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如果你的存在對我而言毫無意義

如果你的存在對我而言毫無意義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5 14:29:22

如果你的存在對我而言毫無意義(如果我真的存在)1

閱讀技巧19: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

--分析閱讀第9個規則:評斷之前必須說“我了解了”

黃玉岚

嗨,親愛的小夥伴晚上好,潛水的小夥伴晚上好,我們今天分享的題目是《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副标題是分析閱讀第9個規則:評斷之前,必須說:我了解了。

《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是順着上一次分享中“萬物皆備于我”那句話而來,同時也是我們今天分享的書籍《擺渡人》中的一句話,我們等會兒來分享。

先講一個李華平李總的故事。2021年的3月31号,我參加宿遷好人評選頒獎會議,被一個人的演講深深打動。對的,就是李華平李總的演講。我對他一無所知,隻是被他的演講深深打動。

因為演講裡面有很深刻的哲學思想,而且有情有理有趣還感人,正是我喜歡的風格。講了小村莊薔薇村為疫情中的武漢連續捐贈37天、74噸青菜的大愛,透露演講者本人對家鄉小村的深深熱愛。

我對這人産生了濃厚的興趣,回家搜索了一下,發覺他寫了很多哲學方面的書,内容大多是與古今中外哲學先賢們的對話。哲學家掙錢,多有趣!

不久,我去宿遷參加市文聯組織建黨100年征文動員會,要求參會人員每人寫一篇反映建黨100年巨變的文章,我覺得可以寫關于新農村建設方面的,自然就想到了李總帶領小村緻富的故事。

定下寫李總之後,面臨的最大問題是采訪,我得去50多裡外的地方,聽說李總不喜歡接受采訪。我還是非常想去那裡。

4月17号,我的好朋友打電話給我說想我了,提議我倆到哪兒玩一下。我提到了李總,她也感興趣。于是,一周後,我們去了薔薇村。

事情就這麼湊巧,李總那天剛好沒回北京,就在薔薇村,也沒有拒絕我們。初次見面,我隻說明是被青菜吸引,因為蔬菜是長在我骨子裡的。不敢提哲學,我對哲學能有什麼知曉呢?

所以,面對能寫出很多哲學書籍的李總我不敢再說半句話。我不了解他,就無法和他有任何的溝通,或者說在和他對話之前,我必須了解他的哲學思想和人生智慧。

這之後,我利用晚上下班時間坐黑車趕往青伊湖,又利用五一假期前往去青伊湖。李總和村書記以及李總的弟弟給我安排好了食宿。

就住在李總家3樓平時專門接待朋友的地方,吃飯就隔壁李總的得力助手付總家。看薔薇村的日出日落,太陽星星,也看到了李總的上海青和蔬菜大棚,還聽和他一起創業的小夥伴們講他的故事。

除此以外,我就是拼命讀我帶回來的書。對了,李總在他的小村裡建起了小型圖書館。到那裡,我才知道我讀的一、兩本的哲學書籍根本不算一回事兒。

李總建的那個圖書館裡就有他幾乎翻爛了的哲學書籍。很多是我沒有讀過的。哲學和大愛都是我欠缺的,我是在補課。

在這樣的人和這樣的情景之中,我當然明白是遇到可以教導我的人了,我一聲不敢吭。

哪怕是住在李總家裡,在小村周圍來回逛,我也沒和李總有任何的聯系。還是剛才那句話,我沒有和他溝通的資格。因為差距太大了。我必須先聽、先看、先深入、先讀書,才敢說話。

時間緊迫,5月20号就是我的交稿時間。我要從很多哲學書籍、各大媒體對李華平兄弟的宣傳文章以及家鄉人民、鄉鎮領導對他的評論中梳理出我要寫文的脈絡。

一直到5月19日晚才匆忙寫完。發給李總。他不看。言下之意是各大媒體對他也做了很多方面的宣傳,估計我寫的和各大媒體寫的也差不多。

個人采訪稿,必須是要獲得采訪人的同意才能公開發表的。所以,我懇請李總就看一眼。結果是他讀了很滿意,說我是個有思想的作者。

不過,征文在市裡征文中隻獲得了優秀獎,我覺得很抱歉。他卻安慰我說,不要去讨好大衆或某一類人的口味,尤其不要去寫口号類文章。

從那之後,我一直關注李總。去年,他又為南京揚州等地捐贈過,我也一直等着能讀到他後來寫的《周易之門》。也知道現在的李總正在緻力于做出中國最幹淨的酸菜。

講這個故事,可以用來說明分析閱讀第9個規則:在評斷一本書之前,你必須做到:我了解了。可避免自己的無知給作者帶來的困擾。

寫書是一種對話,目的是想讓人認同自己的觀點。

隻有在對一本書進行過檢視閱讀和分析閱讀之後,讀作者、讀目錄、讀印刷信息,能夠用分類、摘要、提綱、問題來透視一本書和用共識、主旨、論述、解答問題來诠釋一本書之後,才能對一本書作出評斷。

