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水浒傳》裡有一個文武兼備、足智多謀的人物——智多星吳用,他“謀略敢欺諸葛亮,陳平豈敵才能?略施小計鬼神驚”,在梁山泊舉足輕重。我卻不敢苟同。
01 吳用沒有戰略眼光
吳用首次亮相,就是準備“智取生辰綱”的,初衷無非是發個橫财,一生享樂罷了,哪有遠大打算?如果有人告訴你,卧龍崗的諸葛亮天天謀劃搶劫呢,你是不是會笑掉大牙?他自号吳加亮,比諸葛亮還亮,這牛吹得,端的是十分了得。
進一步來說,晁蓋等人“智取生辰綱”像第一次“生辰綱”丢失案一樣不發,吳用就樂哉悠哉地安度餘生了,此時此刻他哪有上山起事幹番事業的打算。無奈,天不遂願,吳用的計謀漏洞百出,讓個賭徒輕松看出端倪,也把自己放到了更廣闊的天地,此是後話。
吳用到了梁山,做了千年老二後(盧俊義上梁山後名義上是第二頭領,實際上名不副實),也不見所謂高瞻遠矚,别說什麼《出師表》有個戰略方針,他連個五年規劃都沒有,都是遇到什麼事說什麼事,到哪個山頭唱哪首歌。連“替天行道”的綱領,還是宋江提出來的,沒軍師什麼事。
吳用沒有“大局觀”,也就限制了他的檔次。
吳用雕像
02 吳用戰術謀略上疏漏頗多智取生辰綱,晁保正這名聞四鄉八鄰的竟素顔出鏡,八個漢字大張旗鼓地作案前入駐作案地附近酒店;白勝擔着酒桶大搖大擺,不知掩飾,試想一下那酒可是要下藥的,事發後第一個要查的就是賣酒人,這些再平常不過的常識,“智多星”吳用都沒想到,煞風景不?
僞造蔡京書信,吳用想的計謀倒是高招,可一到細節處吳用就掉鍊子,人家黃文炳能在一瞥間發現的破綻,吳用當時就想不到,幸虧他悔悟的早,不然豈不送了宋江、戴宗的卿卿性命?!
高俅被擒歸朝時,想賺個人質,宋江一腦門子心思受招安,利令智昏,當場答應派聖手書生蕭讓陪行,吳用卻嫌一個不夠,又讓搭上一個鐵叫子樂和。這都不算什麼,問題是那高俅剛走,吳用就“馬後炮”:“我觀此人,生的蜂目蛇形,是個轉面無恩之人”,從而明确判定“蕭讓、樂和軟監在府裡。若要等招安,空勞神力。”
好漢雕像
早幹什麼去了?高俅那模樣不是臨下山時吳用才發現的,吳用事先不僅不規勸宋江别派蕭讓去,還愣生生地加了一個樂和。如果這也能體現吳用料事如神的話,那就是吳用怕蕭讓寂寞,讓樂和這笛子高手去吹曲解悶。
03 吳用不懂兵法說吳用不懂兵法,是把他與精通兵法的諸葛孔明相比,那諸葛先生生間死間、水攻火攻、将計就計、詐降誘降等運用得得心應手。這樣比較,吳用也有點冤枉;吳用也懂“兵法”,但他的所謂“兵法”千篇一律:都是先派内應鬧将起來,再裡應外合。縱觀《水浒傳》全書,一脈相承,從不走樣。
第五十回“宋公明三打祝家莊”,吳用讓孫立把旗号上改喚作“登州兵馬提轄孫立”,領了一行人馬,利用其與栾廷玉的師兄弟關系,輕易獲取信任,裡應外合,祝家莊終被攻破。
第六十八回“宋公明夜打曾頭市”,史文恭派郁保四來梁山泊講和,吳用策反了郁保四,安排他做内應謊報宋江來劫寨,緻使史文恭中計被捉,裡應外合梁山泊大敗曾家軍。
第五十九回“宋江鬧西嶽華山”,吳用出計借用降香太尉的依仗,把華洲拿下,實質上還是裡應外合那套把戲。
第六十六回“吳用智取大名府”,時遷按照吳用的計謀,在北京城的翠雲樓放了一把火,造成城中大亂,與城外梁山泊大軍裡應外合,達成既定目标。
最後征方臘還是依樣畫葫蘆,吳用讓柴進和燕青裝扮成主仆二人,神不知鬼不覺地打入方臘軍中,柴進竟然成了方臘驸馬,這裡應外合也是登峰造極了。
柴進府一景
其他的如諸葛亮的排兵布陣之法,吳用沒見過,可能都沒聽說過,這與吳用出身學曆有關,畢竟在上梁山之前,他隻不過是一個不出東溪村的私塾老師。
04 吳用性格軟弱,不能獨當一面
這與諸葛亮的堪當大任相差十萬八千裡。這也難怪,人家諸葛亮能當蜀漢丞相,咱吳用隻不過是個小山頭的軍師,不可強求。
且說梁山泊剛受招安時,朝廷既不封賞梁山衆好漢,又出榜禁止入城,衆好漢“亦皆焦躁,盡有反心”,李俊等找吳用商量,就這裡殺将起來,再回梁山落草。那吳用“百無一用是書生”的本性表現得特别明顯:
“自古蛇無頭而不行,我如何敢自主張?這話須是哥哥肯時,方行得;他若不肯做主張,你們要反,也反不出去。”
吳用在多處表現得“順風草”,典型的是第六十回,晁蓋被戴宗偵察曾頭市帶回的消息激怒,執意親自出馬攻打曾頭市,宋江苦勸不果,如果吳用及時跟上言語,說不定晁天王能躲過曾頭市中箭身亡的命運。
至于宋江抗遼時,吳用竟然勸宋江叛國投敵,就不能簡單地用吳用性格軟弱來解釋了。從這點而言,吳用的品行為負數。我都不好意思單獨列出一節來說他這丢人現眼之事。
吳用,真的感覺有點無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