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初看到标題會覺得有些困惑,前半段的系列名明明是智能家居的,可後半段确是在說WIFI布網的,這兩者究竟有着怎麼樣的關系?而這篇究竟是要講WIFI呢還是要講智能家居?其實經常關注我的讀者應該對我已經是非常了解了,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我的話,那個字就是——懶,我所作的一切,都是基于讓我能夠更懶的活着為基礎的。所以如果不是妨礙到了我懶,我其實是打死也不會去改網絡的。而在過去的2年多時間裡,我在使用的路由器一直為衆測君送的K3,後來自己刷了LEDE的固件,在最初的使用過程中,除了廣為诟病的發熱問題外,其他各方面還都是表現不錯的,當然針對發熱問題,我的解決方法也是比較簡單粗暴的:
直接使用USB接口接了個cpu風扇往路由器裡面吹風,差不多能把CPU溫度降個5℃。照片上看有些髒,不過平時風扇一直轉着自己也看不到。還有就是單路由的無線覆蓋畢竟還是稍差了點,實際使用中發現客衛和書房一些區域存在5G信号盲區,其實這個在之前的測試報告裡也有提及,不過因為盲區呆的時間也不多,偶爾用也還有2.4G信号,所以一直都沒有在意。
但是随着家裡智能家居設備的增加,無線覆蓋問題以及帶機量的問題就凸顯而出了。首先第一點是速度,了解無線網絡的值友都應該了解,無線局域網的網速取決于網絡内速度最慢的設備。這是因為WIFI設備一根天線隻能和一台設備進行通信,簡單的理解就是每根天線都是一個車道:
每部車就是一個設備,大家依次通過,如果這條車道上所有的車時速都是54km/h的話,那麼這條車隊就可以被看做是一條54km/h的勻速前行的車隊,但是當隊伍裡有車隻有2km/h的話,那麼試問,這條車隊的車速為多少,這裡的車速就是局域網WIFI的速度,因為目前幾乎所有的智能家居設備都是基于802.11g 54M的設備,所以不管路由器有幾根天線,實際上802.11N協議隻支持SU-MIMO,也就是單用戶的多進多出,也就是連接802.11g設備時,他隻能用到一根天線與單個802.11g設備進行連接。所以當我在一些無線信号并不是特别好的地方部署了無線智能家居節點後,整個基于WIFI網絡的智能家居設備響應速度就會變得非常慢。當然,如果像是空氣淨化器,空調一類的物品,開關調節稍有延遲并沒有太大影響,但是假如是燈光,隻要延遲個1-2秒,你的體驗就會大打折扣。而在我家的無線網絡下,yeelight的燈具控制延遲就有2秒,基本處于無法自動化的狀态,所以這燈的自動化控制隻能通過Aqara開關來實現。而且手機連接2.4G也經常刷不出網頁。
然後說說第二個問題,設備過多。據不完全統計,我家裡使用2.4G WIFI進行通信的用于智能家居的設備數量大約是56個,為什麼數這麼清楚,因為據我觀察發現,當K3的2.4G設備接入量超過50時,就會不定期的造成2.4G宕機。頻率幾乎是1-2天一次,這時隻能手動重啟2.4G信号。雖然2.4G部分的宕機不會影響到諸如手機,電視,投影,服務器等5G無線或是有線設備的連接,但是如果2.4G網絡罷工,基本就意味着整個智能家居自動化的停擺,因為即使是使用zigbee進行通信的智能家居設備,也是需要中樞使用2.4G WIFI向其發送與接收命令的。并且在于同好交流後發現,2.4G的宕機并不一定與設備數量有直接關系,很與終端信号強度有直接關聯。也就是如果你的網内存在很多信号位置不佳的終端,2.4G部分宕機的概率會大大增加,并且這也不是K3的專利,ASUS也不例外:
說到這,大家可能會問,既然都這樣了,為啥你還不換路由器,首先第一點,我懶,第二點,還是懶,第三點,我真的很懶,因為智能家居上的終端幾乎全部都是DHCP靜态IP的,并且因為部署時間不同,使用了3個SSID,如果50多個設備重新設置一遍靜态DHCP,大約就要用掉我半天,跟别提那些小米設備需要重置後才能綁定新的SSID,而一旦重新綁定新的SSID,MIIO就需要重新去搞TOKEN,這才是真的麻煩事,所以在半年前我做了一件事,就是給家裡的整了一個新的2.4G AP放在書房,用來連接書房,主卧和客廳的部分設備,将終端數量從K3上分流出來一部分:
