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英章毛筆行書偏旁部首之“羽字旁”。
今天,繼續分享行書偏旁部首:羽字旁。
羽,yǔ,象形字,始見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鳥類的羽毛,引申指代鳥類,也是古代五音之一。如下圖所示:
行書中的羽字旁:
兩個“習”字左收右放,首筆橫折豎鈎斜切起筆,橫畫勿長,稍重,抗肩,到位後折筆向下寫豎,豎身稍細,鈎身小而有力;兩個點筆連寫成一畫,上點較輕,提點稍重,出鋒與右部呼應;右邊橫折豎鈎舒展,注意轉折處的筆法,豎身略長,鈎角低于左邊豎鈎,收筆與兩個點筆作一筆連寫,行雲流水,一氣呵成。
楷書中的羽字旁:
行書中的“羽”字書寫時更加流暢連貫,牽絲黏連尤為明顯。不管是單字還是作為偏旁,兩個“習”字都應呈左收右放、左緊右松之态,切忌将兩者寫得一樣大,而且兩者的筆法、形态也不盡相同。
具體字例:
翻 fān
翦 jiǎn
翩 piān
翠 cuì
翚 huī
翳 yì
翼 yì
羽 yǔ
翟 zhái dí
翹 qiào qiáo
字例打印本:
字例描紅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