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釣’出來一個3米多長的古代象牙化石!”近日,南陽白河驚現古代納瑪象牙化石的消息讓大家驚呆了!
8月6日上午,在南陽市宛城區萬灣林場附近的白河邊現場,王先生在釣魚時發現水中有疑似象牙的物品,連忙打電話通知博物館。南陽市博物館文保部主任尹俊敏和文保部門人員迅速趕到現場,經初步鑒定,為納瑪象牙化石,其所屬年代距今5-20萬年。據現場測量,該象牙化石長約3.6米,最大直徑0.3米。——來源《河南日報》
釣魚人釣獲一條3米多長的象牙化石,不得不說十分離奇,其實很多人對于河南的簡稱“豫”有所懷疑,為什麼簡稱豫?因為在古代河南一直有大象的生存,直至近代野生大象才完全消失。
而納瑪象是古菱齒象的類群之一,已滅絕,在我國的長江流域和淮河流域也有納瑪象分布,但黃河流域已不多見。與納瑪象的近親亞洲象相比,納瑪象身材較為高大,象牙長度可達3到4米,主要生活在氣候溫暖濕潤,水草繁茂的環境。
秦漢以前,河南多森林,黃河尚清澈,氣候溫潤。衆多大象在這裡生活,之後由于氣候變化和人為開發,大象活動範圍退居南方(到了南方後被大量捕殺當做食材,所以南方一些地區也沒有大象)。但豫州早在大禹時代就有了,所以河南的簡稱“豫”有個象字在裡邊。
根據曆史記載,在《呂氏春秋》中就有“商人服象”的描述。而在安陽殷墟被發掘的過程中,還發現了刻有“其來象三”和“葵亥青象”的甲骨文,不僅如此,在鄭州、安陽其他地方都發現過大象的骨頭和劍齒象的化石。
曆史上的宋朝,河南還是有大象的存在,已經不是納瑪象而是亞洲象,那時候河南氣候濕熱适合亞洲象的生存。史書有記載的河南最後一次發現大象,是在962年,在河南南陽唐河(宋代稱為唐州)人們發現大象“藏匿林中,食民苗稼”。
由于大量土地被開發,林地被砍伐,環境出現巨大變化,大象無處覓食藏身,隻能偷吃莊稼,被發現後遭到坑殺,此後文獻記載中河南再也沒有出現過大象的蹤迹。考古專家在殷墟的殉葬坑裡發現過大象的屍骨,1976年婦好墓由殷商考古專家主持發掘,其中出土的大量象牙制品,更是讓衆人大吃一驚!
大量曆史文獻,以及化石出土和考古發掘,證明大象曾經在河南大量生存,隻是到到近代氣候的變化,以及環境的改變,已經不在适合野生大象的生存,但是大象的消失也不過是最近1000多年的事情。
有網友說“河南沒有大象”其實是對于曆史的不了解,這次實錘了!我國有上下5000年的文明史,每個地名或者地區的簡稱,有些甚至已經存在幾千年,有些甚至無法考證,但不可否認的是每個名字都有自己的含義,并不是随意叫一個名字,河南的豫同樣如此。
而這次釣魚人釣魚的的時候發現大象的化石并非首例,綜合統計,這已是南陽第六次發現納瑪象牙化石。不得不說咱們釣魚人素質是很高的,這種拾金不昧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