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河南話方言不能寫的字

河南話方言不能寫的字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5 18:02:02

河南話方言不能寫的字(中)1

我是一個河南人,自幼就是說着河南話長大的。當然現在出門了基本以普通話為主,不過在家裡夫妻之間還是說河南話。雖然河南話和普通話之間差别并不太大,更多的僅僅是語調的區别,但是,畢竟還是有一些河南話的詞彙在普通話裡找不到合适的表達。

這裡我要說的最傳神的詞彙就是中!一個“中”字也成了河南話的标志,可謂擲地有聲!河南人,特别愛說“中”,如果再普通話中找到對應的詞,大概包含了“對”、“行”、“好的”、“是的”等多種含義。這樣一個詞也體現出,河南人質樸、忠厚的特點,也體現出中原文化中道而行的特質。所謂“極高明而道中庸”,今天的中原文化恰是達到了這樣的中和境界。

河南話方言不能寫的字(中)2

孔子畫像

所謂的“中庸之道”就是不偏不倚的中道而行。由于農業生産來不得冒進和懈怠,農業耕作最正确的态度隻能是踏實的、持恒的、“不溫不火”的态度,在這中間,掌握“中”度是最要緊的。在農業文化發達的中原地區,中庸之道成為中原人整體的心理傾向。中原人反對偏激,不追求激進,接人待物溫和适度,追求各方面的關系都能恰到好處。中原人一般都性格溫和,在與人交往中,不強人所難,往往能夠推己及人,注重求同存異。河南話裡的“中”,最能體現中原文化中的中庸觀念。

河南話方言不能寫的字(中)3

河南人許慎《說文解字》裡就說:“中,和也。”這個中,也非常體現河南人,河南文化對和諧的追求。中原文化中的和諧,包括了包括了家庭的和諧和社會的和諧。當然“和”并不是無原則的妥協或者簡單的同一,所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中原文化中的“和”是承認差異前提下的和諧,是允許不同聲音的和諧。我們河南人所說的中,并不是表示自大自狂自己是絕對的正确,也不是一味地妥協承認對方是絕對正确,而是有中和之道的意涵在裡面。

河南話方言不能寫的字(中)4

這個“中”,還特别能把河南人的質樸精神體現出來。在相當長的曆史時期内,中原地區以農耕為主要的生産方式。而農業生産需要堅忍不拔和一絲不苟的精神,“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在以農業為主業的經濟環境下,中原人養成了務實的精神品質,這種精神在古代得到了精英文化的弘揚,最終成為了中原文化的實踐标準。質樸的務實心态對中原文化的影響十分深刻,表現在衆多方面。比如中原人的審美觀念中,不喜歡浮華豔麗,崇尚樸實厚重。而這一聲“中”也特别傳神地把河南人質樸的特點勾勒出來。

河南話方言不能寫的字(中)5

在有,這個“中”字還特别傳神,具有豐富的表現力。有些東西特别好用,我們會說,真中用。我們罵人也會說,你個不中用的東西。我們聽到悅耳的聲音,我們會說,真中聽。我們對一個人最高的評價就是,這個人真中哩!你要是請某人幫你辦一件事,人家的一聲“中”,不僅透着親切,而且也是那麼堅定,那麼熱情!

河南話方言不能寫的字(中)6

這個“中”字,還最能體現河南在中國版圖中的為止,司馬遷在《史記》中稱洛陽為“天下之中”,《尚書》稱洛陽為“土中”,大地的中心。河南長期被人們稱為中州、中原不僅是天下的地理中心,也是天下的政治中心,先後有衆多的王朝在中原地區建都,自古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說。中原也是天下的文化中心,儒學淵源于此,道家創始于此,佛教落腳于此,詩歌興盛于此,文化昌明于此。就連我們的漢語,也長期以中原地區為中心而發展的。唐朝人李涪曾說:“凡中華音切,莫過東都,蓋居天地之中,禀氣特正。”唐代政治中心長安的方言并沒有很高的地位。甚至據說當時皇帝因為說長安方言而被谏臣指為不标準。北宋的寇準:“惟西洛人得天下之中,語音最正。”南宋的陸遊也說:“中原惟洛陽得天地之中,語音最正。”元朝人周德清說:“欲正語言,必宗中原之音。”到了清朝,學者潘耒說:“河洛天地之中,雅音聲韻之正。”甚至到了清朝中期,著名學者閻若璩還在說:“洛下為天下之中,南北音詞,于此取正。”我想,河南話裡的這個中字,也體現了中原文化在整個華夏文明中的中心地位。

總而言之,一個字:中!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