大約在分流出10個左右的設備之後,K3終于能穩定的跑2.4G了,但是問題依舊出現了,因為為了避免設備去自動接入K3,所以我新添的AP使用了獨立的SSID,并把更改網絡SSID比較方便的ESP8266終端遷移至了新AP,而在之後,為了維持K3的穩定,新增加的設備也全部都直接接在新設置的AP上,但是因為新AP的位置處于整個房子的西北角,所以覆蓋能力非常有限。之後添置的諸如廚房,洗衣間的Yeelight皓白面闆燈也都接在這個AP上就會經常出現失聯,或者無響應的情況。所以在這我就又給打了個補丁:
在客廳的冰箱頂上給加了個WIFI擴展器……,這個是我常年勸人不要去使用的設備,但我自己還是去踩坑了。接上之後,隻能說無線信号确實是擴展了,但是因為客廳位置的WIFI信号本來就不強,然後中繼之後再接設備,新AP的整個網絡速度也被整體拉下,導緻新加的兩個面闆燈的WIFI控制延遲差不多要4-5秒。即使這樣,我還是忍了,因為又不是不能用……
但是好景不長的是,就在這樣打了一個個補丁之後,K3的2.4G依舊會間歇性宕機,當然,頻率會比較,大約是一個星期左右1次的樣子,不過宕機的後果會很嚴重,就是家裡所有的自動化會失效,這還不是最打緊的,至少失效了你就知道要重啟,最不能忍的是,當2.4g無網絡時,小米網關的夜燈就開始閃爍藍光提醒你沒網了。要是這事正好發生在娃即将睡着的時候……,相信我,這種事隻能發生一次,要是發生了兩次,大家就再也不會看到我在張大媽寫智能家居的原創文章了,所以還是從頭來吧。
一、明确需求
既然決定從頭來過,那麼首先第一點要做的其實是明确改造的需求以及所要實現的功能。前文其實已經說的非常清楚了,就目前家裡的網絡來說,雖然5G覆蓋并不完善,但在幾個常用位置的5G信号日常使用還是毫無問題的,所以比較急迫的其實是2.4G高強度信号的全屋完整覆蓋,提升全屋智能家居設備的鍊接穩定性以及低延遲。順帶如果能解決5g信号覆蓋的話則就更好了。而之前單路由 AP的方案已經被證實無法滿足我的需求,至少通過無線中繼這條路來擴展信号其實效果真的非常差。
二、方案選擇
雖然建面130平方米的房子很難被稱作大戶型,但是事實也證明,單路由的覆蓋明顯是不夠的,而如果采用多AP的方案,就要考慮各AP間的無縫漫遊與自動切換問題,就現階段的技術來看,基本不外乎兩種解決方案:
1.AC AP
其實AC AP是一種非常成熟的大空間無線部署解決方案,很多商業空間,大型場館都選用AC AP。其優勢非常明顯,首先是布網簡單,通常AC AP的AP都是通過POE供電,所以在部署上隻需要一根六類線就能實現供電聯網需求,不需要額外為每個AP單獨配置電源。而且通過AC控制器可以對鍊接的AP進行統一管理和控制,802.11K/V/R的支持也能非常方便的實現各AP之間的無縫漫遊。所以很多值友在新家裝修的時候都會選擇此方案。但是為啥說是新裝修時才會選擇呢,因為之前也說了,AC AP的方案最初時是針對大空間的WIFI覆蓋的,所以其産品形式一般都是吸頂式或是面闆式的居多:
如果之前家裡裝修使用了6類線的話,可以簡單的通過升級POE交換機來實現POE供電接面闆AP,但是如果之前像樓主這樣牆内隻有5類線的話,就必須得單獨為每一個AP配上一個POE的電源模塊。而樓主的房子還是10多年前裝修的,自然是沒法進行簡單改造了,所以這個方案可以直接PASS了。
除此以外,AC AP還有個問題是,AP必須通過有線拓展,而不能通過無線中繼的方式來拓展。當然,無線中繼這事其實并不是很推薦,但是很多時候也隻能不得已而為之。
1.無線MESH網絡
其實無線mesh可以說是真正為中大戶型家居環境開發的無線網絡組網和解決方案。
最初的MESH産品都是主機 衛星的方式,其中主機通過有線方式接入internet,而衛星機則是通過無線網絡與主機相連。但是在之後的演進過程中,即使是像netgear網件orbi RBK53這種擁有433X4 1733Mbps專用回程的MESH路由也被發現單純依靠無線回程會受限于衛星機與主機的距離,以及家居環境而大打折扣。
