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ān山
象形字,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都像山峰并立的樣子。本義即地面上隆起的山峰。
《說文解字·山部》山:宣也。宣氣散,生萬物,有石而高。象形。
許慎所說,已是“山”字的引申之意。
文 獻 選 讀
《詩經·小雅·天保》:
如山如阜、如岡如陵。
阜,土山丘。岡,山脊。陵,高大的土山。
成 語 典 故
崇山峻嶺
高大而陡峭的山嶺。
晉·王羲之《蘭亭序》: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高山仰止/高山景行
高山,比喻德行的崇高。景行,比喻寬闊的大道。古人對德高望重者,人人都會慕仰,就像人人都會選擇走大路一樣。
《詩經·小雅·車舝(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高山流水
《列子·湯問》: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這分别是兩首高雅不俗的古琴曲。傳說在先秦時,俞伯牙有一次在漢陽江口的船上彈琴。剛彈完《高山》,在山上砍柴的樵夫鐘子期就在一旁贊歎道:這是多麼巍峨的泰山啊!伯牙一驚。再彈一曲《流水》,子期又贊歎道:這是多麼浩瀚的江河啊!伯牙驚喜獲此知音,兩人相約一年後再聚此地。沒想到第二年俞伯牙依約而來,鐘子期卻已經病故。伯牙悲痛之餘,感覺再也遇不到像子期這樣的知音了,于是在石台上摔破瑤琴,扯斷琴弦,終身不再撫琴。在漢陽龜山的西麓,至今保留着北宋時期的“古琴台”。民間有詩:“摔破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彈?滿面春風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
山峙淵渟
比喻人品端莊高潔,就像山一樣聳峙,像淵一樣深沉。
《抱樸子·外篇·審舉》:逸倫之士,非禮不動,非禮不動,山峙淵渟,知之者希,馳逐之徒,蔽而毀之。
箕山之志/箕山掛瓢
《文選·曹丕·與吳質書》:而偉長獨懷文抱質,恬惔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謂彬彬君子者矣。
明·敬虛子《小隱書·許由》載:相傳許由隱居箕山之下,穎水之陽,躬耕自食,以手掬飲。人遺一瓢,掛於樹,風吹歷歷作聲,以為煩,棄之。
相傳堯欲将天下禅讓給許由,許由不肯受而避世隐居于颍水之陽的箕山。舊時以此贊譽不慕虛榮的高尚志節,不願在亂世做官的人。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一片樹葉遮住了眼睛,連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見。比喻被局部或暫時的現象所迷惑,無法認清全部或根本的問題。
《鶡冠子·天則》:一葉蔽目,不見太山;兩豆塞耳,不聞雷霆。
以「山」作意符的字
以「山」作意符的字,
大都與山石、高大的意思有關:
一、山名:
岱,泰山的別稱。
嵩/崧,高山。
峄、嵇、崤、嶷、岐、岷、崆峒、峨嵋、崑崙
二、名詞:
嶽[嶽],高大的名山。
巒[巒],小而尖的山。
巔/峰,山頂。
岡,高凸的山脊.。
從「岡」的衍生字有:崗[崗],崗哨。
剛[剛],剛強。
鋼[鋼],鋼鐵。
綱[綱],綱紀。
嶺[嶺],山道。
岑,小而高的山。
峁,頂部渾圓、斜坡較陡的黃土丘陵。
崮,四周陡峭、頂端較平坦的山。
岔,山脈分岐的地方。
堣,山脈彎曲的地方。
峽,兩山之間。
峪,山谷。
坳,山腳下低凹的平地。
岫,山穴。
島[島],水中的陸地.嶼[嶼],小島.岸,河邊高起的地方。
崖,岸邊。
岩[巖、巗、嵒],高峻的山崖.密,大山如殿堂。
嵐[岚],山林中的霧氣.屺,沒有草木的山。
嶦,山峰。
三、動詞:
崩,山倒塌。
四、形容詞:
崇,山大而高。
峻,高而陡峭。
峭,陡直。
崛,高聳突起。
嶂,高險如屏嶂。
崔,高大。
嵬[讀若維],高而不平。
巍,高大。
峨,山勢高峻。
嶄[嶄],山高而險峻。
峙,高聳、對立。
屹,山勢直立而高聳。
嵌,深谷。
崴,山谷不平,或山水彎曲處。
崎岖,山路不平。
嵯峨,山勢高峻。
崢嶸,山勢高峻突兀。
嶙峋,山崖重疊、犬牙交錯。
以「山」作聲符的字:
仙,入山修煉的人。
汕,地名。
舢,舢舨。
讪,诽謗。
秈,稻谷。
疝,小腸串氣。
辨異崇,從山宗聲。
祟,從出從示。
這兩個字很容易認錯、寫錯。
歲,是歲的簡化字。
燦,是燦的簡化字。
這兩個字跟山都沒有關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