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齊魯秋天的風

齊魯秋天的風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9 13:41:50

□作者 雪櫻

晴朗的天,湛藍如許,雲朵家族恍若趕着羊群,一會兒從東蹿到西,一會兒從西溜到東,把随心所欲的心性發揮到極緻,好像故意叫人們猜不透。擡頭仰望,就像湖泊倒扣在天上,把一夏的燥氣、塵嚣、蒸煮以及不耐煩統統過濾,把一季的露水、星辰、遺失以及儀式感統統删除,然後切換到秋的鐘盤,由此進入收獲的時節。

齊魯秋天的風(齊魯青未了循着秋的訊息)1

處暑第二天,一大早去對面小區買挂面,二細的,二斤一把,為天涼做準備。這是個流動攤位,一輛貨車敞開後蓋,裡面裝滿副食品,挂面、雜糧、面粉、大米、煎餅等,老闆是本地人,矮個子,粗嗓門,兩隻胳膊掄起一袋五十斤重的面粉毫不費力,一看就是能扛活的人。他的心裡揣着張城市地圖,把一個禮拜七天排得滿滿當當,每天出入不同小區賣貨,這一幹就是二十多年。記得我剛得病那會兒,父親經常騎着三輪車去買挂面和面粉,一包挂面、一袋五十斤的面粉,這是一個月的口糧。母親泡上老面頭,自己蒸饅頭,用二八鋼精鍋。每次揉饅頭她都累得滿頭大汗,需要歇好幾回,多揉幾遍,再蓋上籠布饧一會兒。隻見饅頭們站成一排,待蒸熟出鍋,個頂個挺拔、光亮,像是抹上了一層油。然而,這天貨車空了,老遠就看到老闆坐在馬紮上玩手機,“今天涼快,挂面不到十分鐘就搶沒了,下個禮拜再來吧。”他揮揮手說道。旁邊的廣場上,傳來練功的伴奏音樂聲,對面的攤位,花紅柳綠的夏裝在清倉大甩賣,幾位老年人推着小車緩緩而過。我能想象到那些大爺大媽們買到挂面時的喜悅,就像農人收割玉米挂滿房頂,他們以這種沉甸甸的方式迎接秋天。

一葉知秋,那是古人的美學,對現代人來說,最先讓人感知到秋天來臨的是舌尖上的美味,還有找上門來的過敏。在集市上一眼瞅見金帥蘋果,好像裹挾着山上的清風而來,青青的皮,七八分熟,果皮上的金色斑點眨着眼睛,透露出秋的訊息和成熟的秘密。“每年下金帥蘋果時,就是最美的季節,傍晚時分,天邊的金色一點點變涼,最後掉進地平線上的夢境裡,像是一則童話。”一位友人的留言,讓我想起父親曾騎着嘉陵摩托車去集市上販賣蘋果。他在外打工,酒店後院裡種了一排排蘋果樹。那是一個露水濕了腳面的早晨,天還沒亮,他帶着兩筐蘋果去趕早市,到了地方剛卸下車,就有人過來相中了果子,兩句話即成交,他高興得手舞足蹈。誰能想到,這是他人生中做的第一筆生意。父親離開以後,我經常閉上眼,腦海裡就浮現出他騎着嘉陵摩托車兜風的場景,想起他眯着眼削蘋果的樣子,蘋果皮連成一根長長的項鍊,圈起了我的童年。接過蘋果,我“咔嚓”一口,好像把父親說過的話也咀嚼咽下,吃着吃着,眼裡溢出了淚。

秋的訊息,暗喻着成熟與遼闊。《紅樓夢》裡,最懂秋天的金钗當數探春,她出生于農曆三月三,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卻“才自精明志自高”。西園主人的點評讓人如夢初醒:“探春者,《紅樓》書中與黛玉并列者也。以一家言,此書專為黛玉;以家喻國言,此書首在探春。”其實,小說第71回中已有暗示探春地位的變化,“賈母和王夫人命寶玉、探春、林黛玉、寶钗四人同鳳姐去了。”又曰,“賈母回頭命鳳姐兒去把史、薛、林帶來,‘再隻叫你三妹妹陪着來罷’。”作為《紅樓夢》後半部的大女主,探春的審美和才華都是一等一地好,她的住處秋爽齋最能彰顯她的人格特質,“這三間屋子并不曾隔斷”,映照出她的寬廣心胸;室内的布置,曹雪芹連用幾個“大”字,堪稱豪奢手法:一張大理石大案,西牆上挂着一大幅米襄陽《煙雨圖》,案上設着大鼎,左邊紫檀架上放着一個大觀窯的大盤,盤内盛着大佛手……

再仔細打量,“筆海内插的筆如樹林一般”,花囊裡“插着滿滿的一囊水晶球兒的白菊”,以及那幅宋朝畫家米芾的《煙雨圖》,都可見探春的高雅。用學者歐麗娟的話說,探春是具有大觀精神的一位金钗。她牽頭成立海棠詩社,體現了不讓須眉的氣概;她代為理家,不濫用權,不逾規矩,面對趙姨娘的血緣勒索毫不退讓;抄檢大觀園時,她站出來保護丫鬟不受屈辱,當王善保家的往她身上翻贓時,她直接給了一巴掌,狠狠痛斥一頓。怪不得鳳姐贊不絕口,“好,好,好,好個三姑娘!我說他不錯。”或許有人會問,探春何以能超過鳳姐呢?顯而易見,“他又比我知書識字,更厲害一層了。”不難看出,讀書與學問造就了探春的眼界和胸襟。

除了起詩社、理家事,探春還寫得一手好書法。元妃省親現場看的詩稿,“命探春依次抄錄妥協,自己編次,叙其優劣”,證明她的審美眼光;探春感冒,寶玉曾親自問候,又派人送去新鮮荔枝和顔真卿的墨寶,她感念于心,在信箋裡鄭重感謝。然而,探春之所以會感冒,源自一次賞月,“前夕新霁,月色如洗,因惜清景難逢,讵忍就卧。時漏已三轉,猶徘徊于桐檻之下,未防風露所欺,緻獲采薪之患。”這樣的“傻事”,蘇東坡也幹過,他有感而發:“何夜無月?何夜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這樣就不難理解探春的灑脫與大氣,“秋爽齋”象征着人格的成熟,說到底,是一種君子性格,自帶儒家光芒的雅士精神,“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曹雪芹通過塑造探春來告訴我們——成熟與外在無關,與心靈有關,向内求索,才是永恒的追求。

詩人聶魯達曾寫下這樣的詩句:“當華美的葉片落盡,生命的脈絡才曆曆可見。”秋天是一種删繁就簡的哲學,所有不經意間的失去,都是另一種獲得;所有疏朗淺白的關系,都是另一種親密。因此,放下與放不下、舍得與舍不得,都會在這個季節裡得以曆練。眼前的路日漸明晰,腳步變得沉實、自由,循着秋的訊息,遇見一個更加豁達的自己。

主播/後期剪輯:朱若彤

值班主編:王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