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多歲的壯漢民工,突發的“腦幹出血”讓整個家庭都陷入了極為窘迫的困境。
腦幹結構複雜,功能重大,掌管意識、呼吸、心跳等司命功能。一旦出血,常在較短時間内出現呼吸、循環障礙,是所有腦出血患者中死亡率最高、預後最差的一種疾病。
我們先看看腦幹是幹嘛的。
腦幹是位于脊髓和間腦之間的一個較小的神經結構,位于整個大腦的正中間,類似于城市的中軸線。
由此可見,腦幹出血往往發病急、病情危重,高病死率和高病殘率,預後極差。我們再看看出血量。有一項89例的自發性腦幹出血的臨床分析顯示:
出血量<2ml的33例患者中,僅有一人死亡,其死亡原因是出血量增多所緻;32例存活者中18人治愈,14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經功能缺損。
出血量在2-5ml的18例患者中,死亡10人,存活的8人中100%遺留有後遺症。
出血量>5ml者全部死亡。
出血量是影響腦幹出血預後的危險因素,且随着出血量的增加,預後迅速惡化。
有效的治療難度極大。目前主要的治療方法有(1)保守治療(2)腦室引流(3)立體定向手術鑽孔血腫抽吸(4)開顱手術(如,後顱窩減壓、血腫清除等)。
從我們的臨床經驗看,對于出血量小(<2ml)或是出血量太大以至于患者已處于瀕死狀态,都不需手術幹預。
出血量較大,可結合患者的臨床表現,采取立體定向穿刺抽吸、引流腦幹血腫,有利于早期解除血腫對腦幹的壓迫,且操作簡單、損傷小。
因此,立體定向治療得到許多學者的認可。
臨床上,我們碰到的腦幹出血似乎青壯年更多一些,真實的情況确實如此嗎?
流行病學調查發現,中青年原發性腦幹出血的發病率明顯高于老年人。研究者發現,椎動脈作為腦幹的主要供血動脈,它的解剖特點是:中青年的椎動脈口徑比較規整,血管上下粗細一緻;而老年人的椎動脈迂曲擴大。當血壓急劇升高時,老年人迂曲擴張的椎動脈會産生一定的緩沖作用,降低了腦幹出血的發生率。年輕人則正好相反。
流行病學調查發現,男性的發病率要高于女性,但随着年齡的增加,男女之間的差距逐漸縮小。
其原因之一:随着女性年齡的增大,雌激素的保護作用逐漸減弱。
另外,研究還發現,冬季出現腦幹出血的幾率較高,秋季其次,夏季發病的患者最少。寒冷環境下,交感神經容易興奮,導緻周圍小血管收縮,加大了外周血管阻力,從而血壓升高,進而容易引起心腦血管疾病。
既往病史也與此有關,這就意味着,基礎疾病和長期不良習慣可使人體血流動力學異常,破壞血管結構,引起細胞毒性反應,并可導緻腦動脈内膜增厚,管壁鈣鹽沉積,管腔狹窄。
提醒大家,盡早預防高血壓,杜絕不良習慣,有助于預防原發性腦幹出血的發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