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是春天的什麼?昨天我在頭條号裡寫一篇文章,講了牛的鄉村生活牛是食草動物,自然我就寫到了牛吃草的事提及草,讓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一首唐詩:“習習東風扇,萋萋草色新淺深千裡碧,高下一時春”雖然我生活的城市,見不着“淺深千裡碧”那麼壯觀的草場,隻好在背誦唐詩時用想象勾勒出滿眼芳草碧綠的美景,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小草是春天的什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昨天我在頭條号裡寫一篇文章,講了牛的鄉村生活。牛是食草動物,自然我就寫到了牛吃草的事。提及草,讓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一首唐詩:“習習東風扇,萋萋草色新。淺深千裡碧,高下一時春。”雖然我生活的城市,見不着“淺深千裡碧”那麼壯觀的草場,隻好在背誦唐詩時用想象勾勒出滿眼芳草碧綠的美景。
出生在鄉下,我很喜歡草,特别喜歡草不擇地而生。在鄉間,草會長滿山野、田埂、地頭。看上去,草愛熱鬧,它們群居,它們相互扯着袖子和衣襟,擠滿了大地。在城市裡,在人們看來是肮髒的牆角,草伸出的葉子也是極其幹淨的。我常想如果沒有人的踐踏,沒有水泥和瀝青路面的遮蔽,也許草也會長滿所有的土地。
我在辦公室養了一盆吊蘭,自己從未給它修剪過,這樣一來吊蘭長得有些不修邊幅,野性生長,潦潦草草的,雖然養在室内,但看上去就有了幾分野趣。所以有的同事到我辦公室看到這盆吊蘭,就說看你養的花就像草一樣。說真的我就是喜歡吊蘭長得跟草一樣。
花充滿了城市氣息,草卻始終貫穿着鄉土感。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集《詩經》那裡面充滿了草的氣息,每一頁都長滿了青草。第一首詩中就有“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的句子。荇菜就是俗名叫水葫蘆的一種水生植物。這種草,長得并不好看,但是有一位佳人在水中采集,你想那綠,那美貌女子左右采之,弄得水波蕩漾,那是多麼美妙的一幅動人圖畫,自然而然就會營造出愛情了。
小時候,我在鄉下是認得許多草的,有大茅草、車前子、灰灰菜、貓耳朵、曲麥菜等等,大概有百種之多。有的草是可以當菜吃的,如馬齒苋、荠菜、水蘿蔔等。我記憶中,我曾經吃過好多野菜,有的能叫上名,有的叫不上名。那時吃野菜主要是缺糧食,青黃不接時,人們靠吃野菜充饑。現在城裡人已逐漸興起吃野菜熱,但這更多是與美容和長壽有關,它隻能證明一個媚俗時代的來臨和開始,而不是因為饑餓,更不是追求回歸大自然。
曾經,有一次我去山西采訪,見山上長有一種草,有些像我們吃的莴苣。由于此草長相特别,類似蔬菜,引起了我的好奇。便問當地老鄉這菜可不可以吃,他笑了,随後,他解釋說這種草叫驢幹糧,說過去小媳婦們回娘家,中途驢走不動了,就讓驢吃這種草,驢美美地吃上一頓,吃飽了才有勁駝媳婦回娘家。這種草讓我想起前一段時間電視台裡說某縣境内的路邊店宰客的事。客車司機與路邊飯店老闆勾搭合謀,中途宰客,刀血不見,天衣無縫。我想這些司機和飯店老闆是不是受了驢幹糧這種草的啟發。如果是,那實在是草的不幸。
我看到過這樣一份資料,科學研究表明:草木造成的環境,有綠色,更充滿生命氣息,空氣中負離子含量高,對人的生理和心理以及靈性方面都會有很大益處。如果人遠離草木,會變得冷酷無情。那些接近草木的人,在與鄰居或其他人相處都比較和諧,周圍不見青綠的人大多與鄰居的關系較差,家庭暴力的情況也比較嚴重。我想這個道理是成立的,自然界中,我們不難發現,吃草的動物就是比食肉動物溫順,大概因為吃草的動物比食肉動物更接近樹木和綠色,不信你看看牛的眼神就會明白這個道理。
因我小時候生長在鄉下,後來才成為城市人。關于草的記憶和知識全來自童年,如今草離我越來越遠了,遠得有些讓人傷感。而今,我在城市難以找到碧草挂着細碎晶瑩的露珠,已無法看清草葉背後的紋絡,聽不到草葉的呼吸聲。這讓我更想念那充滿草的生活氣息。
現在,愛我的人和我愛的人有些已不在人世了,他們歸于泥土。每當在清明和祭日,我走到他們的墳墓前,總是發現墳上長滿了叢叢青草,那些草一年比一年高,一年比一年茂盛,有的我還叫得出名字,有的我已叫不出名字,但那些草就像昔日故人的溫情一樣,讓我無限的懷念。
時已夏日,想起草,看到草,我想起詩人們說:花是春天的請柬!那麼草是春天的什麼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