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定遠艦為什麼沉沒

定遠艦為什麼沉沒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19 13:50:49

尋找北洋旗艦“定遠”的曆史遺蹤(視頻:新華國際頭條)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王陽 蘭恭來

125年前,9月17日。黃海大東溝,天空暗淡。

指揮官丁汝昌一聲令下,清政府北洋水師旗艦“定遠艦”開炮迎敵,中日甲午戰争中的海軍主力決戰黃海海戰打響。不久,因戰局崩潰,這艘當時的“亞洲第一鐵甲艦”含恨自爆。

125年後,9月2日。山東威海,劉公島,風輕波平。

中國考古學家宣布,曆經2個月的水下考古調查,基本确認“定遠艦”沉滅位置。

從2015年發現“緻遠艦”,到2018年發現“經遠艦”,再到如今找到“定遠艦”,甲午海戰沉艦的考古發現,猶如穿越時空的曆史餘響,沉重震撼,回蕩不絕……

專家認為,“定遠艦”等甲午沉艦考古調查收獲的成果,有利于深入推進甲午沉艦調查與研究工作,對于甲午海戰史、海軍史、艦船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曆史與科學價值。

定遠艦為什麼沉沒(瞭望發現定遠艦)1

這是一張定遠艦素描,刊載于1885年6月27日發行的《字林滬報》。這份報紙現收藏于德國人彼得·塔姆的私人圖書館中。新華社記者張遠攝

“永不沉滅的定遠艦”浮出水面

山東威海灣,停靠着一艘“定遠紀念艦”。紀念艦按原貌1∶1複制,站在艦前,能真切感受到“定遠艦”曾經的風采。

定遠艦為什麼沉沒(瞭望發現定遠艦)2

停靠在山東威海的“定遠紀念艦”(9月2日攝)新華社記者王陽攝

這艘由清政府委托德國伏爾铿造船廠建造的7000噸級一等鐵甲艦,一度震撼日本,日本海軍的發展曾以“定遠艦”為目标。

1894年,中日甲午戰争爆發。在威海衛保衛戰中,“定遠艦”被日軍魚雷艇偷襲,中彈受損,随後緊急移船到劉公島東村外擱淺,不久即因戰局崩潰主動自爆以免資敵。

“考慮到當年海軍技術發展的特點,甲午沉艦已經采用鋼闆、鑄鐵進行艦體加固,而當時不可能進行消磁處理,整個艦體含有明顯磁場。”山東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水下考古研究室主任王澤冰介紹說,由此,考古隊員近年來運用海洋探測手段對威海灣進行覆蓋式掃測,發現了劉公島東村外海域的磁場異常。

今年7月起,考古學家以2017年、2018年的水下考古物探、潛水實地探摸結果為基礎,組織水下考古技術人員開展了為期2個月的威海灣甲午沉艦遺址第一期調查項目,采取抽沙揭露的方法了解殘存艦體的保存情況。一塊鐵甲的發現引人注意。

“這是一塊長28.73米,厚14寸的鐵甲,根據清北洋水師船艦編制,隻有比較大型的船艦才有這麼大的單塊裝甲。經過對照,我們發現它與當年設計建造‘定遠艦’合同的要求基本吻合,這成為此次考古調查推斷的重要依據。”王澤冰興奮地說。

定遠艦為什麼沉沒(瞭望發現定遠艦)3

威海灣甲午沉艦遺址第一期調查項目在水下發現的一塊屬于“定遠艦”的鐵甲(資料照片)。 新華社發 (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産保護中心供圖)

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産保護中心研究員周春水對比着“定遠艦”設計圖資料告訴《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我們通過文獻考據和多種技術手段的交叉印證,認為這塊鐵甲應為‘定遠艦’被拆解後脫落掉在海底的一部分,加上一塊銅銘牌的文字信息,最終基本鎖定我們水下考古抽沙區域位于‘定遠艦’第42到47肋骨處,工作區位于‘定遠艦’主炮台、彈藥倉附近。”

定遠艦為什麼沉沒(瞭望發現定遠艦)4

這是威海灣甲午沉艦遺址第一期調查項目出水的一塊“定遠艦”的銅銘牌(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産保護中心供圖)

9月2日,“威海灣一号”甲午沉艦遺址保護區域劃定論證會會場上,中國考古學家展示了在劉公島東村外沉艦遺址打撈出水的150餘件文物。其中,長方形艙蓋、銅質标牌、主炮引信、37毫米哈乞開司彈殼等較有代表性。專家介紹,同類物品在“緻遠艦”“經遠艦”遺址調查中就有發現。

