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會飛行的動物,可能很多人第一時間會馬上想起鳥類。然而如果要論飛行技術,那鳥類可能就得讓一讓了。
畢竟早在3億多年前的石炭紀,昆蟲就已經飛向了藍天,而在那個時候地球上根本就沒有鳥類。
而從鳥類和昆蟲界來看,蜻蜓算是一種超級無敵的存在,堪稱飛行大師。
什麼?蜻蜓還算是王者?小時候抓蜻蜓,不是翅膀一捏,一抓一個準嗎?那你絕對是低估蜻蜓了。
一、飛行王者
蜻蜓的飛行速度可以高達每小時50公裡,這比大多數昆蟲要快很多。
它們可以在高速運動中很快地靜止,并且穩穩地懸停在空中,也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内從懸停狀态轉為高速飛行。
蜻蜓飛行的方向可以是空中的任意方向,你沒有看錯,是任意方向,不管是向下還是向上,向左還是向右,甚至它們還可以直接倒着飛行。
除此之外,蜻蜓還可以一次性飛行非常遠的距離,人們早已觀測到有些蜻蜓能夠穿越印度洋遷徙至非洲。
而在2016年時候,一項來自羅格斯大學生物學家的研究表明,有一種薄翅蜻蜓竟然能夠橫跨太平洋,其飛行距離可以高達6440公裡。
二、捕獵高手
蜻蜓在飛行過程中,可以進行毫無征兆地“急轉彎”,在追捕獵物時,蜻蜓的瞬間加速度可以達到9g以上,這無疑極大地提升了它們的捕獵成功率。
一隻蜻蜓一天要吃掉30-100隻蚊子,而且它們是單體作戰,在飛行中捕捉蚊子,飛行中食用蚊子,有研究發現它們的捕獵成功率高達90%-95%。
可能沒有一個獵食者能比它們的成功率更高了。
三、飛行的秘密
蜻蜓的翅膀很薄很輕,看着很容易被撕破,但其實它的翅膀具有非常好的韌性、承載力以及穩定性。
蜻蜓翅膀擁有很好的抗疲勞特性可供蜻蜓進行幾千米的飛行并且抵禦飛行途中的氣流摩擦,以及變化的應力。
這還因為它翅膀上的特殊形狀網格能夠讓它在飛行中起到止裂作用。
蜻蜓的翅膀還自帶減顫特性,一般來說對于蜻蜓這種擁有長翅膀的動物來說,太長的翅膀在飛行中更容易産生顫動。
這與翅膀接觸的氣流等有很大關系,翅膀震顫就會導緻翅膀結構受損以及飛行不穩。
但是蜻蜓并沒有這些問題産生,蜻蜓的翅膀不僅不會顫動,在飛行時還沒有任何聲音,這簡直就是它自身最完美的設置。
而且蜻蜓還擁有自清潔特性,它的翅膀表面有一層像是蠟一樣的物質。
這種物質讓蜻蜓的翅膀表面能夠很好的保持幹燥,即使水滴在上面也會很快滾落;
而有時候不小心沾上灰層,蜻蜓還可以通過水滴将灰層一起從翅膀清潔,這就有利于蜻蜓減輕體重和阻力更好的進行飛行。
蜻蜓的成功不僅僅歸功于它們的飛行能力,還有它們的眼睛,如果你觀察過一隻蜻蜓的頭部,你會發現,它們的整個頭部幾乎都被眼睛覆蓋。
它們的複眼擁有3萬個小平面,每個面都攜帶着關于昆蟲周圍環境的信息,這讓它們擁有接近360度的視力,也就是說隻有它們的身後是盲點。
作為王者飛行員,蜻蜓給人類也帶來了很多啟發。
最出名的一項就是在飛機的機翼上模拟了一個蜻蜓的“翼眼”——焊上一個鉛重錘,成功解決震顫問題。
如今全球各地的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破解更多蜻蜓飛行的秘密,以便研發出更好的飛行設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