就像我沒有全方位解讀過李總和薔薇村,就不敢跟他有任何交流一樣。

對一本書的評斷,一般不會有完全同意或完全不同意的現象,大多數是有同意也有不同意的地方。經典閱讀書籍有和每個人都會産生共鳴的特點,也都有同意的地方。

除非你完全沒有對書進行分析閱讀,隻是根據成見或猜測就不同意作者的說法,這樣跟說“我不知道你在說什麼,可是我就是不同意”一樣傻。

對一本書除了同意和不同意這兩種态度之外,還可以有個态度是暫緩評論。

暫緩評論并不是不評論。我們之前說過,閱讀是一種對話,讀者必須是要做出評論,也必須先了解作者在講什麼。當然,評論并不等于批評。

同時,我們強調,就像我對李總不了解他之前,我沒有和他有任何溝通一樣,必須先了解作品的分類、摘要、大綱、問題,以及和作者達到共識、抓住、主旨和論述,還能夠解答作者的問題,才能和作者試着溝通。

暫緩評論也是一種評論,暫時無法發表意見,也會在充分了解一本書之後,帶着這本書去感受世間萬物、歲月流逝,說不定我們就能作出有所評論,哪怕隻是更豐富了書的内容、更了解書也好啊。

至今為止,我遇到了兩本我暫緩評論的書。第一本是張德芬的《遇見未知的自己》,是我學習寫作時老師布置的必讀書目,要寫讀後感的。

當時讀過,打電話給學心理學的朋友,在電話裡哈哈大笑,覺得張德芬真是腦殘呢,竟然寫了這麼一本幼稚又淺薄的書,要知道我是迷戀深奧的人呢,這是在侮辱我的智商嗎?

結果,那次閱讀筆記的家庭作業沒有通過老師的考核。我心中的不服氣也是可想而知的,我隻能心不甘情不願地又讀了第二遍。

再讀後,我反而不敢評論這本書了。再後來呢,小夥伴們也都知道了。隻要閱讀分享,我就會提到這本書,就像小王子對他的玫瑰花一樣念念不忘。還經常照着書中的原則去找尋自己。

每當想起當年自己的無知,就會深深地歎一口氣。覺得不同意作者的觀點,大多是自以為是造成的。

這事給我的教訓就是不要輕易的評斷一本書。無法對書做出評論的時候,可以在充分了解後,把它帶入時間、帶入生命,不時地感悟就可以了。這就是暫緩評論。

所以,在讀到《擺渡人》的時候,我也是采取了暫緩評論的方法。我不理解是這樣一個情節非常簡單、隻有15歲的少男少女純情故事,為什麼如此暢銷?還在心裡有“暢銷書不一定是經典書籍”這樣的武斷。

是的,我們還不能确定《擺渡人》百年之後會不會還被人“撈”起來閱讀,但這是我故意暫緩評論的書,加上如此暢銷,就在這裡說說吧。

或許是我對作者有點羨慕?克萊爾.麥克福爾,女教師,是英國80後的作家。平時的身份就是英語教師。英語在英國是本土語言,相對于我們國家來講就是語文或漢語老師。

我也是曾經教過語文的老師,到現在也沒寫出一本暢銷書啊,是不是這個原因讓我暫緩評論的呢?

讀完之後,我不急着評論了,一直放在心裡慢慢團着,有過讀《遇見未知的自己》的教訓之後,我再也不敢有類似哈哈大笑的愚蠢行為了。

如果你的存在對我而言毫無意義(如果我真的存在)2

現在就來了解一下這本書吧。《擺渡人》講的是和媽媽以及周圍人關系很僵的小女孩迪倫,逃離媽媽和學校去找爸爸途中發生車禍,與自己的靈魂擺渡人去往天堂途中相愛,成功把愛人帶回人間的故事。

