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閑身處的天津是個比較大的城市,而交通擁堵是所有大城市的通病。每天駕車擁堵,我的性子早已被磨平。堵車不怕,耽誤的時間實在是毫無投資價值,純純的浪費……
每日交通上的時間除了等待也别無他法,于是人到中年的身體鍛煉時間則被大幅壓縮,甚至經常沒有。各種恐慌仿佛被放大很多倍——那就想辦法解決呗!
兩個輪的總比四個輪的要迅捷得多。可是我不想接受市面常規電動車那麼大的尺寸,因為會攜帶不便,畢竟經常還需要開車;另外我也不想單獨買健身器材,身邊無數人證明了健身器材的使用頻率低,買了就相當于贊助。
輕便便于攜帶、而且還能解決交通問題的兩輪載具成為我的搜索首選,就這樣,五輪出行(5TH WHEEL)旗下的新品健身電踏車——D1 Pro出現在我視野中。
一番查詢下得知:五輪出行2021年便與華為合作,除常規的商業合作範疇之外,在綠色出行方面的産品發展思路高度一緻,也是兩家公司能夠順利牽手的重要原因之一。兩家公司合作的首款産品就将電助力自行車與華為鴻蒙智聯相互融合,打造智慧出行的新體驗。
D1 Pro正常狀态下滿足通勤需求,選配健身支架後可變為室内動感單車,一車兩用,滿足不同需求。D1 Pro目前在華為商城首發,在這裡下單購買後,很快就到貨。
從小我得到的教育就是“好東西需要和大家分享”,這個解決我多個痛點的電動車表現怎樣,大家可以随着我的腳步一探究竟。
一、外觀展示
這個箱子确實不小,放在客廳裡整體占據很大一塊。運氣很好,箱子運輸過程中沒有任何運損,D1 Pro全息全影來到我身邊。
箱子印刷布局比較簡約,左下角特别标注有支持鴻蒙連接,彰顯其智能電助力自行車的本質。
迫不及待開箱,折疊起來的D1 Pro被保護得相當完整。
包裝内還配置有說明書、合格證、充電器,以及一個便攜工具組。
D1 Pro作為一台智能電助力自行車,傳統的“三大件”——電機、電池、控制器自是占用了一定重量。為了盡可能控制車身輕量化,D1 Pro全車采用AM60B型可回收鎂合金打造,保留了鋁合金材質各項優秀屬性同時,還有效降低整體重量。
D1 Pro的液晶儀表盤與車把采用内嵌一體化設計,比上一代螺釘固定在車把上的方式更加穩定;市售常規電動車儀表盤基本都是大包模式,儀表和線材由充分的空間可以安排,而D1 Pro如此小翹的空間就能把所有事情安排到位,着實是精打細算的精準設計有功。
儀表盤顯示的内容非常多,默認顯示單次裡程、平均時速、最大速度、騎行時長等基礎數據;連接手機後,還可以實現導航互動、接聽電話等便捷操作。
燈光部分這次也做了升級,前燈的位置提升至車頭處,照明高度提升,照射的距離會更大,夜間騎行則可以看到更遠的距離,提前做出預判,保障夜間行車安全。
隻是車燈也是需要耗費電池電量,我恰好手裡有戶外手電筒以及自行車固定套件,後期搭配使用的話效果會更棒。
交通也好,健身也罷,座椅設計是否合理,成為騎行良性體驗的試金石之一。D1 Pro充分考慮到人體工學,尋找到最适合的乘坐及蹬踏發力角度,在座椅中心至五通連線與地面夾角處采用73°黃金角度,擺脫“又不是不能用”的将就,充分體現人性化産品。
細緻觀察,座椅内側還有标尺,用戶可以根據身高、腿長、臂展等綜合因素完成座椅前後微調,記住自己的刻度線,用數據說話。
小小的車子,全面的減震。D1 Pro搭載雙懸挂避震系統,前插同心減震、後減震可調,出廠前廠家已經調校完畢,但用戶仍可體驗DIY的樂趣,自行适配調校減震力度。座椅、減震均可調,提升騎行舒适度。
車架按照最穩定的三角形設計,流線順滑柔潤,同時不乏剛毅之感。
可以看出品牌方的小心思,車身多處都印着“5TH WHEEL”字樣品牌logo,裝點空白,又順便蹭了一波宣傳,這活不虧~
D1 Pro後輪驅動選用250W無刷直流電機,講真250W對于兩輪電動車而言并不算多麼迅疾,可是考慮到電動車新國标的要求(GB17761-2018中規定,電動車行駛速度不得超出25km/h),D1 Pro的電機足夠日常使用。
車子整體配置相當厚道,前後刹車全部使用了碟刹。