“基本确認‘定遠艦’的沉滅位置,并收獲一批沉艦遺物,這是2014年以來北洋甲午沉艦系列調查與研究工作的又一重大成果。”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産保護中心水下考古研究所所長姜波說。

艱難的尋找

在山東半島東端的威海灣灣口,劉公島上峰巒起伏。近期到訪劉公島的遊客,都能在講解員的指引下,遠眺标記“定遠艦”遺址的浮标。

為了确定這個“浮标”的位置,考古學家付出了數年的努力。

一方面,2009年後我國水下考古才進入快速發展階段,而常年活躍于一線的水下考古隊員僅60到80人,力量有限。

另一方面,“定遠艦”殘骸所剩不多,這是難以搜尋的主要原因。史料記載,中日甲午海戰結束後,“定遠艦”遭日軍大肆拆卸,武器與艦材被當作戰利品運往日本。

盡管有日本留下的地圖、照片作為依據,疑點位置基本确定,“因殘骸深埋泥下,搜尋難度也很大。”王澤冰說。此次威海灣甲午沉艦遺址第一期調查項目,共布設4個水下抽頭,20餘名水下考古隊員在2個月的時間内曆經了750人次、3萬多分鐘的潛水工作。這種工作強度在曆年水下考古調查中均屬少見。

“随着海水深度的增加,沉艦之上的泥沙愈發堅硬,抽沙效率常常受到影響。另外,相關海域水下環境複雜,大量漁網、木屑、碎渣等也影響了工作進度。”周春水說。

“從嚴格的考古學上講,現在仍不能對艦船身份進行百分百定性。”王澤冰說,現有水樣資料、實物資料等證據都指向“定遠艦”沉滅區域,但隻要是還沒發現帶有“定遠艦”字樣的文物,就不能完全确定這就是“定遠艦”。

“目前,我們主要是從史籍資料、現場探測以及出水文物種類的多樣化,來逐步确認甲午沉艦‘定遠艦’的考古結果。”王澤冰說。

據介紹,“定遠艦”第二期水下考古工作将于明年繼續開展。屆時,考古隊将擴大抽泥範圍,了解不同位置的保存情況,進一步确定沉艦現狀。

文物在修複 國人當自強

沉艦發現之後,能否打撈出水,成為公衆普遍關心的問題。

“水下文物以原址保護為主。是否打撈要看是否有文物利用需求,修複人員、修複時間是否充足等,這需要打撈、文物修複、考古等各方面專家綜合考慮。”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産保護中心北海基地(下稱“北海基地”)水下文物保護所“緻遠艦”“經遠艦”文物修複工作負責人劉勝告訴記者。

黃海海域,也是“緻遠艦”的沉滅之地,它曾在戰火中與“定遠艦”并肩作戰。廣東文物考古研究所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研究員崔勇說,3隻帶有“緻遠”篆書字樣的瓷盤碎片,“是初步認定沉沒艦是‘緻遠艦’最直接的證據”。

如今,包括3隻瓷盤在内的“經遠艦”“緻遠艦”兩艘沉艦部分出水文物,正在位于青島的北海基地進行修複。“脫鹽、脫水之後,我們已經完成了對瓷盤的拼接、修複、補全工作。”劉勝介紹,水下文物修複耗時長,需克服文物出水後的環境變化,修複中脫鹽、脫水環節最為重要。

劉勝和同事按出水文物材質進行分類,分為木材、橡膠等有機質,陶瓷和金屬材質文物等。“木材這種有機質文物相對金屬等其他材質,在水中腐敗、劣化速度較快,因此有機質文物保護更加緊迫,出水後必須盡快進行幹預。”劉勝介紹,一塊約8厘米長、5厘米寬、帶有“經遠”二字的木牌,是目前較有代表性的出水文物,今年7月剛剛完成修複。

“定遠艦”的文物也将經過這樣的處理。部分經過修複的甲午沉艦文物,将在位于劉公島上的中國甲午戰争博物館和世人見面。博物館之上,一尊15米高、手執望遠鏡遠眺海疆的北洋海軍将領雕像巍然屹立。

“甲午海戰是中國人心中的一道傷疤,清王朝的失敗讓中國深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苦難境地。”中國甲午戰争博物院院長郭陽說,近年考古相繼發現“緻遠”“經遠”“定遠”三艘沉艦,讓中國人以史為鑒,對于鼓舞國人為了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而奮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LW

刊于《瞭望》2019年第37期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