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戲裡的味道

戲裡的味道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2 10:00:02

【戲劇名家講故事】

作者:餘青峰

小時候,父親是縣劇團的副團長,我的寒暑假大都在戲園子度過。背行李,卷鋪蓋,乘拖拉機,跟着劇團上山下鄉。白天看盡風俗人情,晚上搬個小凳子,坐在拉主胡的師傅邊上,注視着戲台上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懵懂的我,知道了禮義廉恥,知道了善惡美醜,知道了世态炎涼,知道了人情冷暖。對于我來說,看戲,可能比課本上學到的還要多。皖人陳獨秀先生有言,戲園者,實普天下之大學堂也;優伶者,實普天下之大教師也。

戲裡的味道(我的戲中四味)1

餘青峰資料照片

看戲的日子,何其暢快。忽然有一天,劇終之時,放眼四周,觀衆群裡盡是花甲老者,年輕人寥寥無幾。似乎一夜之間,戲曲被冷落了。我的同齡人,都上哪兒去了?那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出現了電視,出現了流行歌曲,出現了舞廳,他們有了更多的選擇。

但我對戲曲的癡迷卻與日俱增,欲罷不能。以至于在提交高考志願的時候,我“選擇”了遠高于我的成績水平的清華、北大和複旦。我偏科太厲害,但又不想上一所平庸的專科學校,于是耍了個小機靈,填報三大名校,等于放棄了任何被錄取的可能性。我想着,索性複讀一年,争取能上一所戲劇學院,學編劇。而在高考複習最緊張的時候,我無師自通地寫出了戲曲處女作——《之江潮》。當時的語文老師陳豪,是個老先生,他曾經發現我在課堂上偷偷寫劇本,并不過多責罵我,而是微笑着鼓勵和開導我。這是我人生記憶裡極其迷人的微笑,解開了我未來人生之謎。

如今,我的戲劇人生已經展開了三十年,其中我經曆了漂泊無依的日子,度過了困頓迷茫的時光。何以漂泊無依,何以困頓迷茫?皆因我選擇了戲曲這條路,傳承好戲曲是一件極其不容易的事。如今很多年輕人談起戲劇,卻不知戲曲是何物,說什麼戲劇是先鋒藝術,戲曲卻是曲高和寡,諸如此類雲雲。很多年前,某衛視曾有個綜藝節目,讓當紅歌星唱戲曲,還請了各劇種的老藝術家當導師。歌星們唱戲唱得并不好,卻不乏擁趸。看,那些個流量明星們,前呼後擁,氣派十足;而那些導師們,真正的戲曲大家,上台前卻是七八個人擠在一個小化妝間裡。我始知道傳承、守護好戲曲瑰寶對我輩來說多麼任重道遠,我立志一定做好戲曲的守護人。

對于我來說,隻有不停地創作劇本,與曆史對話,與現實呼應,才是賦予戲曲不竭生命力的辦法。于是,這三十年,我寫出了近五十部戲曲劇本。

越劇《趙氏孤兒》裡的程嬰,是讓我堅守在戲曲陣營的“伯樂”。那些年,我陷入了生活的窘境,意欲離開戲曲另謀生路。有一天我發現了程嬰,發現了忍辱負重堅守十六年的程嬰,我頓時醒悟,不能放棄戲曲。那是一個瑟瑟秋風中迷茫掙紮的程嬰,一個曆經人生大悲大痛大屈辱,卻最終孑然一身、返璞歸真的程嬰!我這點窘境算什麼?一個月閉門不出,我寫出了《趙氏孤兒》。始才豁然開朗,戲曲這個中華民族最具生命力的“娛樂”,煌煌千年,薪火延綿,必定不會輕易地在新娛樂浪潮中淹沒。從此我更堅定了傳承戲曲瑰寶的信念。此乃第一味,堅守也。

越劇《大道行吟》裡的孔子,讓我對人生有了更深的體悟。隻見他,駕着一輛破舊的牛車,率着百多個弟子,一路歌哭一路遊。這是個流浪的君子,為了心中一份執念而行走大道的聖人。聖人并非天生,唯經曆千磨百折,猶然心系蒼生,堅守人格,堅定信仰,堅持理想,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苦心孤詣,終成聖人。寫作《大道行吟》,是先賢之精神羁旅,是吾輩之道德尋根。擱筆之時,正值不惑之年,我心不惑。戲曲寫作于我而言,是為了尋覓一種歸屬感,内心深處始終處于如癡如醉的漂泊狀态。縱然漂泊,泰然自若。此乃第二味,明志也。

越劇《青藤狂歌》裡的徐渭,是一個全能的怪才,八試不第,九次自殘,一次次地想把筆底明珠貨與帝王家,卻屢遭重創;一次次地想要了結痛苦的生命,卻又都奇迹般活下來。人很難淩駕于自己的命運之上,因而芸芸衆生大多選擇認命。徐渭沒有認命,他選擇抗擊命運,試圖戰勝命運,以與生俱來的狂傲和不屑,鄙視着命運的卑微、苛酷和慘烈。徐渭的晚年,寫了一本《畸譜》,記載了自己一生的大事,也不掩飾過失、回避劣迹,将自己的靈魂昭然于世,“有不知恥以為恥”。假如徐渭妥協了,世故了,圓滑了,可能人生不至于如此悲慘。此乃第三味,天真也。

黃梅戲《大清名相》裡的張廷玉,是從桐城六尺巷走出來的。這個戲,我寫他的三讓。第一讓,把兒子名正言順的晉升資格,拱手讓人;第二讓,退賄保廉;第三讓,為了社稷江山,以退為進,讓出太廟配享。他身居高位,處處自省,決不允許家族的榮譽染灰蒙塵,近乎潔癖;同時,敢于同利益集團鬥争到底,置個人安危榮辱于度外,讓出名利,盡顯風度。此乃第四味,達觀也。

堅守、明志、天真、達觀,恰是我從事戲曲創作三十年來的心路曆程。戲如人生,滋味如斯。我相信未來三十年,戲曲将更加輝煌燦爛,徜徉于中國人的精神家園。

人物鍊接:

餘青峰,國家一級編劇,三度曹禺劇本獎獲得者,兩度中國戲劇文學獎金獎得主。多部作品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文華獎、中國戲劇節優秀劇目獎、中國越劇節金獎、中國黃梅戲藝術節優秀劇目獎。作品被翻譯成英文、俄文、日文亮相國際舞台。代表作有《趙氏孤兒》《大道行吟》《青藤狂歌》《大清名相》《玉天仙》等。

《光明日報》( 2021年11月21日12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