所以在之後的固件中orbi也開放了有線回程的選項,使得用戶可以通過有線的方式鍊接主機與衛星機。而像小米的MESH路由則更加激進的添加了電力線回程的方式:
不過我個人對于使用電力線在真正的家居環境中是否真的能達到千兆是持有懷疑态度的。不過多一種方式總不是壞事。所以基本上我家也隻有MESH一條路。
三、Mesh 規劃
既然決定了使用MESH組網的方案,接着就要确定需要多少個設備,設備的放置位置以及接入方式了。首先先看下樓主家的網絡拓撲圖:
因為東南角的兒童房,西南角的主卧都有孔與客廳相同,所以等于是每個單獨的房間都有1路千兆有線接口,所以有線考慮的自然是有線回程的MESH組網方式。接着就是決定設備的數量,其實無論從實用性還是經濟性來看,設備數量自然是越少越好,所以首先模拟的是使用2個MESH節點來組網的網絡覆蓋情況。
首先試着在西北角的書房添加一個節點,2.4G信号的模拟情況看起來隻能說将将能用,東南角的衛生間信号還是不佳,不過因為是模拟,現實中各種電器家具雜物一堆上信号肯定還會受影響,暫且不管,再看看5G吧:
5G信号自然是更差一些,東南角的衛生間徹底死了。所以看來這個方案并不合适。隻能更換,之後試了又将第二個節點放置在兒童房和主卧,結果都不理想。所以就又嘗試了下使用無線擴展的MESH方案:
其實這個方案看起來可以用,但是說是話,接近-75db阈值的區域有些多,例如西北角的書房,基本都處在最低可用信号的範圍内,要是如果部署上之後還有盲區的話,那就白折騰了,所以無奈之下,隻能添設備吧:
當在西北角的書房,與東南角的兒童房分别放置上一個MESH節點後,整屋的信号覆蓋可以說是幾乎沒有問題了。并且還能做到3個節點都使用有線鍊接,保證了節點間傳輸的穩定和高速,缺點就是要多花1個設備的錢。不然既然改了,就不要在乎多花這麼點了。
四、産品選擇
既然選定了方案,接着就是産品了,比較主流的MESH産品和路由器不外乎還是那三巨頭,ASUS、LINKSYS、和Netgear。
1.ASUS Lyra
ASUS Lyra目前在售的産品有兩種,一種是被稱之為電熨鬥的Lyra Trio:
其無線配置為3X3 1350M 450M,其中沒有專用的無線回程頻道,不過因為我這用的都是有線回程,所以這點倒也不太糾結。現時京東普拉斯3隻裝售價為1699。
ASUS還有一款像echodot似的MESH路由,直接就叫做Lyra:
這款配置相對ASUS Lyra要高,有專用的無線回程頻道,也就是所謂的3頻路由,其中有兩個2X2的 867M 5G頻段,其中1路是專用與路由間的無線通信的,當使用有線回程時可以釋放出來鍊接設備。不過其售價比Lyra Trio也要高上不少,3隻裝的售價為2699。
雖然價格較高,但是考慮到其3頻,倒是挺有吸引力的。但是ASUS Lyra有個緻命缺點,就是2.4G和兩路5G的無線SSID不能分别設置,也就是3頻公用一個SSID,而作為智能家居玩家,大家都知道雙頻合一的SSID有多麻煩。
2.Netgear Orbi
其實我自己最早知道的MESH路由就是Orbi,目前Netgear在售的MESH産品和ASUS類似,有高低配兩種規格,分别是RBK20系列和RBK50系列:
不過這也是我最早棄選的一款産品,因為前文也提到過,雖然像RBK50的配置非常的高,擁有4X433總帶寬高達1733Mbps的專用無線回程保證了路由設備間無線傳輸的速度。但是當使用有線鍊接時,這一部分的頻段并不能釋放出來,用來鍊接終端設備,所以無論是RBK20還是50系列,對于我這樣的應用來說,完全是浪費了很大一部分硬件功能的。而即使是RBK50系列,可供終端接入的5G無線也隻有2X2 866M的規格,甚至不如ASUS的Lyra Trio,當然,RBK20相對比較經濟,同樣是2X2 866M,不過與yra Trio相近的售價,為啥不選Lyra Trio呢。當然,要是沒有網線可用的話,我肯定會優選RBK50系列。不過Orbi還有個确定就是其設備分為主副機,副機沒有路由功能,而像ASUS和LINKSYS的産品則是不分主副,所有的設備既能做路由,也能做節點,适用性上要高很多,極端情況就是我有一個設備壞了,隻會影響整個網絡的體驗,但不會影響功能。
