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琳)今天是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東城區舉辦了形式多樣、内容豐富文化活動。冬奧文化廣場舉辦的元宵節主題文化活動上,有拉洋片、猜燈謎、學做面人等體驗活動;角樓圖書館内,有非遺宮燈制作、猜飛花令、成語接龍和湯圓制作等活動;各街道也舉辦了學做湯圓、做燈籠等活動。
東城區舉辦了形式多樣、内容豐富文化活動。東城區供圖
在東城區冬奧文化廣場舉辦的“燈火裡的中國”元宵節主題文化活動上,文藝演出環節由中國雜技團帶來兩場文藝演出,邀請觀衆參與互動,進行有獎問答,贈送惠民演出票;文化體驗活動包括拉洋片、學做面人、猜燈謎等;冰雪運動體驗中,居民可以現場體驗冰壺和冰蹴球等冰雪運動,還可以進行VR沉浸式滑雪體驗。
作為東城區開展冬奧文化活動、宣傳推廣冬奧的重要載體和平台,冬奧文化廣場提供了賽事轉播、文藝演出、冰雪體驗及展覽展示等文體活動,受到居民、遊客的熱烈歡迎。據統計,自1月7日正式開放以來,東城區冬奧文化廣場已接待遊客近1.9萬人次。
自1月7日正式開放以來,東城區冬奧文化廣場已接待遊客近1.9萬人次。東城區供圖
角樓圖書館舉辦“元宵角圖通關樂”活動,通過非遺宮燈制作、猜飛花令、成語接龍和湯圓制作等環節。同時,結合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多場活動線上舉行,為群衆送去節日的祝福與問候。
東城區圖書館舉辦“上元燈火春常在”——經典詩文誦讀會。東城區文化館以正月十五鬧花燈、團圓為題材,通過唱團圓、舞團圓、說團圓等形式,在雲端營造團團圓圓的節日氣氛。
各街道也在元宵節期間舉辦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豐富轄區居民精神文化生活,讓廣大居民在和諧、喜慶的氛圍中歡度佳節。
北新橋街道小菊社區近日開展“共度美好佳節,創意花燈DIY”元宵節主題活動,居民歡聚一堂同慶元宵佳節。布置一新、散發着濃厚節日氛圍的活動現場,一條條燈謎等待居民揭秘,現教現學的做花燈環節更是吸引了大家的積極參與。在社區工作人員和老師的指導下,居民們興緻勃勃、相互分工,合力DIY制作虎年元宵節創意燈籠。通過一步步地搭建、固定、組裝、粘貼,一個多小時後,一隻隻五顔六色、千姿百态的燈籠就制作完成了。大家開心地展示了制作完成的燈籠,充分感受到創作帶來的樂趣。
居民們興緻勃勃、相互分工,合力DIY制作虎年元宵節創意燈籠。東城區供圖
九道灣社區居民用自己親手制作完成的燈籠将社區裝扮一新。在北官廳社區“正月十五鬧元宵 良辰美景别樣好”活動現場,老黨員尹玉琴耐心、細緻、手把手地教大家包起了湯圓。“先揉個圓球,再捏扁、加入餡,再捏起來。”高一年級的三位社區志願者動手模仿着大人們的步驟,認真地包着湯圓。社區老黨員先鋒隊隊員、志願者、“小巷管家”和居民代表共同參與,為充滿濃濃節日氛圍的北官廳社區帶來了歡聲笑語。
“品湯圓”是元宵佳節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幾碗熱騰騰的湯圓端上桌,大家開心地品嘗着自己的勞動成果。社區工作者将煮熟的湯圓送給在京過年的保安,感謝他們響應号召就地過年;送給正在守望崗值守的志願者們和空巢老人、環衛工人,讓他們在這個團圓的佳節體會到來自社區的溫暖與關愛。
和平裡街道開展了慶祝元宵節遊藝活動,現場有猜燈謎、套圈、夾波球、法律咨詢、幸運大轉盤、冬奧知識問答等環節,活動上,快遞小哥、外賣小哥在遊戲中感受節日氣氛,“女騎手”們還獲得了街道婦聯送上的“暖心大禮包”。
由東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舉辦的“花燈齊霁華 非遺鬧元宵”——2022年東城區元宵節非遺主題系列活動,于2月15日通過線上方式舉辦。活動中,不僅有賞花燈、猜燈謎、吃元宵等與元宵節風俗相關的非遺項目傳承人與大家一起共度元宵佳節,冬奧頂流“冰墩墩”也亮相現場,為觀衆送上驚喜彩蛋。
北京京西皮影非遺傳承人王熙,攜其親手制作的皮影版“冰墩墩”與觀衆見面。東城區供圖
北京冬奧會開幕以來,“冰墩墩”已成為“頂流”,無論是線上的奧林匹克官方旗艦店,還是線下的冬奧會特許商品旗艦店,均實力演繹了“一墩難求”。為此,此次活動專程邀請到北京京西皮影非遺傳承人王熙,攜其親手制作的皮影版“冰墩墩”與觀衆見面。
萌萌的“冰墩墩”,制作起來可并不容易。王熙介紹,制作當天,她先按照“冰墩墩”的造型畫好皮影的線描稿,然後進行下皮和潤皮,之後再經過雕刻、染色、裝訂、裝杆等多道工序,用近5小時才完成制作。
王熙表示,當自己在網上看到很多人都在排隊買“冰墩墩”,甚至“一墩難求”的時候,就萌生了創作一個皮影版“冰墩墩”的想法,将小皮影與冬奧會相“碰撞”,實現非遺與冬奧文化的互鑒交流,同時也想通過皮影這門傳統藝術讓更多人了解中國和冬奧文化。
活動中,王熙還進行了精彩的皮影表演,帶領觀衆領略通過燈影效果呈現出的喜慶熱烈的“鬧元宵”。
新京報記者 陳琳
編輯 劉茜賢 校對 李立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