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唐朝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一生詩賦無數,為中華文化留下了瑰麗的一頁,而他自己的一生,卻終生一事無成,求官不得,世人總說李白是懷才不遇,可是李白的才是什麼才?他要怎樣的遇呢?
一、封建社會需要什麼樣的才?
封建社會需要三種人才,一是治國安天下的經世之才,二是拓土開疆的将帥之才,三是世人楷模偶像之才。開疆拓土意思很明顯,不在這裡細說。主要說一下治國安天下,不僅需要安天下,還需要安自己,自己安了,才能讓天下安,就是我們所說的政治家,在政治家眼裡,沒有對錯,沒有是非,隻有利益,關鍵是看為誰的利益服務,為人民的利益服務,還是為自己的利益服務,這就要求政治家不僅要有安天下的志向,也要有安自己的能力,需要有堅韌不拔的毅力,龍潛九淵的深邃,還要有正确的政治立場,清晰的分辨情勢的能力,曆朝曆代治世之能臣也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我們再來看看李白具備這樣的能力嗎?
二、李白有經世之才嗎?
很顯然沒有!我們從李白的《明堂賦》裡看一下李白所推崇的治國理念,“而聖主猶夕惕若厲,懼人未安,乃目極于天,耳下于泉。飛聰馳明,無遠不察,考鬼神之奧,摧陰陽之荒。下明诏,班舊章,振窮乏,散敖倉。毀玉沉珠,卑宮頹牆。使山澤無間,往來相望。帝躬乎天田,後親于郊桑”,怎麼理解,他要求當皇上的兢兢業業,每天想着老百姓的日子還沒過好,還要明察秋毫,體會人間疾苦,不要自己享樂,“毀玉沉珠,卑宮頹牆”,關鍵還要當皇上的“帝躬乎天田,後親于郊桑”,皇上皇後自己下地幹活去,這樣的理念,你能認可?
你再看看司馬光《資治通鑒》裡對皇上是怎麼要求的?臣光曰:臣聞天子之職莫大于禮,禮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當皇上的,把各個級别的“禮”給定好了,讓這個禮有序的運行下去就好。
李白也曾有過機會去當官,玄宗也召見過他,可是他都幹了些什麼呢?看不起高力士,讓人家給他脫鞋子,雖然留下了一段佳話,可是也毀了自己的人生,高力士給他穿了小鞋,可是如果是一個想有所作為的人,在遇到這個挫折的時候,應該怎麼做?尋找機會繼續向上走,沒有機會也要創造機會,可是李白他老人家呢,心灰意冷,天天跟小太監喝酒,抱怨抱怨朝廷,想來無外乎也就那麼些東西,什麼我有經天緯地之才,卻得不到重用,你看看那些阿谀奉承之人,一個個高高在上。就算皇上有事召見他,他是怎麼說的?“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口稱臣是酒中仙”。看到沒,皇上召見,我就是不去,皇上能理你嗎?
李白也曾經有過被召見的機會,一拿到诏書,你看他高興的,吟出“會稽愚婦輕買臣,餘亦辭家西入秦”,估計他要是真當了大官回來,也會像朱買臣那樣了。
再看看李白的政治立場,安史之亂後,李白居然參加了永王的叛亂,後叛亂失敗被擒,發配到夜郎。
綜上所訴,李白是個具有浪漫主義情懷的詩人,也不乏濟世安民的情懷,可終究,他還隻是個文人,有着文人的傲骨與清高,永遠也做不到官場的圓滑,即使是讓他當了什麼官,也無非是海瑞而已,而海瑞,當時就給出了結論,也就是個榜樣而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