3.Linksys Velop
其實本文列舉的3個品牌産品非常類似,LINKSYS的Velop也同樣有高低配兩種MESH路由,三支裝的代号分别為LINKSYS Velop AC3900M和LINKSYS Velop AC6600M:
其中AC3900M的配置為2X2 866 450,沒有專門的無線頻段,隻是一個雙頻MESH路由,而AC6600M在2X2 866 450之上額外多了一路2X2 866的無線回程。這路回程并不是設備之間專用,而是可以接入用戶終端設備的:
也就是單個設備的2200M可以用足,甚至2個5G頻段還能單獨設置兩個不同的SSID,完全可以将其中一路設置成固定設備專用頻段,例如電視,投影等大流量設備專用,而另一路則為移動設備專用。并且三頻無線可以設置3個SSID,這點簡直了,對我完全是毫無抵抗力的吸引。
五、開箱配置
1.開箱外觀
其實選定了方案和産品,剩下的事情就省力了,無非就是購入,接入,使用,不過為了讓大家多了解一些産品,所以開箱環節還是不能減少:
外包裝上主要還是表明産品的一些特性,以及注明支持6000英尺以及4個以上卧室。還有就是三頻WIFI,兩路5G,這也是我最看中的點。
打開包裝,就可以看到3支一摸一樣的路由器,你完全可以把三個設備都當作主路由,安放在三處,不過那麼做的話,高價買mesh設備的意義就沒了。
供電采用的是變壓器外置的形式,有效減少設備發熱量,提升設備穩定性,不過說實話,這變壓器能不能再做小些呢。
國行隻标配了國标插座,而海外版則有更多标準的快裝電源接口。
而設備兩側有着大面積開孔,幫助散熱,隻是這設備發熱量應該沒有這麼大吧……,LINKSYS Velop AC6600M的硬件配置為高通四核717MHz,512M的内存,256M的閃存,當然,很多人提到國行為閹割版,所以隻有256M的閃存,但實際上海外銷售的新版也早已把閃存閹割到了256M,隻有第一版為4G。除此以外,Velop AC6600M還帶有zigbee控制芯片,隻是當前固件還沒有支持zigbee,未來會開放與zigbee智能家居設備互聯的功能,哪怕僅僅是作為zigbee router擴展信号,也是好的。不說mesh,即使是作為單路由,這個配置也算得上是頂級了。不過自從linksys被貝爾金收購了之後,對于開源系統的支持以及開放API接口的熱衷程度減少了不少,不然按這個配置,應該能折騰出不少好玩的民間固件。
機身的頂部同樣布滿了散熱孔,同時還有一盞狀态指示燈。
機身的底部除了電源線接口外還有兩個千兆網絡接口,不分WAN/LAN,雖然數量不及orbi,但是像我這種輕度玩家也足夠了,重度玩家的話自己接個交換機也能擴展。
像書房的節點我就是一個口接路由,一個口接PC使用。
整體上看,LINKSYS Velop AC6600M的外觀做工非常精湛,完全對得起其售價,而且白灰色的搭配也很耐看。
2.配置使用
Velop的配置和使用也非常簡單,連上電源和網線之後,下載linksys的APP,按照提示一步步往下就行:
而設置第二個節點時,不需要插網線,隻要接上電源,放在主節點邊上,然後在APP中添加就行:
添加完節點之後,之後的設置就完全可以在PC端進行:
首先要做的是設置SSID:
三頻的SSID可以單獨設置,真是完美。
因為Velop必須在橋接模式下才能使用有線回程,所以還要把路由模式改成橋接,當然,這樣做的缺點是Velop的主路由和節點其實就完完全全的變成了3個AP在使用,你必須另外配備一個主路由,優點是你可以選用一個性能和功能更為強大的有線路由甚至軟路由來實現路由功能,我這裡仍然使用的是K3,說實話,那些上百條的靜态DHCP我實在無力再進行設置:
當然,路由器内還有各種設置,例如地區設置,可以讓你突破國标發射功率的限制以及信道和信道寬度的限制:
然後隻要把另外兩個節點插上網線,就能盡情的享受Velop AC6600M帶來的高速上網體驗了。不過設置完Velop以後,我花了不少時間把不在主SSID上的設備都重新綁定了遍,米家設備也都重新獲取了Token。
