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頭暈為什麼要上耳鼻喉科

頭暈為什麼要上耳鼻喉科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12 13:47:49

頭暈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現象,也是很多人去醫院看病的理由,去醫院看頭暈一般首先看的是神經内科。去看神經内科,是因為會考慮到自己的頭暈是不是高血壓、腦梗死或者腦供血不足?事實上,在頭暈的人群中有一部分是需要看耳鼻喉科的。

頭暈為什麼要上耳鼻喉科(為什麼要去看耳鼻喉科)1

案例

患者梁某某,女,54歲,患者因起床時突發頭暈、嘔吐來我院急診科就診,入院測T:36.2℃、P:82次/分、R:20次/分、BP:127/81mmHg。既往體健,給予急查CT示:未見明顯異常。患者可能是“耳石症”?請耳鼻喉科會診,給予手法複位後患者症狀減輕。

定義及臨床特點

“耳石症”,又稱為良性陣發位置性眩暈。正常情況下耳石是附着于耳石膜上的,當一些緻病因素導緻耳石脫離,這些脫落的耳石就會在内耳裡遊動。

當人體頭位變化時,這些半規管亦随之發生位置變化,沉伏的耳石就會随着液體的流動而運動,從而刺激半規管毛細胞,導緻機體眩暈,眩暈的時間一般較短。這種症狀的出現常與位置變化有關,故現陣發,這就是“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

臨床症狀主要特點:頭部位置相對于重力方向改變而突發眩暈。眩暈為旋轉性,多數持續數秒至1min左右,在這類疾病的臨床症狀方面,具有區域局部反應的特點即并非所有患者均可出現不良反應。具體的不良反應症狀包括了惡心、嘔吐、心率不穩等症狀。另外,患者感官上還會出現身體漂浮感強烈、平衡感下降以及幻視等現象。從臨床症狀的出現時期判斷,症狀主要出現在晨起,躺下、翻身時發作,發病前無任何先兆,重複誘發體位眩暈可重複出現。特征性位置性眼震,是其重要的體征。

手法複位

讓患者坐在床上,檢查者在其背後扶頭,按下列步驟進行:第1步,讓患者快速懸頭仰卧,頭向患側旋轉45°,患耳向下,使耳石沉到後半規管中部,在此位置維持2~3分鐘;第2步,将頭逐漸轉正,繼續向健側轉45°,使耳石移近總腳,保持頭位2~3分鐘;第3步,頭與軀幹同時向健側轉135°,使耳石回歸橢圓囊,維持此位置1~2分鐘;第4步,頭轉向正前方,讓患者慢慢坐起,呈頭直位。

頭暈為什麼要上耳鼻喉科(為什麼要去看耳鼻喉科)2

“耳石症”的護理

1.手法複位前的護理方法在進行手法複位治療之前,首先需要提前做好準備工作,準備好必需的治療工具和急救用品,保持治療室内的幹淨和整潔,進行仔細的消毒和通風。然後,詢問好患者的既往病史,耳石症的症狀,觀測好病人的其他身體狀況,比如血壓、血糖等。向患者介紹耳石症手法複位的步驟、方式、可能出現的不适等,讓病人認識到變換體位治療方式的必要性和安全性,穩定病人的心态。另外,需要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對病人進行安慰和鼓勵,緩解對于治療的緊張感,避免因為病人的心理緊張影響治療效果。

2 .手法複位中的護理方法在進行手法複位的過程中,患者的活動空間有限,轉頭、擡頭或其他軀幹轉動的動作受到限制,需要護理人員做好患者的保護工作,調節好床品的位置,防止病人跌倒或墜床。耐心勸導患者保持心情的輕松,時刻觀察病人的生命體征是否有異常,以便必要時候采取合适的急救措施。及時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和步驟解釋,讓患者平穩、鎮靜地完成治療。

3 .手法複位後的護理方法手法複位治療完成後,根據病人的實際治療效果對病人進行後續的治療建議,做好病人回家恢複時的注意事項,比如一周内需要避免頸部劇烈活動,避免過度勞累。如有複發傾向需要及時咨詢就診,将病人的具體情況告知家屬,讓家屬配合對患者進行心理關懷,建立治愈的信心。做好跟随回訪工作,及時了解病人的實際情況,方便後續的護理和治療。

頭暈為什麼要上耳鼻喉科(為什麼要去看耳鼻喉科)3

參考文獻

[1]鄧素輝,陳晴,湯洪,等.耳石複位法治療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的護理幹預.南昌大學學報(醫學版),2011,51(1):68-72

[2] 姜曉玲.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患者的心理護理體會[J].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4(18):99.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