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應該保守秘密?來源:人民健康網戰争主題的電視劇裡經常看到這樣的片段:我方戰士被敵方抓住後嚴刑審問,但死不開口,堅決不透露任何我方的信息或者秘密行動的人員簽下保密協議後,帶着自己行動的秘密一輩子守口如瓶……在敵對和緊張的情況下,我們确實可以嚴格保守一些秘密,因為洩密後果實在太嚴重可在日常生活中,這種極端的情景幾乎不會出現,更常見的是我們一不留神就“說漏嘴”,無論是自己的秘密,還是别人的秘密,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是否應該保守秘密?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來源:人民健康網
戰争主題的電視劇裡經常看到這樣的片段:我方戰士被敵方抓住後嚴刑審問,但死不開口,堅決不透露任何我方的信息。或者秘密行動的人員簽下保密協議後,帶着自己行動的秘密一輩子守口如瓶……在敵對和緊張的情況下,我們确實可以嚴格保守一些秘密,因為洩密後果實在太嚴重。可在日常生活中,這種極端的情景幾乎不會出現,更常見的是我們一不留神就“說漏嘴”,無論是自己的秘密,還是别人的秘密。
首先來看看洩密的開端。秘密,是指隐藏起來不讓人知道的事情,第一個可能洩密的人,就是這個秘密的擁有者。我們每個人都有無數的經曆和想法,其中一些内容被認為是秘密,不可以告訴别人。通常來說,那些我們覺得别人無法接受和認可,自己也覺得羞恥、自責、無法接受的事,就會成為心裡的秘密。然而,我們都有被他人接納、認可的心理需求,一直隐藏部分自我,就難以滿足這些内在需要。所以我們會不斷産生想要把自己的秘密告訴某個人(尤其是重要的人)的欲望。結果就是,總有一天忍不住,說了出來。
接下來,秘密傳達到了傾聽者那裡。也許秘密的擁有者會反複叮囑傾聽者一定要保密,然而保密真的很難。出于以下原因,傾聽者很容易一不小心就洩密了。
我們的記憶并不是那麼靠譜的東西。記憶可以分為以下幾種:形象記憶(如當時雙方聊天的生動畫面)、抽象記憶(如聊天時說到的概念、邏輯、語詞)、情緒記憶(如聊天時的感受)和動作記憶(如對方的身體動作和姿勢)。其中最容易讓人忘記的,就是抽象記憶。因此一段時間過去後,傾聽者可能會清楚地記得,自己聽秘密時起伏的心情,對方的表情和神态,自己答應要保密時的堅定感受和肢體動作……然而需要保密的内容已經完全記不清了。
當然,有些人通過不斷重複回憶并告誡自己要保密,很久之後依然可以清楚記得保密的内容。然而,越熟悉并越極力避免的,就越容易使它發生。這叫“祈使禁止同位化”,是指當我們接收到“一定不要……”的指令時,相當于接收到了“一定要”的指令。例如,我說“不要想一頭粉紅大象”,你腦海裡一定馬上就想到了大象,或者當雜技演員想一定不要從高空掉下去時,就很容易從高空掉下去。當我們告誡自己不要洩密的時候,如果腦海裡有一個畫面,那通常都是我們和他人正在讨論這個秘密的畫面。當這個畫面在腦海裡重複多次的時候,我們就很容易把它實現,因為“練習”太多次了。
此外,在放松的人際交流中,我們本能地會想要提供更多對方不知道的信息,來體現自己的價值并享受聊天。為他人提供價值和幫助,本身就是一件讓人愉快的事情,而别人的秘密顯然是一件隻有我知道對方絕對不知道的事,在看起來沒有什麼嚴重後果的情況下,我們很容易就無意間說了出來,自己還不一定能察覺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