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我們把6月齡以内的小牛稱為犢牛,45日齡以内屬于哺乳期,45日齡以後到180日齡内屬于斷奶期。
由于犢牛身體各器官發育不完善,對于環境的适應能力比較差,尤其在出生後的10~20d内,容易受到外界病菌和微生物的侵襲,進而産生疾病甚至是死亡,如何提高肉用犢牛存活率和健犢率成為當前肉牛養殖的關鍵。
肉用犢牛成活率低、僵牛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出生前在母體内獲取的營養不足,導緻出生後或出生不久出現死亡;二是犢牛期飼養管理不當,造成疾病多發,犢牛死亡或者生長發育停止,形成僵牛。
一、胚胎期或分娩時操作不當犢牛在母牛體内發育時,未能夠接受充足的營養,導緻剛出生的犢牛發育不良,免疫力下降,造成犢牛剛出生或出生不久便死亡。
二是母牛在分娩過程中難産時,人工助産所使用的器具未經過徹底消毒,這樣也會造成犢牛發生死亡的情況。
二、犢牛管理不當犢牛在尚未出生前,受到母牛子宮的保護,很少會産生應激反應。在犢牛出生後,其體内各器官發育不完善,抵抗力比較差,容易受到外界溫度、病原微生物等因素的侵害。
一旦管理跟不上就會造成犢牛生病甚至是死亡,進而造成經濟損失。斷奶期内犢牛常見的疾病有上呼吸道感染、犢牛支氣管肺炎、腹瀉等。
尤其是在我國北方,冬季最低氣溫可達到 -10~-30℃,加之牛群以散養為主,養殖場内環境較為惡劣,就會導緻犢牛感染上呼吸道以及消化道的疾病,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發病的牛除了一部分能迅速痊愈,很大一部分會轉歸成慢性疾病。犢牛采食量低,長時間腹瀉、發燒、咳喘,最終成為僵牛。
如何提高肉用犢牛成活率、健犢率對一個牛場來說至關重要,我覺得要從母牛開始,制定一套詳細的飼養管理方案。
一、加強母牛妊娠期飼養管理,尤其是圍産期的管理為了提高犢牛的存活率,需要在母牛的圍産期即産前一個月和産後兩個月進行精細飼養管理,母牛圍産期飼養管理的質量直接關系到母牛的分娩以及犢牛的健康。
其中泌乳期母牛需要供給的熱量與營養物質是母牛生理階段中最高的時期,熱能需要增加50%,蛋白質需要增加 100%,VE、VA 需要增加50%等,一旦缺少相應物質就會導緻出生後的犢牛出現生長停滞等情況。
為了使母牛獲得充足的食物,就需要用優質的牧草、青草進行喂養,補充母牛體内的營養成分。在冬季還需要加喂胡蘿蔔、大麥芽等,以确保母牛能夠獲得充足的維生素。
此外,對于母牛的管理要細心到位。妊娠母牛也需要保持一定的運動量,但不能夠過度。飼養母牛時需要注意周圍環境的安靜程度,不能夠對母牛進行鞭打等行為,避免母牛産生較大的心理波動,出現劇烈行為,造成體内胎兒窒息死亡。
如果妊娠母牛之前有過流産史,還需要将母牛進行單獨飼養管理,定期注射黃體酮等安胎藥物,提高胎兒的存活率。
在生産前一周,工作人員需要及時打掃幹淨産犢室以及周圍環境,并且用 10%~20%的生石灰水對産犢室周圍進行消毒。将母牛乳房周圍的污毛剪去,并且用溫水清洗幹淨,之後再用 0.1%的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消毒處理
二、初生犢牛護理以及初乳喂養1)清理黏液。犢牛出生之後,需要立即将鼻腔、口腔内的黏液用消過毒的毛巾擦拭幹淨,幫助犢牛能夠順利呼吸以及吮吸。
如果出現由于将少量黏液吸入體内而造成的假死情況,可以将其後肢提起倒出咽喉部羊水,或者用手在犢牛胸部處輕輕拍打,再施以人工呼吸;或者将酒精塗抹在牛鼻處,刺激其呼吸道,幫助其進行呼吸。
2)斷臍。在清理幹淨犢牛口腔以及鼻孔處黏液後,如果臍帶尚未自然扯斷,可以在消毒過後進行人工斷臍,即在距離犢牛腹部 6~8cm 處的位置,雙手卡緊臍帶回返往複揉搓 2~3分鐘。
之後用消過毒的剪刀将臍帶剪斷,擠出臍帶中的黏液,并且用 7%~10%碘酊溶液浸泡臍帶剩餘部分 1~2分鐘後,再進行結紮。
3)擦淨被毛。盡快擦幹淨犢牛身上的被毛,以免犢牛受涼,尤其在冬季氣溫比較低,容易引發犢牛的呼吸道疾病,或者可以用暖 風機将犢牛身上的被毛烘幹。
在夏季也可以讓母牛進行舔毛,其中讓生産的母牛将犢牛身上的黏液舔舐幹淨是最好的選擇,這是由于母牛唾液中含有極為豐富的唾液酶,能夠将犢牛表面的黏液溶解,達到消毒的作用。
同時,母牛通過舔舐犢牛身上的黏液能夠幫助其快速排出體内的胎衣,促進體内子宮收縮,幫助其快速恢複健康。當犢牛表面的被毛完全幹燥後,要讓犢牛進行站立,此時要有專業人員看護,避免犢牛體力不足而摔倒。
4)喂初乳。為了提高犢牛的健康質量,需要盡早讓犢牛吃到母牛的初乳, 最好在犢牛出生後 1h 内吃到充足的初乳。 初乳内含有豐富的免疫球蛋白,犢牛通過吮吸初乳後,在體内 吸收這種免疫球蛋白從而增強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這是提高犢牛身體素質,減少其死亡率的關鍵。
5)斷奶管理。在犢牛出生的 5~7d 後開始增加犢牛的營養物質來源,鍛煉犢牛的采食能力,引導犢牛自由采食燕麥草等。在犢牛學會自由采食前,需要在飼料中加入複合益生菌制劑,一般連續使用 7~10d ,幫助犢牛消化腸胃中的固化材料并且完善消化道内 的微生态系統。
6)衛生管理。犢牛舍内需要保持衛生,每周定期消毒1次,每天更換保育欄中的牧草,确保牛舍内幹燥、清潔,防止細菌、病毒、寄生蟲感染。
犢牛是牛發病率較高的時期,尤其在犢牛剛出生後的 2~3 周内,容易出現犢牛支氣管肺炎、犢牛腹瀉等情況。
這兩種病的發病率比較高,尤其在我國北方較為常見,這主要是由于冬季氣候較為寒冷,加之采用散養的方式,導緻牧場内環境潮濕、惡劣,并且沒有對犢牛管理加以重視,使得犢牛更容易出現肺炎以及腹瀉的問題。
小結
當前我國犢牛“健康牛源”不足的問題已經成為制約牛場經濟效益的關鍵問題,而加強對于犢牛的飼養管理,有助于提高犢牛的成活率和健犢率,進而為提高肉牛質量打下基礎。
在加強犢牛飼料管理的同時,需要深入了解當地犢牛成活率低的原因,進而制定科學有效的管理計劃如加強對于出生犢牛護理、加強牛舍管理等。一旦發現生病犢牛及時進行治療,提高犢牛成活率,促進犢牛的健康成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