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每日一條新知分享

每日一條新知分享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3 06:18:45

本文來源:新華網、中新網

為何人們熱衷于在微博、微信、QQ空間等社交媒體上收獲大量“贊”?一項最新研究顯示,“贊”讓人獲得的愉悅感類似于吃巧克力或赢錢,青少年的“點贊”行為還更易受到其他網友影響。

青少年收到“贊”後 腦回路活躍區域與赢錢時相同

研究顯示,當青少年發在社交媒體上的照片收到大量“贊”後,他們腦回路中的活躍區域與吃巧克力或赢錢時相同。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矶分校阿曼森·洛夫萊斯腦地圖中心的研究人員選取了32名13至18歲的青少年,讓他們加入一個模拟社交網絡。研究者在12分鐘内向被試者展示了148張圖片,其中包括40張青少年自己提交的圖,并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他們的大腦活動。

每日一條新知分享(新知最新研究)1

每張圖都被假定獲得了來自其他青少年的一些“贊”,其實這是研究人員所為。論文主要作者勞倫·謝爾曼介紹,當青少年提交的照片收到大量“贊”時,他們大腦中的很多特定區域會被激活。其中,大腦紋狀體中的伏隔核尤為活躍,這是大腦“反饋回路”的一部分,在青少年時期特别敏感。研究者還發現,收到大量“贊”後,控制人社會行為的“社會腦”區域和視覺注意區域都被激活。

收獲多“贊”照片更易被青少年“點贊”

每日一條新知分享(新知最新研究)2

“點贊”也受“從衆心理”影響。謝爾曼說,已經收獲了更多“贊”的照片更易被青少年“點贊”,這意味着,青少年對信息作出的反饋取決于這些信息已經被多少同齡人認可,即便實驗中的同齡人可能隻是陌生人。而在現實生活中,這種“同齡影響”可能會被進一步放大,因為影響他們的将是身邊熟悉的人。

過多接觸危險行為照片 或降低青少年對危險行為敏感度

社交媒體究竟對青少年是利是弊?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矶分校生物行為學教授米雷拉·達普雷托說,在社交網絡上與并不熟悉的人成為朋友,可能導緻青少年更易被一些危險人物影響。不過謝爾曼認為,青少年也同樣會受到社交媒體上積極行為的影響,所以家長需關注孩子在社交網絡上與誰互動,以及他們的網友發帖和“點贊”的内容。

研究還發現,與看到中性的照片相比,當青少年在社交媒體上看到煙酒、挑釁性着裝等“危險性”照片時,腦回路中與“認知控制”和“反應抑制”相關的區域都不太活躍。達普雷托說,這些區域在人腦決定是否從事某些活動時發揮作用。因此,過多接觸包含危險行為的照片,可能會降低青少年對于危險行為的敏感度。

新聞多看點

NEWS MORE

社交媒體10大讨厭行為:秀恩愛、“@癖”患者惹人厭

如今,社交媒體越來越影響人們的生活。2014年,美國媒體曾列舉了社交媒體上10種令人讨厭的行為。

每日一條新知分享(新知最新研究)3

1、人生赢家

在朋友圈裡炫生活什麼的最讨厭了。這類人好像無時無刻不在吃大餐,在旅遊兜風,在掃貨購物……他們的生活是跑車、香槟、夜宴的交響曲,随時等你點贊。

2、欲擒故縱

這類人通常會發這種信息:“受不了了!我快死了!”這時朋友就會紛紛問你怎麼啦沒事吧。當然沒事,不然都快死了還想着發朋友圈?說到底還是撒嬌求關注。

3、點贊狂魔

雖然被關注是好事,但也不必發個啥都點贊吧,尤其當你說自己生病了,失戀了,Ta也要來“贊”。透過手機屏幕都能感受到Ta灼灼目光……

4、意見領袖

這種人有發不完的意見。他們什麼都看不慣,什麼人都看不上。

5、“@癖”患者

這類患者發條信息圈一堆人,拿評論區當版聊。你被圈得莫名其妙又無可奈何,隻能默默忍受自己不斷接到提醒。@癖患者有朋友來你的城市玩,他會圈上每個當地好友,就算你們根本不認識這人。

6、負能量之王

在他們眼裡,世界永遠不會好了。感情上總是遇到人渣,室友總是遇到變态,連度個假都總是能遇到挑刺吵架的人,總之全世界都對不住他們。

7、狗奴貓奴

他們一看到喵和汪就難以自持,總是照照照、曬曬曬。

8、沉默的福爾摩斯

他們用風景或默認圖标當頭像,不發言不評論不點贊,和隐形人沒兩樣。但實際上他們默默看着你的生活點滴,知道你每個動向,聚會時總是料最多的那一個。

9、遊戲大咖

大咖拉人進遊戲能獲得額外獎勵,大家就是他們的升級跳闆。求人轉發廣告者也請好自為之。

10、無限秀恩愛

他們好像連體嬰一樣,什麼都不能阻擋他們在鏡頭前臉并臉嘟着嘴自拍的熱情。這對親密愛人如果出去旅遊,他們的恩愛照會淹了朋友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