故事寫得很偷懶和讨巧,看似寫了一去一回的過程,但隻構思“去”的過程就可以寫回來的内容了。

當迪倫發現自己的靈魂擺渡人沒有一起跟進天堂,就冒着從來沒有人回去過和不知道還能不能認出面容不定的愛人、以及自己可能魂飛魂散這三個危險,又原路返回了一次。

這得省多少事啊?隻構思出來去往天堂的過程,回來的過程就不用構思了:晚上還是躲進可以避開魔鬼的安全屋,那些反映自己心境的荒原、絕谷都還在,隻是稍稍變了點情節。

所以,我不會說這本書的情節有多複雜,我也肯定不會對少男少女的青澀愛情感興趣。這一點讓我最是無奈。

我已經到中年,這事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竟然覺得我一生下來就是現在這個年紀或者我從前就有現在這些思想。

因為我完全忘了自己15、6歲時有什麼青澀情感的那種感覺。難怪我和少男少女們有隔閡啊。

少男少女的情懷肯定不會讓我心醉的,這方面我對作者沒有了認同。不過,這本書還是對我有了一些影響。在第一次分享的時候,我曾給大家分享過我讀《内在成長》這本書治好了我的恐慌症,我怕死,接受不了有一天我的世界會一片死寂。

《擺渡人》這本書是從聖經故事中獲得的靈感。書中講的所謂天堂,就是想去哪就去哪,一般人都是選擇回到自己以前生活的家,如果真有這樣的天堂,我也會想要回到童年時的家。

那樣的死亡就不是可怕的事。《擺渡人》和《内在成長》那本書的作用一樣,可能讓我不懼怕死亡,對我有療愈作用。

當然,書中關于天堂的構思其實就是“把死亡當回家”這種迷糊的觀點具體化了,古今中外都有這樣的說法。

你看啊,盡管這本書和别的書一樣,有我認同的地方也有對我有用的地方,可是書的主旨我依然無法判斷。

春天的時候,和好朋友一起踏青賞花挑荠菜,我就把剛讀過的《擺渡人》講給她聽,我還告訴她我不知道如何判斷書的主旨。

不過就在我給朋友分享的時候,也還是有了一些感悟,就是現在,我分享這本書時也有了新的感悟:作者是老師,她是在寫一本教化類的書籍嗎?

例如,書中有個觀點是:真誠善良和處女的靈魂是惡魔們最喜歡的。這是在提倡主流價值觀?和正确的兩性相處方式?當然可以。

為什麼成人和少男少女都喜歡這本書呢?不知道。等你去讀後來講給我聽。我把其中被網上瘋傳的句子分享給你,也許你能從中找到書眼:

1.人活着就會失去,失去的不會再來,你争取的永遠都會失去;

2.每一個靈魂都是獨特的,都有各自的美德和過錯;

3.這片荒原就是你心向的投射,你想它什麼樣它就長什麼樣;

4.擺渡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感同身受;

5.每一個镌刻着愛與善意的靈魂,都會成為我們生命中的擺渡人;

6.要麼永遠不踏出那一步,要麼就是現在;

7.如果生命是一條孤獨的河,誰是你的擺渡人?

請問:以後見到這本書的時候,你會想到截圖發給我嗎?當然,結尾有幾句話也如《小王子》書中那樣會讓人眼淚嘩嘩地哦。這裡就不劇透了。

最後,我想問問你,我是在逼你嗎?逼你學閱讀技巧嗎?或者,就像剛剛那句話中有說的:要麼永遠不踏出那一步,要麼就是現在。

我們說過《易經》講的是人生中會遇到的64種情形以及應對方法。其中有一個叫蒙(啟蒙的蒙)卦,講的就是教學的事兒。說隻有等一個人或小孩想要學習來找你的時候,他才能學得好。這就是啟蒙。

如果你的存在對我而言毫無意義(如果我真的存在)3

雖然我們建群的時候對加入的人有個要求是必須有強烈的讀書願望,因為學習需要持之以恒的堅強意志,那你是認為我在逼你的嗎?逼你有作用嗎?

或者,就像《擺渡人》中擺渡人對迪倫說: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套用一下,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你不需要閱讀技巧,我給你講閱讀技巧又有什麼意義呢?

好了,我們今天給小夥伴們分享了分析閱讀第9個規則:做出評斷之前必須,說我了解了;是用李總的故事來說明這個規則的;還跟小夥伴們分享了我暫緩評論的《擺渡人》。

我等你以後讀過跑過來告訴我,讓你激動不已的地方。

今天沒有品德方面的詞送給你,還是堅持吧,像迪倫那樣堅持,哪怕自己會魂飛魄散,哪怕再也認不出愛人的模樣,想要的,一定要抓住!緊緊抓住!

讀書去吧!讀書去吧!小夥伴們!去做自渡又渡人的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