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對于觸手的恐懼,自古以來都有不少記載。
無論是北歐神話中的克拉肯,還是源自于現代小說的克蘇魯,都被描繪成一種與頭足動物類似的、長着黏膩觸手的怪物。
但實際上,人家可沒有那麼恐怖。
目前人類發現最大的頭足動物也就大王烏賊和大王酸漿鱿,雖然體型碩大,但幾乎不會威脅到人類,至于吃人的故事,更是從未在現實生活中發生過。
鱿魚不吃人,但人吃鱿魚啊!
作為一種特别多見的海産品,鱿魚肉質特别嫩,而且口感特别鮮美,深受很多人群的喜歡。
而在鱿魚當中含有大量對人體有益的物質,尤其是鐵元素、磷元素以及鈣質含量特别多。
不少人認為,鱿魚當中含有大量的膽固醇成分,吃一口鱿魚相當于吃十口肥肉,會導緻身體發胖,還會影響到血管、肝髒等各個部位的健康,這是真的嗎?
一口鱿魚相當于十口肥肉嗎?
其實還真不是,對比其他牛羊肉等紅肉,鱿魚本身存在這4種優勢:
一、脂肪含量特别低
之所以會有這種說法,主要是因為鱿魚含有較多的膽固醇有關。
據數據顯示:每100g的鱿魚幹中含有871mg的膽固醇,而每100g的鮮鱿魚當中,就含有大約240mg左右的膽固醇,而100g的肥肉中含有71mg的膽固醇成分。
從對比數據當中來看,雖然鱿魚當中所含有的膽固醇成分,但并沒有肥肉的10倍之多。
二、膽固醇為高密度膽固醇
膽固醇分為低密度膽固醇和高密度膽固醇之分,肥肉中的膽固醇為低密度膽固醇。
這種低密度膽固醇被稱為壞膽固醇,一旦大量進入體内,會附着在血管壁上,導緻血管管腔變得越來越窄。
鱿魚中所含有的膽固醇,大部分都屬于高密度的膽固醇。
高密度膽固醇則屬于一種好膽固醇,可以對抗動脈粥樣硬化,能夠将過多的低密度膽固醇從肝外組織當中轉運到肝髒當中進行代謝,代謝之後會通過膽汁将其排洩出去,能夠降低人體膽固醇含量。
三、牛磺酸促使膽固醇排洩
在鱿魚當中含有特别豐富的牛磺酸,這種成分能夠抑制一些膽固醇在血液當中過度蓄積。
在食用鱿魚時,鱿魚當中所含有的一些膽固醇成分,可以随着血液當中的代謝産物一同排出體外,既不會影響到血管的健康,也不會造成血液黏稠度升高現象。
四、含有大量對人體有益的物質
鱿魚中不但含有大量的牛磺酸物質,還含有特别豐富的歐米伽3脂肪酸、優質蛋白質,以及維生素B族、硒元素、銅元素、磷元素、鈣質等一系列營養物質。
這些物質對于骨骼和造血系統都有着較好的維護功效,還能夠增強人體的代謝功能,促使體内過多的脂肪、糖類等物質排洩。
另外,還可以增強血管壁的彈性,有着預防腦供血不足和老年癡呆的作用。
鱿魚雖好,但燒烤鱿魚可不能多吃
說到鱿魚的吃法,最多人第一印象就是夜市攤上烤的滋滋作響的烤鱿魚。
即便是堅持健康生活的健康人士,明明知道吃下去會很罪惡,但就是忍不住咽口水。
但遺憾的是,燒烤的鱿魚卻不能多吃,實際上燒烤過程中,肉類的脂肪滴到火裡除了産生煙之外,還可能會産生一種叫苯并芘的緻癌物。
同時肉類在高溫形成的熱反應中,肉裡的氨基酸與葡萄糖就會發生反應,從而形成一種緻癌突變的物質----雜環胺。
當然,并不說吃了烤鱿魚會患癌,但隻是多吃可能會增加緻癌風險,同樣其他燒烤也是如此。
所以,希望各位朋友都能在口味與健康中尋找平衡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