六、評測
1.有線傳輸速度測試
這裡是書房的電腦連接了書房的Velop,而NAS連接在兒童房的Velop上,兩個Velop之間通過交換機相連,測試内容是從NAS拷貝大文件至PC:
雖然96.9MB/s的速度并沒有跑滿1G網絡的極限,但是考慮到10多年前裝修的時候埋的本來就是山寨線,之前其他路由的測試也差不多這速度,所以這部分是沒有問題的。
2.漫遊測試
Velop AC6600M支持802.11k/r無縫漫遊技術,這裡值得說明的是802.11k和802.11r是兩種技術,其中802.11r僅僅是快速漫遊,但是再切換過程中隻是無腦切換,并不會找尋信号最好的信号源進行鍊接,而802.11k則是當信号不佳時就會自動搜尋附近信号最佳的的信号源進行鍊接,所以很多人覺得一些便宜的路由刷個LEDE支持了802.11r就能實現無縫漫遊是錯誤的,因為802.11r很容易從一個信号很差的AP漫遊至一個信号差的AP,而不選擇信号好的AP。因為考慮到真正使用到漫遊的設備也僅僅是手機,IPAD,所以這裡隻做了5G的漫遊測試,整個的移動路線如下:
測試一共進行了兩次,一次發生了3次漫遊,一次發生了兩次漫遊,均沒有丢包。大家可以看到,第一次漫遊裡出現了4個設備的mac,那是因為Velop AC6600M的每個節點都有2個5G頻段,5.2G的低頻和5.8G的高頻,終端接入時可以自由選擇,而根據802.11k/r協議,路由和終端會優先選擇信号最好的那個進行鍊接。
3.信号測試
不知道大家是否記得,在做方案模拟的時候,軟件分析了2.4G和5G的覆蓋情況,下面我就拿着手機,實測一下屋内11個點位的真實信号強度與網速:
1.書房西北角
這個點位其實就在路由節點邊上,所以速度怎麼都不會出幺蛾子,特别是手機鍊接的還是空曠的161信道5.8G高頻。所以也跑出了所有測試中的第二高的外網速度409Mbps,說真的,我直接在電信光貓上跑也就跑到過350Mbps。2.4G反正不會用,但是88.7Mbps也沒毛病。
2.書房門口
這個位置和節點之間也沒有任何障礙物,雖然鍊接的信号并不是最好的,但卻跑出了5G最高492Mbps的成績。
3.主衛
雖然隻隔了一堵牆,但是大家可以看到信号衰減的非常厲害,5G的信号強度隻有-68dbm了,不過這個速度,無論是視頻還是遊戲都不會有影響。
4.主卧西北角
主卧的信号相對于主衛還是好上不少。
5.主卧西南角
西南角的信号優于西北角,這也與軟件模拟的結果一緻
6.廚房
7.客廳中央
這塊信号也沒啥好說的。
8.陽台
陽台離路由更近,所以其實隻是測測
9.兒童房
到兒童房的時候手機切換到了兒童房的節點,所以,說真的,我有點不想測了……
10.洗衣間
多了兩堵牆,但信号還算不錯。
11.客衛
毫無疑問的,就和軟件模拟的情形相同,确實兩個衛生間是短闆,但是5G傳輸速率還是能保持在100Mbps以上,對于日常應用完全沒問題。至于2.4G信号,也足夠智能家居節點使用了。
整個一圈跑下來,我隻能說我很後悔——後悔沒能早點購入Velop。現在不管什麼wifi設備都能做到秒開。
七、總結
正如文章裡所說的,AC AP的方案雖然看起來很美,但是真的還是比較适合新裝修時做整體考慮。而如果老房改造的話還是MESH無線網絡更為合适。而Linksys Velop AC6600M在幾大品牌的mesh産品中可能是對智能家居玩家最友好的,首先是能将2.4G和5G網絡分成兩個SSID。其次是其有兩路2X2 866M的5G頻段可以分别用作節點間的通訊和設備的接入,理論上其雙頻5G的設備接入量和吞吐量能達到單頻5G的兩倍。至于附加彩蛋zigbee網關功能,這得等到固件支持後才能進行測試了。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Linksys Velop AC6600M已在我家運行将近1個月,至今沒有任何問題,所以穩定性方面也應該是沒跑了。最後希望本文的思路和測試能夠幫到大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