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尋仙逍遙遊笛子獨奏

尋仙逍遙遊笛子獨奏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4-03 11:47:30

我們今天的主角是笛和箫。在品詩之前,我們得先搞明白在古代何為笛,何為箫。

當深柳君說笛子的時候,你想到的是不是類似于下面這張電視劇照的畫面?

尋仙逍遙遊笛子獨奏(入詩尋仙樂笛)1

當深柳君說箫的時候,你想到的是不是類似于下面這張電視劇照的畫面?

尋仙逍遙遊笛子獨奏(入詩尋仙樂笛)2

放在今天來說,完全沒有問題。但是如果把時間倒退到大唐,果郡王吹的還是笛子,嬛嬛吹的就不是箫了。那是啥呢?也是笛子。在大唐子民的認知中,單管多孔的吹奏樂器,無論橫吹、豎吹,都叫笛子,而箫則是下面這個樣子的,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排箫"。

尋仙逍遙遊笛子獨奏(入詩尋仙樂笛)3

(敦煌壁畫,中唐,第154窟,左一演奏者所演奏的就是大唐的箫,我們今天稱為"排箫")

尋仙逍遙遊笛子獨奏(入詩尋仙樂笛)4

來個清晰圖,唐代箫大概長這樣

唐以後,古人才逐漸把排箫(也稱雲箫、鳳箫等)、洞箫(一般簡稱箫)、橫笛三者較明确地區分開來。在《朱子語類·樂》中就指出:"今之箫管,乃是古之笛,雲箫方是古之箫,者,也。"

弄明白了何為笛,何為箫,我們就進入正題——聽笛品箫。

深柳君發現一個趣事,詩人聞笛,時間多是月黑風高的夜晚,而且都是偶然聞笛,然後笛聲就勾起了詩人的無限情思。這算不算是一個古老的"橋段"?

李白在夜晚的洛城客棧裡聞笛(深柳君推測,古人宵禁,夜晚不能在外溜達,雖然深柳君覺得站在城牆上更能體現太白的氣質),笛聲随春風而至,正是《折楊柳》(曲調名,内容多表現送别的愁緒),這讓羁旅的太白升起了無限的思鄉之情。

春夜洛城聞笛

唐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白居易在夜晚的江上聞笛,除了思鄉之情,還多了許多對垂垂老矣的哀歎。

江上笛

唐 白居易

江上何人夜吹笛,聲聲似憶故園春。

此時聞者堪頭白,況是多愁少睡人。

李益在夜晚的城牆上聞笛,看到的是大漠似雪、冷月如霜,聽到的是戍客的思鄉之情。

夜上受降城聞笛

唐 李益

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

尋仙逍遙遊笛子獨奏(入詩尋仙樂笛)5

為什麼詩人夜晚聽到的都是笛聲呢?另一位唐代詩人趙嘏(gǔ)在詩中寫出了答案,因為笛聲高亢嘹亮,可以"響遏行雲橫碧落",傳播的更遠。至于其他樂器,如筝、琴,頂多也就是讓鄰居聽到,絕對達不到"散入春風滿洛城"的效果。

聞笛

唐 趙嘏

誰家吹笛畫樓中,斷續聲随斷續風。

響遏行雲橫碧落,清和冷月到簾栊。

興來三弄有桓子,賦就一篇懷馬融。

(譯:笛聲優美,所奏的是晉朝桓伊随興創作的《梅花三弄》,讓人想起馬融的《笛賦》中所用的詞句。)

曲罷不知人在否,馀音嘹亮尚飄空。

漢代民俗著作《風俗通》記載:"舜作箫,其形參差,以象鳳翼。"《尚書·益稷》記載:"箫韶九成,鳳凰來儀。"韶樂同為舜所創,主要的伴奏樂器就是箫(再次提醒,古之箫為排箫)。韶樂典雅優美,雍容大氣,是國家大典用樂,孔子聽後"三月不知肉味"。所以,箫不僅出身高貴(由舜創制),還清正典雅(用于演奏帝王之樂)、優美動聽(可以引來鳳凰,并令其翩翩起舞)。

李峤的《箫》,描寫了箫之高貴典雅。

唐 李峤

虞舜調清管,王褒賦雅音。

(王褒是西漢著名辭賦家,其代表作之一就是《洞箫賦》)

參差橫鳳翼,搜索動人心。

至于"參差橫鳳翼"這一點,看到了清代的排箫,您一下子就能理解啦!

尋仙逍遙遊笛子獨奏(入詩尋仙樂笛)6

清代排箫,區别于漢唐排箫竹管從長到短依次排列,改為中間低兩邊高,是不是看起來更像鳳凰的尾巴?

張祜的《箫》,描寫了箫音之優美動聽。

唐 張祜

清籁遠愔愔(yīn,安靜和悅之意),秦樓夜思深。

碧空人已去,滄海鳳難尋。

杳妙和雲絕,依微向水沉。

還将九成意,高閣伫芳音。

在這首詩裡,深柳君最喜歡的就是頸聯——杳妙和雲絕,依微向水沉,箫音穿越渡水而來,是何等的悠揚!

最後,深柳君為大家奉上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因為鳳箫的存在,這首千古佳作自帶上了優美動聽的BGM(背景音樂),和嬌俏少女的盈盈笑語相應成趣。在這裡,恭祝諸位中秋佳節快樂,願諸位從今而後的生活,有酒有詩有音樂,無病無災無煩惱。

青玉案·元夕

宋 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衆裡尋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尋仙逍遙遊笛子獨奏(入詩尋仙樂笛)7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