輪毂上設計有反光片,夜間行車遇到側面燈光,反光片反光以示存在,安全性又加一層保障。
以往在電動車行業工作的經驗派上用場,瞄一眼發現D1 Pro采用了行業内知名的建大(KENDA)輪胎,輪胎規格16*2.125(57-305),以57-305解析,57代表輪胎寬度57mm、輪圈直徑305mm。
順便提一句,自行車的輪胎型号和汽車輪胎型号有所不同,最大的不同就是自行車系列輪胎不會考慮扁平比這個參數……
這個類似霸王龍前爪的小輪子有其特定使命,稍後我們來揭曉答案,賣個關子先。
中國幾乎全民都掌握自行車駕駛技術,人人會騎。考慮到近些年來的服裝流行趨勢,女性時裝新品發布的效率着實感人……仙衣飄飄的、COSPLAY的、多這少那的……各類服裝多種多樣,開放式鍊條的顯然對女性不夠友好,鍊條很容易纏繞衣物,是騎行安全的巨大隐患;就算是男性用戶,弄髒褲子總也是我們不太願意出現的現象。——透明的鍊條保護罩就從機制根本上解決了問題,順便還提升了産品的顔值。
指示燈上也由品牌logo坐鎮;下尾燈下方有一個白色牌照架。車子通過國家3C認證,有檢驗合格的合格證随包裝而來,後期上牌也會非常快捷。
各地政策可能會有少許出入,天津這邊需要購買憑證、車輛合格證、車主身份證,去交管部門班裡手續即可。看官們,你們那裡電動車上牌照是什麼手續?歡迎評論區告訴我,咱一起讨論。
換個暗一些的環境,看得邊角明顯了,這就有點汽車示寬燈的作用,提示後面人或車,前面有人。
充電接口隐藏在車架後側下方,帶有一個密封膠堵。
充電還有第二選項,打開折疊處,可以看到電池這裡也是有同樣的充電接口,同一個充電器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充電,二者速度幾乎無區别,隻是哪個更方便一些。
二、安裝使用
折疊處的卡扣内部結構不麻煩,可以看到這個小的單向卡扣,安裝時候按壓直接鎖止,想要拆開的話需要按動紅色位置解鎖。
PS:我這有點發電報的頻率哈……
這樣的設計就讓快拆成為了可能,并不需要做太複雜動作,開關自如。
車把折疊部分工作機制與車架類似,也是有一個鎖止鈕,單手即可操作開關。
另外一處需要安裝的是車座位置,終于看到了熟悉的自行車快拆開關。同樣的單手操作,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萬物互聯,華為多年前就開始布局的物聯網現在已現峥嵘,我的家裡就有5個鴻蒙系統連接的設備,數碼極客發燒友們更是不計其數吧?
D1 Pro與Harmony OS Connect握手,手機和電動車也可以互動互享。華為用戶連接更快捷,直接NFC開關貼近屏幕即可啟動連接頁面;非華為用戶則可以下載“智慧生活”或“五輪出行”app後,與車輛連接。總之,能與手機互動,自定義更具體的參數,包括速度檔位、鎖車、前燈、助力等級、電子刹車等主要内容設置,還可以私有化的健身信息管理,着實是方便。
仍是産品的核心賣點,支持極簡連接,一碰拉起設備萬能卡片,随心設置。
三、騎行體驗
鍛煉要趁早,咱也甭管早起的鳥吃不吃蟲、早起的蟲會不會被鳥吃……清晨的空氣都會比其他時段更清新一些。家附近的一條小河平時沒有車輛經過,正好來鍛煉一下。
D1 Pro通過“力矩傳感器 二代AICA助力算法”,讓系統根據綜合騎行情況運算出合理的電力輸出,盡可能的保持“不多不少”,力争長效續航。于是,D1 Pro完美兼顧了自行車的騎行樂趣,與電助力産品的騎行體驗。
騎行速度超過15km/h時,蜂鳴器會報警提示,為了安全還是不要太快為好。
GB17761-2018電動自行車新國标限速25km/h,我在這個平坦封閉道路上把D1 Pro參數調至最快檔位,全力跑最快也隻能到24km/h,廠家在産品速度方面控制得還是相當到位。
碟刹已經很卷,在電的加持下,竟然還支持輔助電子刹車!!!這刹車剛開始控制的時候用力捏了,突如其來的靈敏刹車來得猝不及防……後來逐漸适應了之後才算真正上手。
D1 Pro座椅采用柔軟材料作為面層,結合73°人體工學設計,實際感受還是非常舒适的~這樣的話,我對于D1 Pro長時間騎行也充滿了信心。
這73°有多合适,座椅舒不舒服,隻有自己知道!
