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對厭氧生化反應器有運行經驗的人都知道,污泥發生酸化後,會對反應器的運行效率帶來嚴重的不良影響,如果不及時采取适當的調整措施,任由污泥繼續酸化,甚至可能導緻厭氧污泥産甲烷能力的完全喪失,從而導緻反應器失效的嚴重後果。
所以,防止厭氧反應器出現污泥酸化對于厭氧生化系統的運行人員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
那麼,什麼情況下厭氧污泥會發生酸化呢?又如何防止呢?下面主要從以下4個方面介紹污泥酸化原因。
我們都知道,在運行厭氧反應器的各項工藝控制條件中,污泥負荷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控制參數。污泥負荷是指單位時間内施加給單位質量厭氧污泥的有機物的量,以kgSCOD/kgVS.d表示。對于某種廢水,厭氧污泥具有一個最大的限制值,當運行的負荷超過該最大限制值,則意味着超負荷運行。
雖然該限制值從污泥負荷的概念上理解是針對整個厭氧污泥,實際上真正的對象是針對厭氧污泥中的産甲烷菌。超負荷運行,實際上就是負荷量超過了厭氧污泥中産甲烷菌的産甲烷能力,而此時的負荷量往往并沒有超過厭氧污泥的水解酸化能力。所以就出現了反應器的VFA開始累積,濃度不斷上升,出水pH值降低,去除效率下降這種污泥酸化現象的發生。
所以,了解厭氧反應器的污泥總量,并以此來維持合理的運行負荷,是預防厭氧反應器出現酸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由于厭氧污泥中産甲烷菌對其生存條件的要求比水解酸化菌苛刻的多,所以當反應器的pH值或溫度的控制範圍出現很大的偏差,就會使産甲烷菌的産甲烷能力受到嚴重影響,而水解酸化菌所受到的影響卻遠遠小于産甲烷菌,其結果同樣會導緻厭氧反應器發生酸化現象。
厭氧污泥相比與好氧活性污泥,更容易受到毒性物質的抑制。和上述兩點所闡明的一樣,事實上更容易受到毒性物質抑制的也是厭氧污泥中的産甲烷菌而非水解酸化菌。當廢水中含有某種或多種毒性物質,其濃度還不足以嚴重抑制厭氧污泥中的水解酸化菌時,産甲烷菌就已經受到抑制,污泥酸化現象就随之發生。
因此,應對污染源可能存在的毒性抑制物進行排查,并建立污染物排放源和污水站之間的事故排放通報機制,和潛在的毒性物質日常監測機制,是防止此類厭氧反應器酸化事故的有效應對措施。
對于某些缺乏諸如N、P或其他微量元素的廢水,投加足量的營養鹽非常必要。因為厭氧污泥中無論是産甲烷菌還是水解酸化菌,都需要這些元素進行新陳代謝以及合成細胞物質。
當廢水中的某種或多種營養元素缺乏時,将會嚴重影響産甲烷菌的活性。這是因為,對厭氧污泥,尤其是厭氧顆粒污泥來說,産甲烷菌位于顆粒污泥的中心部位,水解酸化菌則包裹在産甲烷菌的外圍,水解酸化菌較産甲烷菌更容易獲得這些元素來進行新陳代謝,再加之水解酸化菌的生殖速率又遠遠高于産甲烷菌,使得廢水中原本不足的營養元素被水解酸化菌利用殆盡,而産甲烷菌得不到這些必要的元素進行生命活動,其活性會受到極大的抑制。其結果是,反應器的酸化不可避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