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最大拆改商業項目有哪些?10月4日,武漢氣溫驟降位于武昌區沙湖大道的武漢SKP大樓被綠色防護網包裹得嚴嚴實實走進工地,中建三局二公司400名建設者國慶期間仍在堅守崗位,幹得熱火朝天,絲毫未受寒潮影響,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我省最大拆改商業項目有哪些?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10月4日,武漢氣溫驟降。
位于武昌區沙湖大道的武漢SKP大樓被綠色防護網包裹得嚴嚴實實。走進工地,中建三局二公司400名建設者國慶期間仍在堅守崗位,幹得熱火朝天,絲毫未受寒潮影響。
“拆改工程于去年國慶啟動,到現在正好一周年,目前前期主體工程基本完工,正在進行機電安裝,下一步将轉入‘精裝修’,确保明年順利亮相。”中建三局二公司安裝公司項目經理樊超介紹。
“毛坯房”即将“精裝修”
SKP是北京華聯集團最具代表性的高端時尚百貨,此前分别在北京和西安開店。2020年,北京SKP銷售額達177億元,單店銷售額、每平方米銷售産出均位列全球第一,被譽為“全球店王”。
2021年,北京華聯與萬達集團強強聯手,對原漢街萬達廣場及楚河漢街第二街區進行整體翻新,打造全新的武漢SKP項目。考慮到功能性、經濟性和環保因素,經過綜合評估後确定對原大樓實施改造升級。該項目成為湖北省體量最大的商業體拆改項目,總面積達到了20萬平方米。
10月5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在現場看到,整個大樓從内到外已脫去所有“妝容”,露出鋼筋混凝土的“骨架”,工人們正在進行空調風管安裝。樊超介紹,為達到SKP業主的嚴苛标準及品牌一緻性,改造達到了“脫胎換骨”的級别,“僅保留了主體結構,還原成‘純毛坯房’後再重新裝修。”
過去一年中,中建三局施工團隊對整個大樓進行了“大手術”:在結構上将原大樓室内地上部分七層拆改為五層,并補齊采光井,保持了建築面積不變。同時,将大樓地下停車場一層與對面的楚河漢街二街區打通,形成整體統一的購物空間。“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克服了鬧市施工、夜間施工、施工斷面狹窄、交通運輸受限、環保标準要求高等一系列困難。”樊超說。
核心設備八成以上“利舊”
在地下二層東北角,是整棟大樓供冷的“心髒”——制冷設備機房。記者看到,6台大型空調制冷機組及相關配套設備已安裝到位,引出的管道口徑不一、錯綜複雜。
現場技術負責人袁在亮介紹,原廣場于2013年開業,原有制冷機組使用至2021年,均值“壯年”。項目設計階段從功能、經濟、環保、節能性能等方面綜合考慮,決定對其中6台大型制冷機組進行“利舊”,合計制冷量達4600冷噸。經過專業機構檢測、維修、翻新達标後均獲重複利用。
“作為全省最大拆改商業項目,業主方始終要求我們在施工過程中最大限度地利用舊有資源,節約環保。”樊超表示。
在機電設施中,原大樓6台空調制冷機組、4台鍋爐、柴油發電機、高壓開閉所等核心設備均翻新後再利用,核心設備“利舊”率達到了80%以上。原大樓外立面上4萬餘顆鋼球,曾是整個楚河漢街最具辨識度的标志性景觀,在本輪拆改中全部拆除。這些鋼球全部送往武漢周邊的循環資源産業園,進行回收處理,最大限度地保留價值,減少浪費及污染。同時,原大樓及街區内近15萬平方米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得以保留。“以上各環節至少節約資金10億元。”
3000餘構配件工廠化預制
在項目改造過程中,中建三局二公司安裝公司還充分發揮自身技術優勢,結合BIM(建築信息模型)技術、機電工廠化預制技術快速推進項目施工。
相比傳統的機電施工,采用工廠化預制裝備,工廠生産裝配、整體到貨安裝,極大地提高了項目施工進度,而且節約材料、污染少、質量高。樊超舉例說,如使用傳統工藝,項目制冷站工期需要45天至60天,且施工空間封閉狹小,僅200平方米,施工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據介紹,該項目近200個大小機房共3000餘構配件全部采用了工廠化預制裝備。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成熔興 通訊員 袁喆)
湖北日報客戶端,關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僅為用戶推送權威的政策解讀、新鮮的熱點資訊、實用的便民信息,還推出了掌上讀報、報料、學習、在線互動等系列特色功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