還是要說一下折疊車老生常談的空間問題。由于座椅在設計方面的錯後設計帶來視角變化,讓我一度認為車子比一般的折疊自行車長一大塊,而D1 Pro延展開尺寸為1410*600*1060mm、收縮後700*720*530mm,和常規折疊自行車相差無二。但是D1 Pro是電助力自行車,多了那麼多配件,才更能看出對比之後的優秀之處。
折疊完畢盡量就不要分開了,恰到好處的設計,讓折疊與分離過程都十分流暢與自然。
我的車子是一個普通家轎,後備箱空間中規中矩。在這樣的條件下,D1 Pro放進後備箱也并沒有占用太多位置,這樣的表現感覺出門郊遊什麼的完全不耽誤帶物資,使用延展性也是得到大幅提升。
夜晚來到天津之眼摩天輪,地标性建築打卡走起。
由于這裡人員非常多,出于安全考慮,我把助力功能暫時關閉,僅通過自行車騎行方式進行基礎測試。
以往都是網上看别人花樣社死,這次輪到自己,感覺真的想摳出三室一廳啊……
這個時候發現了體重大的優勢,測試起來屢試不爽!160斤左右的體重,利用體重自然壓迫,D1 Pro減震力度柔軟舒适。
我經常騎共享單車過減速帶,記憶深入骨髓;這次伴D1 Pro同行,也就感受到前後減震帶來的那種呵護有多溫柔。
下坡滑行下來,專心感受D1 Pro傳遞來的車身穩定,臨近坡底的刹車反饋也是相當給力。
夜裡找一處比較黑的位置看看燈光表現。尾燈這抹光暈實在是顯眼,極大程度提示後車,保障夜間行車安全。
開/關燈可以通過兩種方式操作:
1、把手處按鍵操作,比較适用于全環境,無論是停車或是騎行中都很便捷;
2、通過
“智慧生活”app選項操作,隻可以停車時操作,優勢是可以同時與其他設置一并安排。
燈光升高之後,照射距離更遠,如果遇到前面路況特殊,也可以第一時間做出反饋動作,既便利又安全。
D1 Pro其實是雙向多功能車,大部分的時間Ta可以承載交通職能。如果主人需要,也可以購買室内支架,把後輪架起來後,秒變動感單車,還可以在app裡增加騎行重量,達到不同力度健身的目的。
D1 Pro純電續航和助力續航裡程分别為30公裡和60公裡,短途交通那是完全沒有問題,而且Ta能折疊,這就太優秀了!騎車上班也成啊,随便往辦公區角落一放,還不耽誤大家工作……
此外D1 Pro支持兩種動能回收模式,盡量不浪費動能,踐行綠色健康生活理念。
四、綜合闡述
考慮到騎行安全,導航和接打電話等儀表盤的顯示内容我并沒有拍攝。
中秋小長假我沒有離開天津,也沒有去各個人群聚集地看“人浪”,保留日常生活的節奏,該吃吃、該睡睡,隻是這個假期經常開着車去到一個地方辦事,而中途找個免費停車位停下,然後從後備箱拿出D1 Pro,繼續騎行到目的地,省錢還鍛煉,真是羨煞旁人。
D1 Pro填滿了我對便捷交通出行的想象,Ta已經成為我愛不釋手的原因,太省心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