢驗要求對物料重新檢驗,當檢驗到不良後,要求供應商重新返工,直至檢驗合格為止。對返工人員切記不可相信。
9、開單麻煩
發現不良後,采購說,這個問題我叫供應商過來返工就好了,就不要開單了。當出現這類現象時檢驗員通常都願意幫這個忙,和采購将問題壓下去,結果供應商處理不及時,導緻生産線沒有物料停線的情況都有,有的物料進料已三天,還未簽單等等。上級不知道的情況下,視為檢驗員未檢驗;就會說檢驗員的時效性問題。因此,檢驗員在檢驗到不良後,應該及時開單。
10、工作馬虎
這個問題上次開單都被改判、特采了,這次就不開了,直接貼PASS。有時候,因物料急于上線,會出現很多改判情況,導緻檢驗員誤以為此現象可以接收。第二次檢驗時發現有同樣的問題,就不開單了,上線後導緻生産投訴。
上司會改判此批會有上司的考量,依據實際情況而定,有的與客戶溝通,有的與生産溝通,挑選等等,均是限此批。所以,在發現不合格後,雖然上批被改判,但應該同樣地開單,拒收。
課後小故事:
有一個小和尚擔任撞鐘一職,半年下來,覺得無聊之極,“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而已。有一天,主持宣布調他到後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勝任撞鐘一職。小和尚很不服氣地問:“我撞的鐘難道不準時、不響亮?”老主持耐心地告訴他:“你撞的鐘雖然很準時、也很響亮,但鐘聲空泛、疲軟,沒有感召力。鐘聲是要喚醒沉迷的衆生,因此,撞出的鐘聲不僅要洪亮,而且要圓潤、渾厚、深沉、悠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